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价值百万的房子逐渐消失,但身价百万的穷人越来越多,怎么回事?

0
分享至

“550万买的房,现在只能卖390万,短短四年亏了150万。如今公司降薪,收入少了一半,每个月却还要还将近1万的房贷,每天眼睛一睁,就是欠银行的钱——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

宴席上,几个老友聚会,吐槽着自己的经历,先是杭州的王姐说完,紧接着深圳的刘莎也忍不住吐槽:

“我们家还不一样,房子从最高点720万跌到现在450万,现在还欠着400多万的房贷,以前好歹咱们都是百万富翁,现在呢,连给孩子报个辅导班都得犹豫再三。”

这样的故事,如今在全国并不少见。房价一跌,很多人看似身家百万,实际上日子过得紧巴巴,成了“表面有钱、手里没钱”的典型。



01、

纸面富贵:看起来有钱,却动不了

以前大家总爱乐观的计算自己身家:一线城市有套房,就敢说值五六百万;二三线有一套,也算两三百万资产。中国家庭近七成的财富,都压在了房子上。

另一边,胡润报告中显示——2025年中国净资产超600万的家庭仅占1.1%(512.8万户)。

也就是说,纸面数字让很多人错觉自己很富有。然而实际上,绝大多数所谓“百万富翁”的真实财务状况是:资产集中在房产上,现金寥寥。真正拥有百万现金存款的家庭,仅占全国家庭总数的0.1%。



02、

财富大缩水:房价一跌,百万说没就没

这几年,楼市降温,家庭财富也跟着大规模缩水。2025年8月,中国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34%。累积跌幅近30个月。

一套原价500万的房产,几年内就蒸发超百万市值。这种情况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深圳房价从最高点暴跌39.3%,直接抹去近十年涨幅,跌回至2016年5月水平。其他几个一线城市也未能幸免,广州32.9%,上海30.6%,北京29.5%,香港跌28.8%,房价都回到了2016年。

更扎心的是,自1998年房改以来售出的2.59亿套商品房中,有1.36亿套是在2016年房价暴涨后售出的。

这意味着超过一半的家庭是在高点入市,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资产贬值。



02、

现金流困境:百万身家,活得像月光的“穷忙族”

资料显示,全国住房拥有率96%,涵盖房子在内,几乎人人已身价百万,然而,这些“百万富翁”为何日子紧巴巴?答案在于现金流被房贷吞噬。

深圳有位网友,每月还贷2.8万,收入一降,基本开销都成问题,家人看病只能刷信用卡。

杭州一对夫妻年薪60万,因为两套房的月供就要3.2万,孩子一场15万的手术,差点让他们破产。

这就是所谓的“百万穷翁”现象——账面上资产丰厚,实际上可支配收入寥寥无几。

04、

连锁反应:房子卖不动,好多人跟着“倒霉”

楼市持续下跌带来的不仅仅是个人财富的缩水,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房子作为产业的核心,关联着数百个行业,甚至千万个人的就业。比如建筑建材、装修、金融、家具等,这些都与房子息息相关,一旦核心产业收缩,牵一发而动全身。

2024年,百强房企裁员率达30%。近四年,建筑业农民工减少了1000多万,其中大部分45岁以上的农民工,他们只能回老家打零工,收入大不如前。



地方也跟着压力山大——2021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8.7万亿元,2024年已经降到4.87万亿——跟2021年比,几乎腰斩。

收入锐减之下,有些地方甚至开始压缩公共服务支出,甚至出现了教师工资拖欠的情况?



05、

心态崩了:从“买房必赚”到“不如租房”

房价一旦进入持续下跌趋势,就会对社会心理带来巨大的冲击,曾经,大家坚信“买房稳赚不赔”,如今,这种信仰正在崩塌。

2024年,购房者信心指数跌到历史最低,六成人认为“买房不如租房”。

还有一个现象挺意外:某地民政局数据显示,随着房价下跌,2024年离婚数却激增20%。原因也不难理解,只因为“房子不值钱了,离婚分财产也变得没那么麻烦了”。

另外中产们普遍更焦虑了。虽然58%的人觉得眼下更应该多学技能增收,但超60%的人仍然把房产看作家庭核心资产——这种矛盾,恰恰反映了当下很多人在认知和现实矛盾的纠结。



06、

面对这种局面,普通人该如何应对?

