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十大大将之中,陈赓大将的任职让人深感遗憾,他为人处世游刃有余,与谁都能搞好关系,军事素养也称得上是名将,可惜他却没有担任过总参谋长一职,在其军旅生涯之中实在是一桩憾事。
新中国建立之后,军队的管理模式发生了改变,参照苏联建立了八个大部,其中总参谋部属于中枢核心,是绝对的实权部门,因此总参谋长一职的含金量非常高,能出任该职务也是对将领本人的一种认可。
建国之初,毛主席亲自提名由徐向前担任总参谋长,即便当时徐向前因身体原因无法履职,仍由其挂名总参谋长一职,这便是体现出了对徐向前的认可,侧面也反映出总参谋长一职的重要性。
在徐向前无法履职的情况下,具体工作交由聂荣臻代理,两人都元帅级别的将领,再次证明总参谋长一职的重要性。1954年10月,第一大将粟裕正式接任该职务,不过粟裕在总参谋部期间“得罪”了不少人。
总参谋部作为中枢核心,上下协调之间天然存在着复杂的关系,除了要求履职者有过硬的军事素养外,还要求任职者善于处理各种关系,前者条件粟裕是具备的,不过后一条件粟裕是有所欠缺的。
粟裕为人耿直,对处理人际关系并不擅长,在战争年代就有所体现。相比之下,陈赓似乎比粟裕更合适当总参谋长,论军事素养陈赓并不输粟裕,更何况他还是黄埔毕业的,是久经沙场的一员老将。
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陈赓性格活泼,与多位老总,包括毛主席也能处理好关系,他甚至敢与毛主席开玩笑。1943年夏,陈赓在抗大听毛主席作报告,突然上台喝了毛主席水杯的茶,直言天热借杯水喝,逗得在场之人无不大笑。
众所周知,彭老总为人严肃不苟言笑,脾气也大,不过陈赓却能很好地与彭老总相处,可见陈赓在为人处世方面比粟裕要强。粟裕在总参任职期间,与时任国防部长的彭老总出现过一些误解。
1958年,粟裕受到了彭老总的批评,不久后被免去了总参谋长一职。遗憾的是这次陈赓没能顶上,反而是由黄克诚大将接替粟裕,这是陈赓距离总参谋长职务最近的一次,可惜落选了。
实际上在粟裕担任总参谋长的时候,还有11位副总参谋长,而黄克诚就是第一副总参谋长,陈赓在副总长之中的排名较靠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陈赓太忙了,甚至是比建国之前还要忙。
在建国之初陈赓没有进入总参,而是奉命参加援助越南,出任军事顾问,在越南方面工作结束之后又紧急奔赴抗美援朝前线。1952年,陈赓从前线回国,毛主席亲自点将让他出任哈军工的校长。
不过军校还需要陈赓这个校长去筹建,就这样陈赓一直忙到1954年才进入总参,因此在副总长之中排名靠后。在粟裕被免职后,按照惯例由第一副总长接替,因此陈赓错失了这次机会。
在此之后没多久,陈赓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到1958年的时候,陈赓已经无法从事繁重的工作,组织上也要求陈赓休养身体。之后陈赓不再担任副总长,调任副国防长,遗憾的是他在1961年不幸病逝,年仅58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