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国家和社会的善意,正在被极少数恶人滥用

0
分享至


本来想写其他内容的,受两件事影响了。

一是上周谈外宾名单的文章因举报被删了。只能说意料之中吧,目前的机制,就算文章内容没问题,但如果被密集举报,也会倾向于先删文,这也是对创作者的一种保护。

二是谈农民养老金的两篇,也就是《》和《》,留言戾气非常重,总觉得国家不作为、觉得小镇不是好人等等。

对此,小镇也有心理准备,坚持回复留言,也是一种很好的炼心方式。小镇不会删除任何评论,反对意见的也会优先展示出来,但前提是言之有理而不是发泄情绪甚至违法违规,另外平台对留言也有审核,被删了很正常,小镇没工夫去删留言。

对于某些辱骂威胁小镇个人甚至家庭的,已经拉黑并向平台举报了,感谢平台新增了创作者举报申诉功能,要让个别人知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有两个想法:

一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二是国家和社会的善意,正在被极少数恶人滥用。最突出的就是基于自己的私利恶意举报投诉。没错,就是恶意。

先说第一点,关于农村社保,小镇非常理解很多人的激愤之情,毕竟城乡二元差距一直存在,工农剪刀差也是客观现实,国家因为资源有限不得不有所先后,这是客观的无奈,但也是确实存在的不公平,这没啥好辩解的,必须努力想办法尽快改善,争取让年龄大的农村老人尽快享受到更好的待遇,这也是国家近些年重点做的工作。

小镇不想、更没必要辩解什么,只是希望提醒,治理一个庞大的国家,没有这么容易,绝不是玩游戏,想怎样就怎样,实在不行还可以作弊。

对社会现实不满这很正常,谁还没年轻过?只是进入社会,需要尽快理解现实的复杂,这对自己很关键,对别人其实无所谓。

小镇上大学时也一样,也曾经通过社会调查接触过一些群体,听他们倾诉冤屈,当时小镇也很不理解,觉得这些人多可怜啊,跟古代“孟姜女”“窦娥冤”差不多,为什么不帮助他们?为什么还要阻拦小镇去调查走访?当时觉得自己是孤胆英雄,后来觉得自己那会就是头脑简单的傻子。

小镇刚工作那会儿,也觉得这不对、那不好,凭什么只给农村老人发60元?凭啥这也管那也罚,为什么要给老百姓制造麻烦。直到,小镇被现实教育,才知道,不要天真地以为看上去可怜的,就真的可怜,更不要默认这些人说的话就是事实,实际上为了达成个人目的,总会有意无意的扭曲事实。

后来,小镇了解得更多了,从外人看来似乎就更加冷血了。对投诉举报说的话,不管是真是假,只记录好,按规定转报处理就行了,剩下的以官方调查为准,如果调查确认确有冤屈、需要补偿救济、追责处分,那就依法办理,期间最好克制同情心。

别说不盲信、不同情了,就连这些人之后的情况,也不关注了。更是看到一些刚毕业、不信邪的年轻人,不知道社会人心的险恶,把同情心和责任心错付,轻率地下结论,给出承诺,甚至还与投诉举报人建立私人联系,最后搞得自己非常狼狈,甚至被缠住了。这些人就说,当初是你接待的、承诺的,现在我不满意,你凭什么不管。相信干过几年基层工作的,都经历过。

小镇经常想,如果有机会,能够让网络上对政府工作极为不满,觉得不作为等等的人,去体验一周的基层工作,比如跟基层群众打交道、处理投诉举报,或者作为窗口人员接访接诉,相信一定会大受冲击,甚至会觉得这个世界怎么能这样?

