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吴大爷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长
知识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学习思考,寻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满肚子鸡汤的吴大爷,一个天天在键盘上敲打心灵,喜欢给人讲知识讲故事的男人。
如果要用三个词来描绘古巴,我会选:雪茄、老爷车、冰激凌。
没错,就是冰激凌。
很多人知道古巴因为卡斯特罗、切·格瓦拉和冷战而闻名,却不知道古巴人对冰激凌的狂热。甚至这种冷饮背后,还隐藏着一段关于革命、文化、自由与管制的故事。
而打开这段故事的钥匙是一部电影——《草莓与巧克力》。
《草莓与巧克力》:一部“越界”的电影
1993年,一部名叫《草莓与巧克力》的电影横空出世。
它讲述了一个同性恋艺术家试图“掰弯”异性恋大学生的故事。
听起来很大胆吧?
(至少听着比老谋子的一镜到底大胆。)
更大胆的是这样一部题材敏感的电影,不仅在古巴本土公映,还一路闯进奥斯卡,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的古巴电影。
在一个强调集体主义、强调传统道德的国家,这样的故事本身就是对“边界”的挑战。
但它被允许出现,说明古巴文化政策并非想象中那般铁板一块。
它像一扇窗,让外界看见:古巴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第二个朝鲜”,而是存在着文化自由的缝隙。
哈瓦那的队伍
来到古巴的人,常常会被一种奇怪的景象震撼: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一条长龙队伍。
公交车前、粮食配给点、冰激凌店门口……
到处是等待。
这种场景和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很像。
耐心排队的人们,神情平静,仿佛生活本该如此。
对比之下,我们这些习惯了“外卖十分钟送达”的人,很难想象这种节奏。
在这种环境里,“等待”已经被内化为一种生活哲学。
它既是无奈,也是坚韧。
“葛蓓莉娅”:冰激凌里的政治寓言
如果要选出古巴最具象征意义的品牌,那一定是“葛蓓莉娅”冰激凌。
它由菲德尔·卡斯特罗亲自创办,目标是让古巴人也能吃到世界上最好、最丰富的冰激凌口味。
1966年,“葛蓓莉娅”开张,瞬间成为古巴人心中的甜蜜乌托邦。
价格实惠到惊人!
只需5个“土比索”(约合1元人民币),就能买到一份五球冰激凌。
于是无论在哈瓦那还是省城,冰激凌店外总是排着长龙。
据说这家冰激凌店每天能卖出16100升冰激凌,接待顾客超过一万人。
简直是“国民级甜品”。
(比蜜雪冰城还便宜。)
它甚至开到委内瑞拉,还被《纽约时报》嘲讽:“委内瑞拉送石油给古巴,而古巴以冰激凌回赠。”
典型的美式挖苦,既打击对手,又不忘贬低文化。
但冰激凌终究不是铁打的。
2012年,古巴《劳动者报》公开批评葛蓓莉娅质量下降,口味单调,管理混乱。
瞬间让我想起中国的全聚德、稻香村——那些曾经风光无两的老字号,也会在时代洪流里褪色。
老字号的衰落,没有国界。
电影与政治:自由与管制的拉锯
冰激凌是甜的,但古巴的电影史,却是苦乐参半。
革命胜利后,卡斯特罗深知影像的重要性,于是成立了“古巴电影艺术与电影工业局”,试图通过影像记录革命、塑造民族精神。
这本是好事,但问题在于:当国际资本介入时,电影往往会被异化。
外国市场喜欢什么?
跳莎莎舞的混血女孩、雪茄、棕榈树、朗姆酒、妓女、带有隐喻的政治剧情。
这些“标签化的古巴元素”,一旦被滥用,就会淹没真实的古巴生活。
于是当年轻导演发现这种套路在国际上特别吃香,他们就会迎合,不停重复,逐渐偏离本土初衷。
古巴政府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它担心票房和奖项的诱惑,会让本土电影成为西方凝视下的“奇观秀场”。
于是电影人渴望自由,政府又担心失控。
这种拉锯,至今仍在继续。
文化的自信与不自信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古巴会如此担心“文化入侵”?
或许是因为它长期在封锁中生存,经济孱弱,缺乏自信。
一个文化自信的国家,比如盛唐时期的中国,就不怕外来文化——反而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越融合越强盛。
所以我在想,如果古巴足够强盛,是否还会担心莎莎舞、雪茄电影会“带坏”人民?
文化,本不该是被禁锢的,而是流动的。
真正的自信,不是筑起高墙,而是让百花齐放,最后依然能保有自己的根。
当然弱的时候,也需要高墙保护,防止群众被鼓动。
从《草莓与巧克力》到“葛蓓莉娅”:相通的人性
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电影和冰激凌,其实有一个共通点:它们都反映了古巴人追求生活滋味的努力。
在冰激凌里,他们想要甜蜜与公平;
在电影里,他们渴望表达与真实。
只是这些渴望总是和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摩擦,最后打了折扣。
而这恰恰也是古巴的缩影:尊严与匮乏并存,理想与现实冲突。
结语:
读到这里,我有一种奇怪的感慨:无论是古巴,还是我们,都面对过类似的问题。
老字号如何不落寞?
文化产业如何避免沦为标签?
个人表达如何在体制里找到出口?
这些问题没有边界。
北京的全聚德,哈瓦那的葛蓓莉娅,本质上都在回答同一件事:如何在变动的时代里,保持初心,又不断自我更新?
或许答案只有一个,去生活,去创造,而不是停留在怀旧与模仿里。
所以如果有机会去古巴旅行,一定要去打卡葛蓓莉娅冰激凌,尝一尝卡斯特罗亲手打造的甜品。
也许味道不再惊艳,但它背后的故事,比冰激凌更有滋味。
也别忘了,去看一看《草莓与巧克力》,感受一下古巴电影人的勇气。
生活的滋味,不只是甜的,还有涩与苦。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我是吴大爷,夜风同学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