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免e在线公众版
我姓潘,家住山东省莱州市。我的父亲,今年88岁,每天清晨还会像年轻时那样,在院子里打一套太极,然后坐在藤椅上翻看中医书籍。看着他精神矍铄的样子,谁能想到,15年前他曾被确诊为胃癌晚期肝转移,当时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只有5-10个月的生存期。如今,15年过去,他不仅跨过了医学上"5年治愈"的门槛,更把每一天都过成了对生命的礼赞。
1
晴天霹雳:突出其来的“梗阻”
15年前,父亲总说胃里堵得慌,吃不下饭。作为一名医生,我心里隐隐不安,于是带他做了检查,哪想到检查结果出来,竟是胃癌!我都没敢告诉父亲真相。他是老中医,一辈子救死扶伤,可当他得了胃癌,我只想让他轻松些。"爸,就是有点梗阻,小问题,做个手术就好了。"他看着我,眼神里似有察觉,却没多问,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直到后来我才敢回想,父亲一辈子节俭惯了,变质的食物舍不得扔,终究在他胃里埋下了隐患。
随后他接受了胃切除手术,大部分胃被切掉了,当时手术很成功,但术后他在医院住了45天左右才出院。我本以为只要定期复查就能平稳恢复,心中稍稍安定,期待着父亲能在精心照料下逐渐康复,回归往日的生活。
2
阴影再临:胃癌肝转移后的艰难前行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在术后10个月左右做腹部CT复查时,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结果出现了——胃癌已经多发肝转移,属于中晚期。我拿着报告单的手止不住地抖,才短短十个月,癌细胞竟已如野火燎原般烧到了肝脏。我是医生,比谁都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当地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能只有5-10个月的生存期,可他才73岁啊。
我琢磨着怎么带他去更好的医院,又怕他起疑。于是,我“骗”父亲说:“肝上长了个大囊肿,得去省里医院看看,那里技术好。”他没多想,跟着我就去了。我们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找到了刘吉兵主任,和刘吉兵主任沟通了具体的治疗方案,决定先进行介入治疗。
当时病房里全是肿瘤病人,同房病友低声交流着“化疗”、“肿瘤”,父亲起了疑心。有天他偷偷想去护士站翻病历,被护士拦了回来。他终究没开口问我,我知道,他心底那根弦绷紧了,却和我一样,在沉默里守着那点渺茫的希望。在开始治疗前,我都会带他去附近的博物馆和景点转转,帮助他放松心情,看着他对着文物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总觉得,只要能让他多笑一笑,一切都值。
3
初战告捷:抗癌也要“守好城墙”
四次TACE治疗,每一次都像在刀尖上行走,却被刘吉兵主任稳稳托住。刘吉兵主任用精湛的技术,让我们家属把“提心吊胆”变成了“心里有底”。但治疗也不可避免带来了一些副作用,父亲偶尔会发烧、恶心,但两三天就好,恢复得也快。希望是随着一次次复查悄然生长的,经过几次治疗后,影像复查肿瘤一次比一次小,癌胚抗原(CEA)数值一路降到安全线以下,我提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一点。
介入治疗结束后,还需要继续使用化疗药物,我怕相关的药物信息刺激到他,每次用药时都特意说得轻松些:“爸,这是调理身体的药,对恢复有好处。”他从不追问,就像当年我小时候乖乖吃他开的中药一样,总是温顺地配合着。
我总觉得抗癌就像打仗,不能只顾着杀癌细胞,把自己的“城墙”也拆了。因此,除了化疗药物,我还给他用了胸腺法新调节免疫力,一用就是近十年,后来又加了香菇多糖,中西医结合慢慢调理。周围有人说我太较真,可我知道,父亲是医生,他比谁都懂"扶正固本"的道理。
4
阴霾散去:五年后的惊喜
抗癌第五年,刘吉兵主任告诉我:"抗肿瘤治疗可以停了。"我愣了半天,不敢相信。当年以为能活过一年就不错,没想到五年过去了,父亲的癌胚抗原(CEA)数值降到5以下,肿瘤也像肺结核钙化一样稳定了。当初以为的那场“灭顶之灾”,我们竟真的一步步跋涉出来了。
那天走出医院,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看着父亲走在我前面的背景,突然觉得,所有的奔波和付出,都有了最好的回报。五年里,我们没落下一次复查,有次过年,正好赶上复查,亲戚说"大过年的别去医院",我却坚持带他去了。治疗不能等,就像日子不能停一样。父亲也从没抱怨过,总是乐呵呵地配合,仿佛那些针剂和药片,只是生活里再平常不过的一部分。
现在回想起来,甚至会觉得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父亲能恢复得这么好,甚至怀疑是不是误诊了,但我心里很清楚,确实不是误诊。
陪伴父亲抗癌学到的这些事——分享给其他癌友及家属
陪伴父亲穿越癌症幽谷的十五年,我学到的远多于我之前的积累。癌症并非必死的宣判,它更像一场残酷的耐力之战。现在总有人来问作为患者家属的经验或秘诀,其实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尽心而已。作为家属,只要我们尽心尽力了,就没什么可遗憾的。
