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办理医保退休的时候,很多人往往会放弃职工医保,转而选择城乡居民医保。众所周知,城乡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是没有职工医保好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人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这种选择真的划算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一聊这个内容,看看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选择?
首先咱们先来说一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了解社保退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退休的年限并不完全相同。虽说我国现如今养老保险退休的最低缴费门槛是15年,但不同的地区医疗保险退休,享受医保终身待遇的退休年限却不一样。有些地区可能是20年,但有些地区男性想要享受终身的医疗保险待遇需要达到30年的缴费年限。
正因如此,很多人在办理养老保险退休的时候,同时去办理医保退休,但是却会发现虽说自己的养老保险够了缴费门槛,但医疗保险并不够最低的缴费门槛。目前想要达到最低缴费的门槛儿有两种方式。第一就是一次性补缴,所以说现如今养老保险已经不再允许一次性补缴,但是职工医保还是允许一次性补缴的。
假设我们距离退休的最低缴费门槛还差5年,那么想要即刻办理退休,就可以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将这5年的医保缴费全部缴纳进去,这样一来就能够正常办理退休了。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方式是比较便捷且快速的。但这种方式同样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的,毕竟如果是一些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医保的缴费基数比较高,那么这5年的医保缴费很有可能需要五六万元。如果差的更多,那么需要补缴的金额也就更高,这对于部分参保人来说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而除了一次性补缴之外,还可以通过逐年缴费的方式逐步达到最低缴费门槛。但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就比较慢了,而且如果差的年限比较长,那么对于部分参保人来说,性价比就没那么高。
也正因面临的这种现实情况,所以部分参保人在面临退休的时候会选择放弃职工医保,转而选择城乡居民医保。
比如,有些参保人他们距离当地所要求的最低缴费门槛,差的比较多,差了10年甚至是更高。那么这样补缴下来可能就需要十几万,这对于大多数的参保人来说都是拿不出的。即便是逐年进行缴费,但在养老保险已经退休的情况之下,是没有单位为我们承担公司那部分的。所以,参保人就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继续参保。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自己缴纳个人部分,还需要承担单位部分,同样经济压力也会比较大。
而这个时候如果转而选择城乡居民医保,那么每年只需要缴纳三四百元,这个缴费额度相比起城镇职工医保缴费额度就比较低了。经济压力也就大大降低,大家也都能够承担得起。
还有一些参保人,退休的地方和退休之后的长居地不在一起。面对这样的情况的时候,也有部分参保人会选择转而缴纳退休后长居地的居民医保。毕竟,我国的医保还没有实现全国统筹,异地就医也有一些麻烦。所以,选择转成退休长居地的居民医保也是更有利的。
但不得不说,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在报销待遇上是有差距的,城乡居民医保因为每年缴费的金额较低,所以在很多地区报销的比例相对来说也较低。更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区规定城乡居民医保不能在3级医疗机构进行门诊统筹的报销。也就是说城乡居民医保的限制会比较多,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经济条件尚可,且差的年限没那么多,那么最好还是通过一次性补缴来补足城镇职工医保所需的费用,这样一来利益才是最大化的。当然如果需要补缴的年限比较多,缴费的金额比较长,还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的,那么转而选择城乡居民医保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