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科诊室里,常能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患者:
一位是柴阿姨,宫颈鳞癌术后淋巴结转移。她整天腹胀、闷气、睡不着,一问才知,不是身体难受,而是“怕病治不好”,精神压力极大。
另一位是王师傅,肺癌确诊后,听说骨转移会剧痛,因为自己背疼就赶紧做了穿刺、骨扫描甚至PET-CT。结果出来——只是腰肌劳损。他虽然松了口气,但这种过度紧张,正反映出内心的沉重负担。
而张师傅,却完全不同。
尽管已是肺癌骨转移、肾转移,他声音洪亮、谈笑风生。确诊时儿子要带他去化疗,他坚决拒绝:“有朋友化疗半年就下不了床,我不受那罪。”转而选择中药治疗,如今三年过去,他状态良好,还经常去外省旅游。
你说他的治疗方案特别神奇吗?并没有。
真正关键的,是他乐观的心态。用他的话说:“活一天,赚一天。”袁希福院长怎么嘱咐,他就怎么配合,整天乐呵呵的,恢复得反而很好。
一、为什么说“心态能治病”?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过度担忧、恐惧,反而容易导致“气滞血瘀”——气血运行不畅,就像河水流动变慢,癌细胞更容易“靠岸停留”,形成转移灶。
相反,如果患者树立信心、保持乐观,不仅治疗依从性更好,身体的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也会改善,免疫力随之提升,从而更有“底气”对抗肿瘤。
二、乐观,真能带来生存机会吗?
能。
在临床中,不少患者通过建立积极心态,配合规范治疗,实现了长期的“带瘤生存”。袁希福院长接诊的患者中,就有肺癌、乳腺癌、肝癌患者健康生活20年以上的例子。
即使复查时体内仍有肿块,他们依旧正常生活、行动自如。这说明:癌症不是一定要“你死我活”,也可以通过控制与平衡,实现人与瘤的“和平共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控制疾病,但可以调整面对它的态度。
不恐惧、不放弃、乐观配合——有时候,心态,才是最好的抗癌药。
愿你也能在艰难的治疗路上,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