人民网 赵祖乐
巍巍九顶山见证军民深情,潺潺绵远河传唱鱼水佳话。
作为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德阳深耕双拥沃土,五度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次蝉联“四川省双拥模范城”。这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城市,正以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答卷。
坚定责任 在“高”字上加力度
2024年初,德阳市高规格召开“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动员大会,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2024年度100项重点任务。
德阳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双拥工作,是支持国防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需要,还是提高城市文明的需要。”
德阳市委、市政府、德阳军分区坚持双拥工作“五个纳入”,构建“一把手”责任制,通过党委议军会、军地合署办公、联席会议制度等,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党政主导、军地联动、社会参与的“大双拥”格局。
在驻德某部野外驻训归来之际开展的文艺慰问演出活动。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聚焦重点 在“准”字上聚合力
去年10月30日晚,在驻德某部野外驻训归来之际,地方立即送去一场精心准备的文艺慰问演出,激励着驻德部队官兵狠抓练兵备战,锤炼过硬作风,在强军兴军的号角声中不懈奋斗。
紧盯部队实战需求,建立健全拥军支前响应机制,投入1.1亿元实施“三前工程”,实施军粮供应站智能化改造等重大项目,优化军事后勤保障“最后一公里”。
驻军部队饮水思源,投入100余万元援建少年军校、国家级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组织20万余名青少年开展国防教育;组建民兵应急分队30支,完成疫情防控、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300余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帮助定点帮扶村发展11个产业项目。
德阳市开展“遇见倾心-与军共赴”军地青年联谊活动。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暖心服务 在“实”字上下功夫
刚参加完风电运维工程师“定岗式”培训的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陈英豪顺利地在德阳一家企业实现就业。“培训结束就招聘,效率太高了!”他激情满满地说。
德阳创新推出“三实”服务,积极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
扶持就业实,“戎耀归蜀·德阳重装在行动”专项工作促成就业率达92%;优抚保障实,发放抚恤补助12亿元,解决军人子女入学700余人次,及时足额为随军家属发放生活补贴;尊崇氛围实,打造“一窗两园四区”双拥文化阵地体系,建成尊军崇军法治文化阵地1278个。
尤其是首创“拥军优待大地图”小程序,整合400项优待项目,已惠及军人、退役军人8万余人次。
打造“继光老兵·戎耀传承”红色宣讲剧巡演活动。德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供图
打造品牌 在“新”字上求突破
在德阳,有这样一批新媒体人,他们通过镜头、文字讲述德阳双拥工作的发展成效、红色传承的生动实践、社会各界尊军崇军拥军爱军的感人故事。他们就是“德阳双拥推荐官”。
这是德阳打造双拥品牌的一个缩影。
在主流媒体开辟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专栏,创新举办红色宣讲剧巡演等,打造宣教品牌。组建德阳市继光文艺拥军小分队,为驻德部队官兵开通免费就诊“绿色通道”,开展“你为国尽忠 我替你尽孝”专项活动等,打造崇军拥军品牌。
德阳突出双拥品牌带动,升华新时代双拥工作新内涵,引领社会新风尚。
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德阳军民始终血脉相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这座英雄之城将持续深化双拥实践,让军爱民、民拥军的优良传统焕发时代光彩,谱写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奋进的壮丽篇章。(实习生王东参与采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