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胜军
房地产是金融危机之母。
房地产牵一发而动全身,关乎诸多上下游产业就业、地方财政、居民财富、经济增速和金融资产安全。可以说,稳地产已经成为当下稳经济的最关键一战。在其鼎盛时期,该行业约占中国经济总量的30%,如今却成为最大拖累。
自从2024年5月稳定房地产“组合拳”以来,中央已多次出手稳定房地产,从放松限购,到降利率、降首付、开发商白名单、鼓励地方政府收购滞销房、放宽公积金贷款限制等。
然而,市场的反应表明,我们低估了此轮稳地产之难度。
——2025年8月,最能直接反映房地产需求的二手住宅均价环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34%。
——中国百强房地产企业今年8月的实现销售操盘金额同比降低17.6%。这也是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连续第六个月下降。
——此次房价下滑已持续5年之久,房价跌幅达40~50%。
——虽有国有大股东的输血和背书,“优等生”万科2025年上半年亏损119.47亿元,同比增加了21%。碧桂园亏损190亿、融创亏损128亿。
——2025年前七个月,全国新开工住房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0%。目前商品房待售面积是历史平均值的两倍有余。
中山大学
不应再担心房价暴涨
我理解,决策层之所以采取渐进式方式来稳定房地产,与2016年的记忆有关。虽然2014-2015年房地产全面下跌、库存堆积,但在“去库存”政策刺激下,2016年深圳房价一年飙升96%,令市场震惊。这一暴涨伴随着恒大等房企的“规模大跃进”,最终引发了史无前例的“三条红线”。
笔者以为,此一时彼一时。当下已经没有必要担心房地产会因为刺激而再度暴涨,因为:1)居民部门负债占GDP比重从2015年40%左右激增到2025年60%作用,目前已经突破警戒线,失去继续大举加杠杆的能力和空间;2)随着裁员降薪压力的增大,居民风险厌恶水平显著提升,增加存款以求安全的倾向明显,对房地产这种需要大量资金和杠杆的投资会避之不及;3)“房价不跌”预期已经被打破。过去房地产调控总是“空调”的原因在于长期形成的“房价不跌”预期。在过去5年,面对大量烂尾楼、激增的法拍房、跌跌不休的房价,绝大多数投资者已经充分认识到房地产的巨大风险。很多人抱着“能解套就抛掉”的心态煎熬。
为什么不能挤牙膏?
一项政策能否取得好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政策本身,更取决于它是超市场预期还是低于市场预期。只有超预期的刺激,才能提振市场信心。反之,如果政策力度低于预期,反而会让市场受挫。
8月25日上海再度刺激楼市,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本市房地产政策措施的通知》,涉及调减住房限购、优化住房公积金,以及优化个人住房信贷等六项政策。遗憾的是,市场的亢奋仅仅持续了一天,万科等地产股股价基本上跌回了原点。这就是说,市场在“消化”了政策含金量后,最终会用脚投票。
因此,与其挤牙膏,不如重拳出击。
稳地产要有紧迫感
时间是把杀猪刀。任何事情时间久了就会产生“适应性”,再改变就难了()。
当前是房地产的“临界点”,实际上我们已经突破临界点进入房地产“悲观区间”。但是很多人还没有“哀莫大于心死”,市场或许还有救。
日本90年代泡沫破灭后,政府无所作为,任由市场崩溃,最终导致“资产负债表衰退”:大家都勒紧腰带还钱,经济长期衰退,物价通缩,最终失去30年。
随着房价的大幅下跌,“资产负债表衰退”迹象已经出现,从2020 年1月到2024 年1月,中国家庭银行净存58.24 万亿元,且82% 是定期存款,相当于2009 年到2019 年的总和。
面对已经持续8个季度的通缩,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避免错过稳地产的机会窗口。
什么招数才管用?
1、来自最高层的政治信号。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在中国,公众对中央政策信号有着高度的敏感,其影响力不言而喻。例如最高层可以通过召开房地产专门会议,传递对房地产的肯定信息,市场信心必然为之大振。
2、让开发商活下去。如果开发商都面临随时破产的风险,谁还敢买房?目前虽有白名单,但时常堵在最后一公里,银行因担心开发商主体风险而缺乏放贷动力。建议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的“免责规定”,这样才能真正将白名单落实。只有开发商安全了,买房人才能打消顾虑。
3、以房贷抵扣个人所得税。这是效果最直接、获得感最强的政策。对买房者而言,抵扣个税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人很难拒绝。这样一来,提前还款就显得得不偿失了;一些犹豫要不要买房的中产,会下决心买房。
4、最容易做的,就是北京、上海、深圳全面取消限购。目前广州已经这么做了。对于有人买N多套房子的问题,可以借鉴新加坡经验,通过税收杠杆来调节。政府用多征的税去支持保障房建设,一举两得()。
9月1日前早鸟票
扫码即可报名
城市追踪企业家游学之宁波站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大历史观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刘胜军微财经创始人
致公党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会首席专家
著有《下一个十年》
山东·菏泽·定陶人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