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这个账号,将陆续更新神帖哦~~
网恋女友“去世”男子转6万丧葬费,一个月后女友复活
“我姑又活过来了!下葬时听见敲棺材板的声音,我们才发现。” 当收到这条微信消息时,老王彻底懵了。就在收到这条消息的一个月前,他刚给女友“侄女”转去近六万元丧葬费,女友“因病去世”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却被告知“死而复生”。
近日,重庆市巴南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一起令人唏嘘的网络交友诈骗案,“因病去世”的女友突然“复活”,受害人老王才意识到自己被骗走了25万余元。
网络结缘,“温暖陪伴”背后藏着算计
在2022年,李某与丈夫感情破裂,还欠下许多外债。为排解苦闷,李某在一款交友软件上与人闲聊,结识了在外地做工程的老王。
聊天中,老王对李某关怀备至,每天早晚问候,叮嘱她注意身体,这让李某感到久违的温暖。同时,又了解到老王为人老实本分,因工作繁忙而长期缺乏感情陪伴,相似的孤独感让两人迅速拉近了距离,仅接触一个多月便确认了恋爱关系。
然而,李某却在此时动起了歪心思,面对自己堆积如山的债务,她将目光投向了善良的老王,为这场本应美好的感情埋下了诈骗的种子。
编造借口,频繁伸手终引对方警觉
确立恋爱关系后不久,李某开始编造各种理由向老王要钱。“第一次找他要钱,我就编了父亲生病去世,需要5万元用于结清医疗费用及处理后事的理由,他没多问就直接把钱转过来了。”
李某坦言,起初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老王如此爽快让她的胆子越来越大。此后,李某又以姨父身患重病、表弟无力支付治疗费用等理由,一次次从老王那里骗钱。
为进一步取得老王的信任,2023年春节,她答应陪老王回老家过年,并主动为他购置新衣,让老王沉浸在甜蜜的爱情中。
之后,李某频繁以家中亲人生病、去世为由要钱,同样的套路逐渐引起了老王的警觉,他要求李某写下借条,将所有借款明细列出。李某意识到,再用老方法可能行不通了,于是策划了一场更为荒唐的骗局。
自编自导,“葬礼大戏”只为骗取钱财
2024年6月,李某决定铤而走险,冒用其侄女的身份,用自己的微信给老王发消息。第一条就是一张从网上找来的葬礼照片,棺材中躺着一名女子,随后“侄女”称“我姑走了,癌症,走得急”“医院还欠了几万,下葬还得花钱”。面对老王接连打来的电话,李某故意不接,只让“侄女”回复消息,营造出悲伤又无奈的氛围。
葬礼照片、“侄女”的言辞,都让老王对李某的去世深信不疑,出于对“女友”的愧疚和关心,他先后给“侄女”转账近六万元,用于结清所谓的医疗费及丧葬费。
本以为这事就这样结束了,但一个多月后,缺钱的李某又动了心思。她再次冒用侄女身份,给老王发了那句“我姑又活过来了”的消息。老王这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被骗,立即选择报警。
真相大白,李某共骗取老王多达25万
经审查查明,李某通过交友软件与老王认识并确定恋爱关系,取得信任后,多次编造父母、姨父等亲戚生病、去世需要治疗费、丧葬费,并冒用侄女名义谎称本人生病、去世需要治疗费、丧葬费为由,让老王给付相关费用。于2023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共从老王处骗取25万余元。
日前,巴南区检察院依法以诈骗罪对李某作出逮捕决定,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承办检察官提醒,近年来,利用交友软件实施的情感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骗子往往利用受害者情感空虚、渴望陪伴的心理,通过打造虚假人设,在嘘寒问暖中建立信任,再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
市民在网络交友时,务必保持理性和警惕,不要轻易相信对方的身份信息,尤其是涉及金钱往来时,更要提高防范意识,切勿因“谈感情”而忽视潜在风险。
一旦发现对方有可疑行为,如频繁借钱、回避见面、信息模糊等,应及时止损,并注意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发现被骗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重庆晨报)
网友评论
这个大哥好善良。
为了骗钱真的什么话都说的出口。
不复活老王还不会发觉,骗了25万还嫌不够,这下好了,吃上牢饭了。
本来都闭环闭得好好的了,非得活过来找不自在是不?
