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剑
字贞生,号禅石、静远室主、邻松轩,1960年9月生,江西广丰人。师从陈振濂、韩天衡先生。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西泠印社美术馆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会名誉会长、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省书协原副主席、上饶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吴俊发艺术馆馆长。央视书画频道篆刻教学主讲嘉宾。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由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首届国际书法大展、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西泠印第二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等国内外重大展览百余次。荣获第二届国际书法大展银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银奖。2012年12月19日《书法报》在头版以“提名青年实力书家”作重点介绍。2020年第二期《中国篆刻》在封面作重点介绍、“禅心古韵•杨剑金石拓片题跋书法展”荣登2020年度中国书法风云榜;2019年4月在央视书画频道进行为期半月的电视篆刻教学。
中国中央电视台、泰国电视台、江西电视台、浙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曾应泰国政府邀请,在曼谷市成功举办个人书法篆刻艺术展览。
书法篆刻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西泠印社美术馆、江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江西省美术馆等国内外百余家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机构珍藏及选送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加拿大、比利时、新加坡、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收藏,刻碑于泰山摩崖碑林等。
出版《杨剑书法篆刻艺术》《放歌武夷——杨剑书柳永词作品展录》《杨剑印存》《名家书经典名篇丛帖——杨剑篆书千字文》《西泠名家杨剑——蕴籍温厚,恣情肆意》《西泠印社名家专辑——杨剑》《禅心是雪•杨剑书法篆刻艺术展作品集》《禅心古韵•杨剑金石拓片题跋书法集》《禅心古韵•杨剑书法篆刻捐赠作品集》《西泠公益行名家系列•杨剑》《播芳六合》(西泠名家杨剑——浑厚典雅,凝重雄放)《禅心印象·杨剑跋齐白石篆刻印拓集》《井冈抒怀•杨剑大篆毛泽东诗词作品集》等。
《大盂鼎》六条屏
179cmX48cmX6
2020年
大盂鼎,西周康王时器,清季出土于陕西眉县。历宋金鉴、左宗棠、潘祖荫等弆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潘氏后人捐赠上海博物馆,复转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铭文二百九十一字,记叙康王二十三年在宗周训诰盂并有赏赐之事。字有泐损,然气象宏大,精神不减,被清贤誉为西周“四大重器”之首,学者评其书为“殷派”风格的代表作。学此书者颇多,却罕有成就,亦怪事也。
《大盂鼎》六条屏之一
179cmX48cmX6
2020年
西周康王之世,金文中的“篆引”曲线初露端倪,为数亦稀,而大宗是自殷商金文承袭下来的风格,应该是武王克商之后挟掠商人百工而使其金文书法得以延续。当然,这种承袭要面临商、周两种不同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碰撞与融合,所展示的精粗与程度,则往往会因人而异。如能在这种大的文化艺术背景下考察大盂鼎的美感与风格,将对临帖大有裨益。
《大盂鼎》六条屏之二
179cmX48cmX6
2020年
首先,此器为西周早期作品,文字的象形程度较高,与后来日益趋近正体规范的大篆有明显的差异。从字形结构,到偏旁样式、数量、位置,以及图案化程度,都是泾渭分明。如以书法例之,则此器的古拙一望即知。其中有些字的肥笔,直接承自商金文的书制习惯;一些方笔直画,也与同时期周人题铭崇尚曲线的风气有别。如果视其为商金文风格的嫡传,大体似之。
《大盂鼎》六条屏之三
179cmX48cmX6
2020年
昔日学者评此器曰“方笔之最”、视之为“殷派”风格嗣继者,虽有表面化之嫌,但以书法为言,还是很有道理的。其次,商金文崇尚修饰甚至夸张,考其用意,既有修饰字范的工艺需求,也是出自一种渊源久远的古老审美习惯,包含了比较浓郁的原始宗教观念和情结在内。大盂鼎完整地保留了这一特色,与同时的庚嬴卣相比,后者虽然也有些修饰痕迹,却功在曲线,二者意趣迥异,在方、圆的背后,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文化选择因素在发挥作用。此后方笔传承日渐式微,而圆笔则蒸蒸日上成为主流,成为大篆的基本形质,正是商、周这种文化兴衰更替的真实写照。第三,大盂鼎的点画线条起笔、收笔皆尖,有些还带有头粗尾细的变化,以之与商陶文中的墨书、甲骨文中的朱书相较,不难发现此器残存的手写体风格痕迹,只是在书制金文的过程中化曲为直、别裁伪体而不易被人觉察罢了。
《大盂鼎》六条屏之四
179cmX48cmX6
2020年
实际上,从商金文到大盂鼎最典型的肥笔“捺刀”,也是出自手写体在刻意地修饰夸张之后,成为一种标志性的风格样式。此后如晋、楚等国鸟虫书凡线条做肥瘦变化的作品,也都是以手写体为基础,加以修饰改作而成。明乎此,即可以很好地避免临帖时需要反复描画的弊端。换言之,临大盂鼎,不可画字,也不能用中晚期成熟的大篆笔法,要使商、周金文兼收并蓄,正体与手写体交互为用,方圆共出,乃可窥其门径。
《大盂鼎》六条屏之五
179cmX48cmX6
2020年
《大盂鼎》六条屏之六
179cmX48cmX6
2020年
《大盂鼎》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西周早期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铭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本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本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本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朱拓)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吴昌硕、顾沄 题跋 大盂鼎铭文未剔本
吴湖帆题 大盂鼎未剔本 并朱梅邨绘大盂鼎全形
潘祖荫拓赠吴大澂 大盂鼎全形拓
国家图书馆藏丁佛言题跋大盂鼎拓本
任堇 褚德彝题 大盂鼎全形拓及铭文 西泠印社藏
清大盂鼎全形拓
大盂鼎拓本
毛昌杰、党晴梵题跋 大盂鼎铭旧拓本
陈介祺旧藏大盂鼎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北京 极限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珂罗版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
大盂鼎铭文拓片其一
大盂鼎铭文拓片其二
大盂鼎铭文拓片(反色)
《大盂鼎》
大盂鼎铭文
主 编
猪大人
出 品
黔艺空间
来 源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转载需注明出处
通 讯
微信 : QYqianyikongjian QQ : 3100720399
支 持
雅昌艺术网 今日头条 一点资讯 网易新闻 搜狐新闻
腾讯新闻 阿里文娱 360浏览器 UC浏览器 惠头条 书艺时空
黔艺空间由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联合创办,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文化产业的融合,集艺术名家工作室、书画图文装帧设计、艺术教育、艺考动态、高校艺术交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文房四宝、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多个文化产业为一体。黔艺空间艺术平台运营内容主要为网络线上媒体宣传与推广,包括艺考动态、艺术家宣传与推广、高校艺术交流、艺术精英孵化、艺术机构宣传与推广、艺术馆运营、专题性展览、艺术品鉴赏与收藏等,为广大艺术家提供高品质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