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块光伏点亮校园,
中山公用能源探路全域绿色转型
1.4MWp装机容量、年供清洁电力150万度——这组数据标志着公用集团下属中山公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能源”)以校园为“试验田”,在构建“全域绿色能源网络”上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由中山公用能源投资建设的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及初级中学分布式光伏电站正式并网发电,不仅为两校带来显著效益,更成为中山公共机构低碳转型与绿色育人的创新示范。
△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航拍图
多维价值创造,
经济环境教育共赢
01
项目采用成熟的“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直接降低学校用电成本,余电上网创造额外收益。同时,光伏板形成的天然隔热层能有效降低屋面温度10-15℃,实现学习环境与用电成本“双优化”。
除此以外,项目本身成为生动“绿色课堂”:学生通过观测实时发电数据直观理解光电原理;结合碳减排数据,将“双碳”目标从理论转化为可感实践;并为未来跨学科教学提供独特场景,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培育具备低碳思维的未来人才。
以校园为支点,
撬动全域低碳转型
02
该项目是中山公用能源践行“双碳”战略,打造绿色能源增长极的有效实践,将为全市乃至更大范围内学校、医院、政府办公楼等公共设施的绿色改造提供参考。
目前,中山公用能源在中嘉污水厂、中山多家水厂、中山市域各镇街市场的光伏发电以及西区农产品批发中心、南区村办光储充一体超充站等项目已落地见效,形成多点开花、协同发展的绿色能源矩阵。中山公用能源正以“发展零碳园区和低碳镇街”为核心,加速构建全域绿色能源网络,打造“园区探路径、镇街育模式”的协同推进格局。校园项目的成功实践,为后续在更广阔区域和场景铺开积累经验、验证模式。
低碳基因植入,
服务城市绿色转型
03
从一块块光伏板在校园屋顶的铺展,到未来全域绿色能源网络的徐徐成型,中山公用能源的布局正将“低碳基因”深度植入中山的城市发展脉络。这不仅是能源供给方式的革新,更是城市发展逻辑向绿色、可持续方向的深刻转型。
未来,中山公用能源将持续驱动城市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为中山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注入澎湃而持久的绿色动能。
供稿 公用能源二审 王跃军三审 郭敬谊
(中山公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