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开启了上台后的“外交首秀”,他打破了往届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的惯例,而是选择访问东边的邻居——日本。
与此同时,他还另外派了一批人马,带着他写的一封亲笔信来到北京,这一系列外交动作背后,暗含了韩国哪些战略考量呢?
![]()
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
就在8月24日,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会见了韩国总统特使朴炳锡,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赴华访问的韩国特使团成员,包括多名 “中国通”,这显示出,韩国代表团此次访华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
而朴炳锡此次率团访华,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在身,那就是将李在明的亲笔信递交给中方。
当着王毅外长的面,朴炳锡递上了这封亲笔信,请求王毅外长代为转交,并强调了韩方尊重一个中国的立场,愿同中方共同努力,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韩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重回正轨。
这一举动有着多重含义:一方面,在李在明访问日美的敏感时期,通过特使和亲笔信向中国传递韩国重视中韩关系的信号,表明韩国没有忽视与中国的外交联系。
另一方面,恰逢中韩建交33周年,以及中方即将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此时送来亲笔信,既承载着历史记忆,也反映了韩国在现实中的外交选择。
![]()
中韩举行面对面会谈
而对于韩方的外交运筹,中方也有自己的原则,以及对韩方的要求。在跟韩国特使团的见面的时候,王毅外长就尤其强调了两点:一是中韩应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二是要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当前国际局势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秩序和各国经济发展。
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为例,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中韩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损害了两国相关产业的利益。
中韩作为东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经济体,应当携手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行径,维护双方经济利益,增强自身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话语权、促进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稳定。
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需要。
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来看,王毅外长这两句嘱托大有深意,值得韩方认真领会。而这个时候,身为韩国总统的李在明,却决定优先访问日美,这样的安排背后又有着怎样的考量呢?
![]()
石破茂与李在明举行会谈
作为曾经在涉日问题上立场强硬的李在明,如今选择跟日本这位近邻搞好关系,背后全是对现实的无奈。
李在明的身份,从在野党领袖转变为一国总统,开始治理起一个国家了,自然就需要视情况调整外交策略,以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而从经济层面来讲,日韩面临着相似的外交处境——美国对盟友和友好国家征收高额关税,给日韩经济都带来了冲击。
在迫在眉睫的危机之下,日韩有了加强合作的现实需求,希望合力应对美国在关税和安全问题上的施压。
而在结束访日行程后,李在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美国,则是为了赴一场“鸿门宴”。
![]()
李在明和夫人金惠景
就在8月24日,李在明已经携夫人飞抵了华盛顿,开启了为期3天的访美之行。然而从他要跟特朗普洽谈的议题来看,这趟行程显然并不轻松。
根据韩国外交部公布的消息,韩美贸易协议和安保问题,是李在明此次访美的两大核心议题 。
在经济上,李在明希望与美方确认韩美贸易协议的相关细节,以减少特朗普关税政策对韩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冲击。
而在安全上,韩国试图推动韩美同盟现代化,期望能从美国获得更多军事技术层面的支持,以提升自身在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地位。
总的来说,李在明此次访美会见特朗普,既要在经济上争取利益,又要维系与美国的安全纽带,在夹缝中艰难求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
美国总统特朗普
而这一系列的外交动作,展现了韩国在中美日三国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试图通过与日本改善关系,共同应对来自美国的压力;通过访美,维护自身经济和安全利益;
而安排特使访华,则是为了修复和巩固与中国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复杂的大国博弈中,韩国要实现多方利益的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未来,韩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找准定位,落实与各方的合作,不仅考验李在明的外交手腕,也将深刻影响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