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李讷晚年谈判李敏,含泪说:姐姐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总给我塞钱

0
分享至

毛主席一生共有4位妻子,先后生育了10个孩子。但这些孩子有的为国捐躯,有的因病夭折,有的因战乱送人下落不明,最后陪在毛主席身边的仅毛岸青、李敏、李讷3个孩子。在外人的眼里,李敏和李讷的关系是比较尴尬的,毕竟当初李讷的母亲多次为难过李敏。实际上,她们姐妹间的关系十分要好。李讷在晚年回忆时曾说过,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姐姐数次伸出援手,不但给予她精神上的支持,还给予她金钱上的帮助。



说起李敏和李讷就不得不提到那个战火飞扬的年代。1936年李敏出生在陕西志丹县的一个窑洞内,在她几个月的时候母亲贺子珍因身体原因赴苏治病,她被留在了延安。毛主席由于工作原因,无瑕照顾她,她先是被寄养在老乡家中,后又和众多党中央领导人子女被送入保育院。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李敏用“有家的孤儿”来描述。

1940年8月3日,李讷在延安出生。看着软软糯糯,小巧可爱的妹妹,升级为姐姐的李敏心中无比欣喜。然而姐妹相处了仅几个月,毛主席出于多种考虑将李敏送到了苏联陪伴贺子珍,两姐妹就此分离。直到1949年夏,李敏才回到了毛主席身边。由于离开之时,李敏刚刚记事,在苏联生活了7年的她早就忘却了妹妹的样子;李讷更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对姐姐毫无印象。所以初次见面时,两姐妹显得陌生又拘谨。但血缘的羁绊让她们迅速熟悉起来,感情也不断升温。



李敏刚回北京时,母语很弱,交流存在很大的问题。毛主席亲自制为她制定学习方案,补习母语,李讷也帮助姐姐快速适应国内的生活。1950年,李敏和李讷进入了同一所小学,她们听从毛主席的教育保持低调,从不搞特殊。当然,姐妹俩也闹过矛盾,还曾大打出手。毛主席每次都会开解她们,调和她们的矛盾。在毛主席的教育下,二人虽非一母所生,但彼此感情十分亲厚。

1959年,李敏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李讷也被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姐妹俩为了方便学习都选择了住校,不过每逢周末都会回家,平时也会通过信件联系,她们互相分享学校中的趣事,生活中的烦恼,并未因距离而冲淡感情。同年,毛主席为李敏在中南海举行了一场简单温馨的婚礼。婚礼上,李讷为姐姐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



1961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全国都面临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李讷虽然是毛主席的女儿,但也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食物定量。李讷身体本就虚弱,长期的饥饿、营养不良让她全身浮肿,身体出现了严重的健康问题,无法再支持学业,被迫休学1年。得知李讷因病休学后,李敏担心不已,写信宽慰她,并鼓励她没事的时候可以学习俄文。

1962年,李敏生下了儿子孔继宁。孔继宁的出生给中南海带来了许多的欢声笑语,李讷也非常喜欢这个外甥。但好景不长,由于与江青的矛盾,李敏在1963年搬出了中南海。而李敏虽然对江青有很大的意见,但并未因此迁怒李讷,姐妹的关系仍然十分亲密。但1967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姐妹间的关系急转而下。



孔令华与李敏结婚后曾在中南海生活了4年,不可避免地因小事与李讷发生过摩擦。之后,李敏带着丈夫搬离中南海,二人之间的关系得以缓和。就在1967年的家宴上,李讷与孔令华再次起了争执。李讷是毛主席最小的女儿,哥哥姐姐都很疼爱她,使得她在家人面前多少有些骄纵。就在这次争吵时,情绪激动的李讷口不择言,被严重伤害的孔令华愤然离席,李敏也追随而去。姐妹俩的关系因这件事陷入冰点,昔日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开始疏远。

二人关系的恢复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江青是一个野心勃勃、性格要强之人,李讷作为她唯一的女儿,被寄与厚望,无论是学业、事业,亦或是婚姻都要求她不落人后。为了帮助女儿找一个乘龙快婿,江青四处张罗。但由于李讷对此并不上心,加之她特殊的身份,导致她年近30仍是孤身一人。毛主席虽然心中着急,但还是尊重李讷的选择。



时间来到1968年,全国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李讷积极响应号召,到江西的五七干校插队。在这里,她遇到了第一任丈夫徐宁。李讷性格内向,因此到江西之后并未交到要好的朋友,生活孤独,徐宁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与李讷相反,徐宁性格开朗。最初徐宁只是出于关心会帮助李讷干农活,邀请她一起去玩。渐渐地,两人衍生出了友情之外的感情。

二人交往一段事件后,李讷便给毛主席打了结婚申请。毛主席思想开明,对于子女的婚姻要求并不高。深知地位越高,责任越重的毛主席更希望子女能够找一个普通人过平淡安稳的生活,爽快地批准了李讷的结婚申请。但李讷此举显然触了江青的逆鳞,她坚决反对这段恋情,母女二人因为此事爆发了严重的争吵。不过因为毛主席的原因,江青最后还是默认了这桩婚事。



生活总归不像爱情那般轰轰烈烈。婚后不久,李讷和徐宁生活习惯,思想认知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开始显现,年轻气盛的二人互不相让,时常爆发激烈的争吵。矛盾最终演化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这段婚姻仅持续了1年多就以离婚告终,儿子由李讷独自抚养。得知李讷的遭遇,毛主席心痛不已,便将李讷叫回了北京。李讷是一个外柔内刚之人,她自觉婚姻的失败愧对父亲,回京后不顾众人的反对住在北京的一个大杂院里。

忙于工作的李讷照顾儿子力不从心,不得不请了一个保姆。但她一个的工资仅几十元,常常是捉襟见肘。李敏得知后,不计前嫌前往探望。虽然自己的日子也不富裕,但李敏还是力所能及地接济妹妹。那段时间,李敏经常往李讷所在的大杂院跑,有时带去衣服,有时带去粮票。为了照顾妹妹的自尊,还偷偷塞钱。晚年的李讷提起此事,仍然对姐姐无比感激。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一卷青史 incentive-icons
一卷青史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没我你不看。
107文章数 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