尤其是从事某项接待处置工作的,学生时代的认知和接触到的社会现实产生剧烈对撞,经历了痛苦的转型。目前这项工作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正在纳入法治化轨道。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存在大量法律规定以外的历史遗留问题,现在情况不同了,还是要以法治途径为主,传统途径仅作为补充救济。这项工作具体是啥,就不直接说名称了,两个字。

相信如果经历这么一遭后,大概率不会继续愤世嫉俗,不过也有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对社会产生怀疑,有必要重新校准,这需要个人有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能够发自内心地理解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有无数种灰。

但国家并没有关闭这些补充救济途径,也没有要求必须只通过法治途径,而是保留了很多投诉举报申诉的渠道,这本身是善意和对人民的负责。

实际上,只要从事过相关工作的都知道,根本不像网络上或者小镇上学那会理解的,觉得会采取这些途径的是申诉无门、非常可怜,这种情况确实有,但非常少,而且随着法治健全,越来越罕见,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是非法无理诉求,正常人看了能够哭笑不得、气晕过去那种。

小镇不敢说到底有多少是非法无理诉求,毕竟没有公开这类数据。只能说,非法无理诉求的占比会比最大胆的猜想更高,甚至于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有时也会怀疑,还有必要保留这一渠道吗?就为了可能不到1%的有效诉求?

没错,只要哪怕1000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确实通过常规途径无法解决自己的合法诉求,那这个渠道就有价值,也是工作人员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几十次、几百次应对无理非法诉求的难缠,就是了解决这极少数的真实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中,多数是因为种种原因,谁都没错,也确实解决不了。

为了大家理解这些诉求,举几个例子。

比如有人不停地举报投诉,说自家的地被政府非法征用了,还要求他把地上的房子拆了,限期搬走。如果光看他的申诉,感觉好可怜,但实际如何?这所谓的地,本来就是非法侵占,被侵占的单位考虑到社会影响和群众关系,就默认了,补签了租赁协议,要求他不要继续扩大,也别加盖建筑,以后如果政策要求收回需要配合。

当初答应的很痛快,白纸黑字也写清楚了。然而能干出来侵占土地的,又怎么可能听,后来不断侵占,还加盖房屋,租金也赖着不给,再后来土地产权关系发生变动,当地政府依法依规必须收回,结果就大闹特闹,伪装出一副穷苦老百姓被欺负的样子。

还有的是侵占基本农田、耕地,或者肆意改变用途等等,这些人喊冤的时候,从来不说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些年网络发达了,就更难办了。

比如最近有个事,某地72岁老人,遭到干部辱骂“老东西”“老不死”等,也引起很大关注,目前这位干部已经被责令对老人赔礼道歉。


但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都会同情这位干部,这得是被逼到什么程度,才会忍不住说出“老东西”“老不死”这样的话。坦率地讲,小镇觉得这大概率不是辱骂,而是客观事实描述,这也是当前社会治理中特别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年龄比较大、也没什么顾虑的老人,就是不讲理不讲法、死缠烂打,甚至就靠不停地举报投诉为自己乃至全家谋取不正当利益,这到底怎么处理?

依法抓起来?真不怕寻死觅活?而且就算依法处理,甚至行政拘留乃至判刑,先不说在里面有多麻烦,还得安排同监室的照顾好,出来后又如何呢?天天堵门、睡办公室,追着工作人员又骂又打,稍有不对就躺地打滚,要求必须带着去省里大医院检查,还要求支付巨额医疗费、赔偿金,还得给他孩子安排体制内工作、安排结婚对象给他家留后,否则就没完没了,又能怎么办?别觉得这种事荒诞,在基层干几年,没见过也听过。

最终也只能是哪一个工作人员碰到了这事,没忍住情绪,被人挂到网上了,轻则赔礼道歉留一个处分,重则撤职。这才是当前实际情况,否则找工作这么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铁饭碗,谁吃饱了撑的为了工作的事给自己找麻烦。

小镇理解当地想要息事宁人,不想制造新的矛盾,有苦就自己咽了,否则如果真的是工作人员平白辱骂,怎么可能只是一个赔礼道歉,最低也得挨一个处分。于是这也导致不少群众不理解,觉得官官相护,只有极个别提醒不知道前因后果,不要带节奏。


小镇很希望,不要光说干部的问题,也要把干部为什么大骂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到底是什么情况,才能逼得一个专业的窗口接待人员,忍不住破口大骂。如果能够把这些事情公布出来,相信绝大多数正常人能够理解。

但小镇也理解地方政府的难处,如果真的发出来前因后果,很可能会因为新的网络暴力,造成新的矛盾。之前也有某地因为实在受不了奇葩的投诉举报,把部分投诉举报内容公布了出来,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最终选择删除了事。比如有的投诉内容是,高考没发挥好,要求政府组织重新考试,真就当许愿池了。这种很难处理,举报投诉人不停地提交,严重占用公共资源。