如果你是刚需,2025年或许是个“上车”机会。起码今年进场成本已经是近十年最低,不论是总房价还是买房贷款成本,尤其是贷款成本,已经降到了历史最低。

建议预算有限,优选北京、上海总价300万以下的二手房,最近这种房源成交比例持续上升,可见买房的精明人也越来越多了。

如果你有多套房,最好优化配置。三四线城市或者郊区的老破小,可以考虑出手,换成一线学区房或租赁需求旺盛的小户型。

最关键的是——别再抱着“买房一定能赚钱”的念头。房子正在回归“住”的本质,而不是投机工具。



随着房价持续下行,房价收入比已从2019年的高点降了近三成,近八成城市进入“低压力区间”。但这“轻松”的背后,是无数家庭资产的缩水。

房产曾经是财富的象征,如今却成了很多人感受落差的一把尺。当房子不再稳赚,我们或许真该清醒:只有实打实的能力和持续学习,才能真正帮我们走出财务困境。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女大学生因军训照走红,多家公司求签约却被拒绝,原因超直接!

广电新视网
2025-09-12 12:13:49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周二,股市很有可能要这样走了

A股: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明天周二,股市很有可能要这样走了

花心电影
2025-09-15 15:49:03
1986年叶剑英去世,六位遗孀排序让工作人员犯难,聂帅拍板解难题

1986年叶剑英去世,六位遗孀排序让工作人员犯难,聂帅拍板解难题

觅史
2025-08-14 15:03:52
9月15日俄乌最新:西科尔斯基一语中的

9月15日俄乌最新:西科尔斯基一语中的

西楼饮月
2025-09-15 16:23:18
可爱!樊振东开凯迪拉克豪车主场上班,给Labubu玩偶穿上了皇马球衣

可爱!樊振东开凯迪拉克豪车主场上班,给Labubu玩偶穿上了皇马球衣

818体育
2025-09-15 09:17:06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包养10位情妇,睡觉翻牌生下11个私生子,75岁还在拼命生娃!

削桐作琴
2025-09-08 15:05:36
伏明霞做梦也没想到,和丈夫生的大女儿,已经开始为她争光了

伏明霞做梦也没想到,和丈夫生的大女儿,已经开始为她争光了

以茶带书
2025-08-31 00:56:51
利空来了!A股3900点承压

利空来了!A股3900点承压

睿知睿见
2025-09-15 08:07:15
祝绪丹时隔两年再祝杨幂生日快乐,杨幂的回复没给她留一丝面子

祝绪丹时隔两年再祝杨幂生日快乐,杨幂的回复没给她留一丝面子

圆圆神神神
2025-09-14 20:06:53
已是荣誉满身!施罗德FIBA简历:欧锦赛+世界杯金牌&MVP 奥运一阵

已是荣誉满身!施罗德FIBA简历:欧锦赛+世界杯金牌&MVP 奥运一阵

直播吧
2025-09-15 09:48:08
一枪打死特朗普爱将,凶手交代原因,美方强扯中俄,欧盟拒绝默哀

一枪打死特朗普爱将,凶手交代原因,美方强扯中俄,欧盟拒绝默哀

铁锤简科
2025-09-15 15:35:52
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留也不是,扔也不是

中国引进的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现状:留也不是,扔也不是

博览历史
2025-09-14 07:20:10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亚非简历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肖亚非简历

王姐懒人家常菜
2025-09-15 10:00:52
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复旦微电:存货有31亿

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复旦微电:存货有31亿

观察者网
2025-09-15 12:59:04
谁说40岁的女人不能穿瑜伽裤?这条瑜伽裤高贵又时尚,美到超自信

谁说40岁的女人不能穿瑜伽裤?这条瑜伽裤高贵又时尚,美到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15 15:15:25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清华大学欧阳明高:电动汽车将实现充电免费甚至成为赚钱工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3 11:48:56
贫富差距,又大了

贫富差距,又大了

大碗楼市
2025-09-15 08:05:09
直降1000元!iPhone 17系列价格已破发

直降1000元!iPhone 17系列价格已破发

随州派
2025-09-14 16:58:27
申京+小瓦!媒体人:勇士本可以在选秀中打包他们俩的

申京+小瓦!媒体人:勇士本可以在选秀中打包他们俩的

直播吧
2025-09-15 08:47:08
汗液是心脏最好的反馈!提醒:汗液出现4个异常,可能是心脏在“报警”!

汗液是心脏最好的反馈!提醒:汗液出现4个异常,可能是心脏在“报警”!

神奇故事
2025-09-02 22:52:49
2025-09-15 17:40:49
巢客HOME
巢客HOME
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3380文章数 20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当海口书包房卷向「未来」,这里的孩子和房价,都在高速超车!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头条要闻

梅德韦杰夫:若北约成员国击落俄无人机 将意味着战争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家居
数码
教育
艺术
健康

家居要闻

典雅大气 舒适中带童趣

数码要闻

清晰更护眼,华为爆款平板解锁无纸化学习新体验

教育要闻

事关中小学秋假,南京市教育局最新回应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