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送爽、共启新程
今天是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首日
学校近500门课程、近千个课堂
火热“上线”
600余位教师、近2万名学子
共同迎来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周
全校将开设千余门课程
2000余个课堂
2000余名教师、2万余名学生
将一起“学在华科大”
开启求知新程
在“科研实践训练”课堂上,未来技术学院9名机械方向的学子走进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李培根院士就“如何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人工智能时代的机械制造”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李培根院士并鼓励大家“始终面向问题、始终保持好奇”。该课程吸引了全校70余个由院士等顶尖学者领衔的交叉研究团队提供实践训练。开放选课后,多支高水平团队名额迅速报满,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投身科研的浓厚兴趣与热情。
《论语》是读“lún yǔ”还是“lùn yǔ”?“相亲”是读“xiāng qīn”还是“xiàng qīn”?如何解释这些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人文学院唐佳老师带领同学们推开了“训诂学”课程的大门。“训诂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根底之学,以“解释语言”为旨趣,由文字以通语言,由语言以通古圣人之道。他表示,新时代莘莘学子当勇担使命,运用好“训诂学”这把钥匙,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解密“国家信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堂上,软件学院苏曙光老师通过现场操控鸿蒙智能小车灵活避障、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生动演示揭开软硬件协同设计在具身智能设备研发中的前沿应用,让2023级软件工程专业学子直观看见课本知识与科研实践的联结。他特别强调 “理论+实践” 的学习方法,鼓励同学们在后续实验中亲手设计调试硬件、编写驱动程序,真正成长为既懂代码又通硬件的复合型人才。
在工创中心“解密工业机器人”课堂上,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围聚在工业机器人实训设备旁,有的紧盯机械臂,观察其精准完成抓取、摆放动作;有的拿着笔记本,与老师交流操作中遇到的疑惑。张剑、王琳两位指导老师表示,课程打破专业壁垒,以工程体验为核心,带领学生近距离接触工业机器人,从理论讲解基础构造、控制逻辑,到引导学生上手实操,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感受工业机器人的魅力,为跨学科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筑牢根基。
在“国际贸易学”课堂上,刘海云老师正在给同学们讲解中美贸易战中的关税影响机制。他结合经典案例与现实变化,用清晰的数据展示贸易战背后的逻辑,并鼓励学生们“用经济学理论来理解全球变化”。课后,同学与老师积极交流探讨,有的询问案例背后的国际博弈,有的分享自己的看法。师生间的互动让课堂充满暖意与启发。
电信学院宋琪老师正精彩讲授“信号与系统”课程。她带领同学们走近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傅里叶、拉普拉斯,结识数字通信与信息论的奠基人香农,回溯信息技术发展的璀璨历程,引领同学们追随科学家与工程师的足迹,尽情踏入信号与系统的魅力世界。
“希望同学们从第一课就记住:决策是一切人类活动的核心。”在“决策理论与方法”课堂上,公管学院石婧老师以国家电力调配为切入点,引导同学们深度思考决策背后的目标权衡。身边鲜活的案例让课堂气氛迅速热烈起来。同学们跟随老师逐步拆解决策的核心要素,思考“何为决策”。大家逐渐意识到:公共管理中的决策,是在多重目标与复杂约束下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在网安基地校区明德楼,网安学院本科生们迎来了新学期第一课。张海春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密码硬件工程基础”课程。他从密码芯片的物理结构讲起,逐步介绍安全算法在硬件中的实现与防护,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硬件安全的基本思路。同学们专注听讲,认真做好记录。
新学期,来自希腊的Dionysios Kolaitis老师在清洁能源大楼S311教室给学生讲授Introduction to Energy System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课程。这是继双方高校成功续签为期十年的教学科研合作与师生交流框架协议后,希腊雅典国家技术大学派往中欧能源学院前来交流授课的首批青年教师。
中国法制有着怎样的历史?听央视主讲专家上课又是什么感受?在“中国法制史”课堂上,法学院的同学们正跟随央视法律讲堂资深主讲人、教育部高校网络教育名师、法学院柯岚教授的生动讲解寻找答案。
将30余年的“临床-科研-教学”一体化实践经验,凝练成一堂沉浸式的课程思政示范课,附属同济医院泌尿外科刘继红坚信,外科医生的职业使命不仅在于治疗疾病,更在于守护生命的价值与尊严。在2023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同济班的课堂上,他通过剖析典型病例,将“患者至上、诚信严谨、协同创新”的价值追求巧妙地嵌入日常工作,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领悟外科诊疗的核心理念与伦理准则;借助前沿研究成果的引入,激发学生对外科学发展方向的思考与探索精神,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汇中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现代外科人才。
游泳馆内,体育学院游泳课程组张明、吴菁、赵菁等老师带领学生们练习收腿、翻脚、蹬水、滑行。同学们在“不会游”转向“会游”、“会游”转向“长距离游”的变化过程中,体验畅游乐趣,收获自我超越的成就感。
课堂之外学子深耕筑基础
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学子正使用无掩膜光刻机开展光刻实验,攻关微纳光学元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难题,为实现高端光电器件与装备国产化贡献力量。
在国家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B栋激光干涉仪精密装调实验室内,空间光学团队师生正全神贯注地进行干涉仪光机组件的装调测试,紧张有序推进天琴计划中星间激光干涉仪相关仪器的研制工作。“科技强国,责任在我”,他们用行动践行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图书馆里,同学们自习的身影,构成了“开学第一课”最明朗的开场。书页翻动间,藏着每个专注身影对新学期的满满期待。
多部门协同护航扎实做好课前保障
强化教学管理服务保障,稳步推进学期教学运行规范化。暑期,本科生院完成编制主校区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课表、辅修课程课表、公共选修课课表、民族班的课表,涵盖29518条数据,并对课表进行多轮核实复查,针对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分流等变动实施课表精准优化,提醒院系师生关注HUB系统实时课表。
开展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巡检工作。网信办安排部署新学期多媒体教学设备巡检工作,开学前一周,对主校区及同济校区的443间公共教室进行教学设备全面检查检修,更新教学楼约100台高清激光投影、计算机、触控一体机等老旧教学设备。优化教室管理平台分时段定时上课、面板登录模式功能,对接非课表排课的占用教室数据。完成教学楼机房老旧UPS更新,确保考试期间应急供电正常。
教学楼基础设施优化,学习空间升级改造。暑期,总务后勤处对西十二楼23间教室天花板进行整体更换,对87间教室天花板进行检修和精准更换,并更换空调87台。对西十二楼、东十二楼、西五楼进行部分装修改造,新增公共学习空间17处,满足同学们个性化使用需求。
教学实验室检查工作有序进行,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暑期,实设处积极推进11个相关学院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老化设备更新工作,共更新仪器设备651台套,为新学期高质量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条件保障;开学前夕,精心组织,先后三次转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合计近20吨,最大限度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
医学教务处分工协作,走访医科9个院系,详细了解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对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PBL教学楼所有公共教室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新学期顺利开学。
乘“新”而跃,同赴星海
愿HUSTer以笔为楫、以梦为帆
在知识的瀚海中乘风破浪!
华中科技大学
来源 / 华科大新闻中心 各单位
图片 / 陶然 班倩
编辑 / 范千 汪伟颋
校对 / 郭雨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