其实目前,有这么多维权途径,就算觉得诉讼等司法途径太复杂太麻烦,也有很多的申诉举报投诉途径,后者作为补充救济,对证据、事实的要求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本是为了最大限度解决人民遇到的问题,却偏偏被极少数恶人滥用,极大损害了社会共同利益。

现在实际走投诉举报的,也分人分群体。

一般来说年轻人素质确实高太多了,年轻人的举报投诉,基本是有理有据的,而且法律意识也强了,举报投诉的时候往往会附着相关的法律规定,这种其实很好处理,相关部门也非常欢迎这类举报投诉。

另外就是历史遗留性问题,这就往往涉及到改革、政策实施等,就很麻烦了。

比如最近曝光的“老农保”就是典型。“老农保”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探索农村养老的产物,当时安排各地方探索推广,出现了很多问题,最终验证走不通,所以后来搞新农保的时候,就要求对老农保进行“并、转、退”清理,但有的地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没处理,可能是档案丢失,也可能是具体操办的人忘了,啥情况都有可能。比如这次曝光的,就是因为当年的参保记录放在镇上铁皮柜里,根本没有数字化记录,直接给漏了。

最近网络关注社保问题,这件事就被揪出来了。这种事处理起来也很麻烦,网上说就按照相对购买力赔偿,这么做也确实合理,但是没有依据啊,但如果只退本金,那确实也不行。

像这样的已经算很简单的了,最终无非就是集体会议决定特别处理。但更多的就麻烦大了,这类历史遗留性问题的申诉,严格地说,长期没能解决,也说明确实不符合政策,所以通过正常的合法途径无法解决,这才不停地申诉,最终往往是不管合理不合理了,掏钱补偿了事,然后想办法腾挪资金。

上面这些还算能接受的。

然而现在申诉举报投诉,甚至已经形成了产业链,有无良律师记者等窜弄着去闹。

小镇听过最荒诞的事,竟然有抗日战争时期的日伪军要求把档案身份修改为抗战老兵。这伪军干下不少坏事,档案里说得一清二楚,甚至还有认罪悔过书和接受惩罚教育的记录,然而这伪军不断举报投诉,死活要求给认定为八路军,因为只有修改档案,才能享受八路军抗战老兵的福利待遇,如果不改就要大闹特闹,说不照顾老兵。根本就讲不通。

以上内容,小镇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地谈,尽量不让人觉得是在指责什么。

近些年,也出现了很多滥用举报投诉的社会热点。

比如最近举报“鲁迅夹烟”的,实际查实,这个人以推广戒烟为名,实际是卖国家目前限制售卖的“尼古丁袋”,说白了,她搞这个举报投诉,就是为了制造社会舆论,谋取个人私利。


这些年类似的事情太多了,引爆全网的社会热点,后来反转得太多太多。比如屡屡出现的“性骚扰”“性侵犯”诬告,而维权难度太大,2023年的“成都地铁被诬陷偷拍案”到现在还没了结,“武大图书馆诬告案”仍在后续处理中,还有更早的央视主持人朱军被诬告“性骚扰”,直接断送了一名全球知名主持人的职业人生,然而诬告者却风生水起。

还有投诉被滥用。比如《南京照相馆》上映,就有不少家长去举报暴力、吓到孩子了,他们的孩子这么脆弱吗?

国家当然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举报投诉等救济渠道被恶人、坏人、自私者滥用,就关闭这些渠道,这不符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但也需要好好思考,如何治理善意被滥用的社会问题。

不要觉得这跟自己无关,当正常的救济途径被这些坏人、恶人滥用、侵占,又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更甚至这种私利滥用,还会导致改革被迫终止。

比如十几年前全国普遍试点的公务员财产公开,当时有的省决定在几年内全省推广,但很快就终止了。不是说政府不想搞,而是因为这一机制被严重滥用,大量诬告、莫须有甚至就是觉得好玩随便诬陷,严重影响正常秩序,甚至对反腐败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浪费了大量的宝贵人力物力,所以才改为加强内部审查的财产申报机制。

