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发文称,去姜萍的家里找她,她们一家已经在网暴的压力下离开了自己的家。
去年, 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举办,在预赛中出了一个意外,来自江苏省涟水中专的姜萍同学在入围决赛的名单中名列第12。
现在的自媒体编文者越来越不负责任了,说这是她的老师以她的名义参考的, 其实,她的老师也参加了,同样也入围了决赛,只不过名次比她低。竞赛组织者并没公布具体的成绩,很难辨别两人的考卷究竟差了多少。
但预赛、决赛的规则是明确的。预选赛时线上开卷比赛,时长48小时。虽然明确要求“禁止与他人讨论、外传赛题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但从最后公布的入围决赛的名单看,预赛并没有完全阻止代考、集体讨论之类的作弊行为。这并不是2024年才出现的,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最后的获奖者质量(下文有分析)。
类似的做法在竞赛中常见,放低入围门槛,鼓励更多人参与,包括部分水平不足的人进入决赛圈。但只要进入决赛圈的选手中,有三分之一是真正高水平的选手。最终在决赛中胜出的就很难有滥竽充数者。
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决赛,包括了严格的规范,个人赛、闭卷考试,连续8小时,可两次小休30分钟(占用8小时考试时间)。由于只有800人左右进入决赛,组委会有能力全面监控参赛选手的比赛过程,以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
这个赛制本身并没有大问题,但主办方在没有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错误地选择了姜萍作为宣传对象,因为姜萍是该赛事以来第一个入围决赛的“中专生”。
姜萍的“不同寻常”导致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迅速火爆,也带来了不少炒作和质疑。曾经中国互联网公关“一哥”的阿里巴巴,这次陷入了舆情,甚至成了鸵鸟。
最终本应该于9、10月公布的决赛获奖者名单,拖到了11月才公布,同时公布了姜萍和她老师的“情况说明”。甚至在“情况说明”中,还掩护称“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
流程审计(反思):
①没想到曾经的互联网公关“一哥”在新媒体面前表现得这么差。公关和战略是阿里巴巴迅速崛起的两大差异化武器(别人没有它有 或 别人有它更好),这次表现的很差。在最近的外卖及即时零售大战中,阿里巴巴的公关有明显起色,但与两大对手相比,也并没有体现出优势,反倒是刘强东是不是站上热搜。
②“宽进严出”的赛制,决定了会有部分水平不足的参赛选手进入决赛,但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很难在最终的决赛中获奖。每年进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的中学生比例都比较搞,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在最终的具塞中获奖。这说明这个赛制是经得起考验的。
③舆情夸大了预赛的不公平,导致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成为社会焦点,这也很可能是该赛事今年没有延续的重要原因。不知道参与到证伪姜萍预赛成绩造假的数学专业人士怎么想?他们是不是给方XX等递刀子杀死这个大赛的帮凶呢?
④与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预赛是否有人作弊相比,是不是大家更应该关注一下该赛和其他竞赛决赛获胜者的质量?不少赛事的“投机”空间远比阿赛大。例如,某地中学生科技竞赛中的课题名称中包含了该专业本科毕业学生都不熟悉的概念(评委能看懂该课题吗?),再例如某校队的板凳队员,比赛都上不了场,但获得了知名高校的特招名额,再例如,平均成绩日益逼近满分的中考如何体现能力,再例如指标到校造成指标“洼地”,导致部分学生从名校向“洼地”中学转学,等等。
至少阿里巴巴全球数学大赛的决赛结果是基本公平的。“真与美之间,数学最短”,似乎有些人更喜欢绕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