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杭温高铁横店站看到,一楼检票大厅与二楼候车室里,亮橘色的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AED)箱子格外醒目,不时吸引过往旅客的目光。箱子上方,5位爱心救护员的名字和联系电话工整张贴,为这个救命设备增添了一份安心保障。“看到高铁站有这东西,心里踏实多了。出门在外,就怕遇到突发状况。”旅客许韩玫说。
作为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今年我市新增的28台AED已全部投入使用,进一步织密急救网络。据了解,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研究表明,在黄金抢救时间4分钟内,对心跳骤停患者正确进行心肺复苏并配合使用AED,救治成功率可达90%左右,每延误1分钟成功率下降10%。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公共场所AED配置工作,除政府采购外,还通过社会捐赠、场所主体自筹等多种形式,不断完善我市公共急救体系建设,全力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目前,全市公共场所已配备超400台AED,主要分布在交通枢纽、大型体育场馆、商场、学校等日均人流量大于1000人次的公共场所,多次在危急时刻发挥关键作用。所有点位均有醒目标识,张贴着《AED日常管理维护规章制度》,由专人负责日常维护管理,每月实地巡检,确保设备时刻处于可用状态。
夏季高温易致心血管疾病高发,AED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至关重要。市民可通过两种方式快速查询附近AED:一是通过“浙里办”App,进入“浙里急救”平台;二是下载“救在身边人人救”App,两者均可显示周边设备分布、提供最近点位信息并支持一键导航。值得一提的是,全市所有AED点位已接入“浙里急救”系统,与120调度平台联动,接线员可实时查看就近设备位置,指导现场人员快速获取和使用,为抢救争取宝贵时间。
在加快AED设备布局的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救在身边”八大专项行动,包括“机关先行、校园守护、安老护老”等,推动急救培训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不断提升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和培训质量。每月第二个星期六,生命教育体验馆常态化开设免费急救精品课程。上半年,全市已新增持证救护员5793人,普及应急救护知识超万人次,“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氛围日益浓厚。
下一步,市卫健局将为每台AED设备配备5名持证操作员,确保“救命神器”随时待命、人人会用,织密城市“生命防护网”,为市民健康再添一道坚实屏障。
记者 | 东阳市融媒体中心 张奥琳编辑:许琳琳
二审:董之震
终审:陈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