我认为确诊癌症后,首先得和医生沟通好,医生的技术得过硬;其次,作为家属,要配合医生规范治疗,对病情和治疗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例如有的患者会追求过度治疗,但其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学会"见好就收"比"勇往直前"更需要智慧。
此外,最重要的是心态。关于要不要告诉病人真实病情,我觉得很难把握。我的父亲是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症,每天遛弯、看书、给人看诊,活得自在。有时候我想,或许正是这份糊涂,让他少了很多心理负担。
如果说抗癌有什么真谛,大概就是:抗癌从来不是一场孤军奋战,它需要医生的专业、家属的坚持,更需要患者对生命的信念。愿每个抗癌路上的人,都能在坚持中看到希望,在平凡里收获奇迹!
专 家 点 评
刘吉兵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一病区
该患者胃癌术后出现多发肝转移,这在临床中属于较为棘手的情况。针对肝转移瘤的血供特点,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是有效的局部控制手段,该患者经治疗后肿瘤缩小、癌胚抗原降至安全线以下,疗效显著。
后续联合化疗药物全身控制及胸腺法新调节免疫力,既能进一步清除潜在病灶、降低复发风险,又能兼顾抗肿瘤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平衡,助力患者更好地耐受治疗、提升整体疗效。这一治疗方案也得到了相关指南的支持:《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明确建议,TACE术后使用胸腺法新(胸腺肽α1),可增强免疫系统反应性,延缓肝癌复发[1]。而《CACA胃癌指南(2025年版)》同样指出,胃癌术后可使用胸腺法新辅助治疗,其能诱导T细胞成熟分化,刺激外周血多种细胞因子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对放化疗有一定增敏作用[2]。
从结果来看,患者突破了最初5-10个月的生存期预判,实现长期高质量生存,这得益于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这提示我们,晚期胃癌肝转移需局部与全身治疗结合,个体化制定治疗方案,并注重免疫功能的维护。
此外,该病例印证了晚期癌症并非终末期,通过合理治疗、规范用药及身心状态的综合管理,能显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愿每位患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路径,每份坚持都迎来转机!
点评专家简介
刘吉兵 教授
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一病区
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一病区科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微创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转化医学学会肿瘤微创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健康管理协会首届综合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肝癌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白求恩精神研究会介入委员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师协会综合介入分会常委;山东省医师协会消化病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编辑委员会常委;山东省抗癌协会肿瘤微创分会常委;山东省第一届青年理事会理事。
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持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1项,获得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及山东省医药卫生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专委会. 中国肝细胞癌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3年版) [J] . 中华医学杂志, 2023, 103(34) : 2674-2694.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630-01114.
[2]《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胃癌(2025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