说傻呢一次次骗了那么多,说精呢能隔了一个多月编出敲棺材板……
一等功臣带着孙子到国防科大报到
8月30日,国防科技大学发布视频,新生肖帅和他的爷爷肖时立来到校园报到。
肖帅来自一个光荣的军人家庭,他的爷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无畏,冒着枪林弹雨抢救出80多名伤员,荣立一等战功。这段英雄事迹不仅是家族的骄傲,更是肖帅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他深刻理解了军人的责任与担当,坚定了投身国防事业的决心。
如今,肖帅如愿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爷爷欣慰地看到孙子继承了他的军人梦想。“我很高兴能看到他参军报国,这是我们家的光荣传统。”老人激动地表示。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让肖帅更加坚定了在国防科大学有所成、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本文转自【红网】
网友评论
80多人,那可是两个排的人数!
战时一等功,这含金量,厉害。
点赞,少年强则国强,愿你在军营淬炼成钢,续写祖辈荣光!
爷孙俩真厉害!孙子也真争气,爷爷的笑容就能看出来内心有多开心了。
勋章会褪色,但精神不会!优良精神代代相传。
中学报账员挪用公款660万,6人被追责
重庆市纪委监委8月29日披露了梁平区袁驿中学报账员唐龙裕挪用学生经费侵害学生利益详情。
据报道,2025年2月,梁平区纪委监委第七纪检监察室在办理其他问题线索过程中发现袁驿中学对公账户曾向私人账户转账35万元,因可能涉及学生经费,该区纪委监委高度重视,立即成立核查组,开展调查核实。
比对学校公款转出账户基本信息后,核查组发现资金确实流向了该校报账员唐龙裕,通过进一步调取相关银行账户流水,对大量信息进行筛查、梳理、分析发现,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期间,唐龙裕曾先后20次挪用袁驿中学代收费用及收到的财政资金等公款共计660余万元。
“作为报账员,为何用公款账户向自己的私人账户转账?“转账之后将钱用到哪里去了?”
面对办案人员的一系列追问,以及无法抵赖的书证资料,唐龙裕这个从业18年的“资深”报账员自知证据确凿,无从抵赖,如实交代了违法犯罪经过,“我以为只要最后钱不少,中途我先拿去买理财赚点利息,不会被发现……”
经查,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唐龙裕利用担任袁驿中学报账员的职务便利,将对公账户资金、学校代收费用共计660余万元转账或转存至其个人银行账户名下,用于购买股票和理财产品。其中,挪用学生生活补助备用金、寄宿生生活补助金、学生缴纳学费和书本费等学生资金200余万元,导致部分学生补助资金发放不够及时,给资金安全造成较大风险。案发前,唐龙裕已将上述钱款全部归还。
2025年4月,唐龙裕被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时任校长、分管财务的副校长、总务处主任以及区教委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等6人因监管不力问题被追责问责。(来源:北京日报)
网友评论
这么长时间都没被发现说的我都不信。
队友家里有个远房亲戚,二十多年前也是职校英语老师,这个工作在当时真是个香饽饽。但是,就在一念之间,人生就被改写!因为他叔叔家着急用钱,悄悄挪用了学校公款后被开除。突然没了工作,怀孕的女朋友立马跟他分手,他受不了感情事业的双重打击,远走他乡,听说后来还进过传销窝点……现在四十多了仍然未婚,就在外面打点零工。人啊,千万不要做错事,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钱还在就是吃利息,很多都是钱不在了。
报账员一个人私自转走学校款项600多万元,简直是天方夜谭。报账号的工作只是记账,资金流动还需要会计执行,一个人怎么就能既计账又执行?负责财务签字的校长也从来不看的吗?
重庆怎么这么多新闻,燃气表乱走也是重庆。
都看到这儿了,关注小号防走失!
编辑 | 青红萝卜粉丝
审核 | 心一
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给点个“转发”呗
文中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