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刘轶琳9月14日报道:在第26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平安出行‘救’在身边”上海市2025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在铁路上海南站举行。由铁路上海南站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共同参与建设的红十字医疗救护站正式投入运行。
数据显示,上海市红十字系统已超额完成应急救护培训民生实事项目,累计培训持证救护员近20万名,今年已在公共场所成功施救至少16例。“世界急救日”前夕,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铁路红十字应急救护比赛,26个客运车站和客运段的80名一线铁路人经过激烈角逐,6名同志脱颖而出获得个人前三甲。铁路红十字应急救护队进行了客运站车旅客突发急症现场应急处置演练。
此次上海南站红十字医疗救护站的建立,也是上海市完善公共场所急救体系、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的重要一环。据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田峰介绍,此前上海南站地区缺乏专业的医疗救治服务,旅客遭遇突发健康问题极易错过黄金抢救时间。在南站管委会及所属街道的协同支持下,院方经过充分论证,决定将专业的医疗救治能力延伸至枢纽一线。
“我们不单是一个卫生站,我们要把专业的医疗救护能力在这里体现出来,”田峰强调,“我们派出的是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和专业药师团队,有别于简单的伤口处理或健康建议,能提供真正专业的诊疗服务。”此外,站点更创新性地接入了医保线路,使旅客不仅能获得及时、专业的处置,还能直接使用医保卡结算,极大提升了便利性。
据悉,该站点自8月13日试运行以来,共完成门诊接诊近70人次,提供专业医疗咨询约200次,实施现场紧急医疗处置16例,并成功通过120转运了3名急需进一步救治的患者。这些数字背后,是专业早期识别与干预的关键作用。田峰特别指出,许多外地患者在上海医疗机构结束治疗后,在返程途中于枢纽站内可能出现病情变化。“我们专业医生能进行判断,区分是一过性症状还是重大疾病的早期表现,从而实现早期识别、早期干预,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若非及时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为进一步畅通救治链条,该站点已与第八人民医院本部急诊、胸痛中心实现联网。对于疑似胸痛等急症患者,站点可立即完成心电图检查并线上传回医院,实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在救护车转运的5分钟路程内即可完成院前干预与院内接诊准备,实现真正的“无缝衔接”。
而在正式运行当天,救护站便迎来了首次实战考验。一名幼童在赴站途中脚趾受伤,母亲黄女士焦急万分,且距列车发车仅剩10分钟。上海南站“心尚”服务工作室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引导其至医疗救护站。驻站医生迅速响应,为小朋友进行了专业的清洗、消毒和包扎处理。因处置及时得当,孩子伤势得到有效控制,母子二人得以顺利搭乘预定列车离沪,行程未受影响。这一成功处置案例,生动诠释了设置在交通枢纽的医疗站点的重要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