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财新PMI”,其实是财新冠名的标普中国PMI调查,它是除了国家统计局外唯一的民间 PMI 调查指数,因为其样本与官方PMI有较大不同,更偏向民营和中小企业,从而拥有相当的指标意义。
今年七月,随着财新网因集团战略调整而终止与标普全球长达十年的 PMI 冠名合作,这个熟悉的名字成为了历史。如今,RatingDog 于八月获得独家冠名权,指数更名为了“RatingDog中国PMI”。
今天,首个 RatingDog PMI,即标普中国八月 PMI 出炉,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意外恢复了扩张。
八月 RatingDog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 50.5,突破了 50 的荣枯线,此前七月为 49.5。
这一数据超过了彭博对分析师调查中的所有预期,分析师的预估中值为49.8。
![]()
从需求端看,新订单指数创下五个月来最快增速,成为拉动本月 PMI 回升的主要动力。
企业调查反馈显示,国内促销活动开展和基础需求改善是订单增长的主因。同时,外需压力也有所缓解,新出口订单虽仍略低于荣枯线,但萎缩速度较7月明显放缓,表明全球贸易环境呈现初步企稳迹象。
随着订单状况改善,制造业生产活动同步恢复扩张,结束了七月的收缩状态。企业采购意愿增强,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双双积累,未完成订单增速更是达到六个月来最高水平,显示出产业链运行趋于活跃。
不过,企业仍面临成本压力加大的挑战。数据显示,原材料购进价格涨幅创下九个月来最快速度,反映出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和供应链成本增加的压力。
虽然出厂价格指数结束连续八个月下降趋势,趋于稳定,但投入成本涨幅仍明显高于出厂价格,意味着利润空间继续向上游原材料环节转移,中下游制造业企业盈利仍面临挤压。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订单增加导致产能压力上升,企业用工态度仍趋谨慎,制造业连续第五个月裁员,劳动力市场恢复明显滞后于生产端。这种现象反映出企业对需求可持续性仍持观望态度。
不过,企业对未来一年产出前景的乐观度已升至半年高位,预期经济改善和扩张计划将推动销售持续增长。
分析人士指出,八月标普 PMI 重返扩张区间,印证了近期扩内需政策效果开始显现,内外需韧性共同推动短期经济复苏。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和就业市场疲软等问题仍需关注,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回升,将取决于政策对微观主体的支持力度及全球贸易环境变化。
RatingDog创始人 Yao Yu 在声明中表示: “最近的好转更像是一丝喘息,而非持续的反弹。鉴于国内需求疲软、外部订单可能过剩以及利润复苏缓慢,经济好转的持久性取决于出口是否真正企稳,以及国内需求能否回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