更多的不一一列举了,说得多了,又会被批评高高在上。真希望有的窗口部门,能够向大众提供工作体验的机会,多让大众体验下,感受下真实的社会到底是怎样的。

小镇现在也颇为苦恼,之前决定社会热点尽量不碰具体细节,改为分析背后的普遍问题。以后连辟谣都不好做了,因为辟谣总得说清楚谣言是啥,结果就有人举报传谣,这上哪说理去。

难不成以后这样:这里有个谣言啊,是啥谣言不能说,大家就猜吧。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收评:今天A股调整到3820,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很有可能这样走

收评:今天A股调整到3820,不出意外的话,下周一很有可能这样走

小嵩
2025-09-19 11:55:58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上海生育率跌破东京,两对夫妻生不出1个娃?小学要成片消失?

二大爷观世界
2025-09-19 12:38:54
路易吉案背后:美国医保出了什么问题,让人模糊了枪声与正义|907编辑部

路易吉案背后:美国医保出了什么问题,让人模糊了枪声与正义|907编辑部

澎湃新闻
2025-09-18 19:34:28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关注】官媒发声:调整公立医院分配制度,医务人员收入应为公务员2倍以上

魏子柠说
2025-09-17 00:12:47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20年前,那个抓着飞机起落架从昆明到重庆的14岁男孩,现在怎样了

不写散文诗
2025-09-19 11:11:29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瓜帅讽刺:想对阿尔特塔说若夺冠只因烧钱,当初也这么指责曼城的

直播吧
2025-09-19 21:09:02
已成主力!罗马诺:曼联认为霍伊伦将被买断,5000万几乎确保进账

已成主力!罗马诺:曼联认为霍伊伦将被买断,5000万几乎确保进账

直播吧
2025-09-19 19:04:02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最新积分榜:提前保级球队+1,河南队上岸,6队争4个保级名额

中超伪球迷
2025-09-19 22:05:48
如果美军援台,中国压根赢不了?我们的最大错误,就是妄自菲薄

如果美军援台,中国压根赢不了?我们的最大错误,就是妄自菲薄

顾史
2025-09-19 22:21:33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田径世锦赛:中国队接力项目分组出炉,男子4x100米与日本同组

懂球帝
2025-09-19 19:27:05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短短7天!金发科技市值突破620亿!宇树科技将上市,金发会突破1000亿?

新浪财经
2025-09-19 17:22:23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17年前,河南一保安娶26岁美国外教,婚后移居海外,如今却已分居

法老不说教
2025-09-18 17:06:06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农妇辱骂法官被罚10万,涉事法院撤销罚款决定 知情者:确有拍到其与法院工作人员发生纠纷

红星新闻
2025-09-19 22:08:16
欧冠梅开二度!西媒:巴萨签拉什福德是“神来之笔”,能各线争冠

欧冠梅开二度!西媒:巴萨签拉什福德是“神来之笔”,能各线争冠

直播吧
2025-09-19 22:30:05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中方担心的发生了,300辆列车滞留边境,白俄增兵,中欧班列已断

壹知眠羊
2025-09-16 19:30:06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如何判断一个人真有钱还是装的?网友:广东人很难看出来吧

解读热点事件
2025-08-22 00:10:05
揪心!女子自缢后续:最后告白一字写3遍,身份和涉事公园均曝光

揪心!女子自缢后续:最后告白一字写3遍,身份和涉事公园均曝光

小兰聊历史
2025-09-18 17:53:36
贝小七瘦身成功,颜值神似父亲贝克汉姆:难怪老贝对她格外疼

贝小七瘦身成功,颜值神似父亲贝克汉姆:难怪老贝对她格外疼

缘缘人生观
2025-09-19 20:02:59
全红婵参加完开学典礼不到两天,恶心一幕出现了,郭晶晶说的没错

全红婵参加完开学典礼不到两天,恶心一幕出现了,郭晶晶说的没错

阿笎评论哥
2025-09-17 22:52:14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特朗普干将说了实话,就算大陆收回台湾,美国也不会伤筋动骨

通文知史
2025-09-16 13:00:05
2025-09-19 23:43:00
大树乡谈 incentive-icons
大树乡谈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352文章数 1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手机
家居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手机要闻

iPhone 17全网最强评测:性能与散热均惊艳,这点不如Pro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