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29 日,暑气渐消,育新沙河中学围绕 “AI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创新” 核心目标,开展两项教师校本研修培训,聚焦 “AI 技术赋能教育教学” 与 “基于 AI 技术平台作业评价系统应用” 两大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课堂深度融合,为新学期教学注入科技动能,助力教师提升教学精准度与作业管理效率,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科技视野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培训中,教师们分赴机房与走班教室,沉浸式探索 AI 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实践应用。在 “AI 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板块,主讲技术人员以教师日常教学痛点为切入点,抛出 “45 分钟内如何捕捉每个学生专注度”“如何让课堂反馈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 等关键问题,引出 AI 课堂技术核心功能:通过 AI 网站实现课堂全程录制并生成教学实录视频,方便教师课后回看复盘;借助人脸识别与语音情感识别技术,实时生成课堂词汇高频图,精准定位课堂节奏;系统还能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提供 “调整互动节奏”“强化重点标注” 等个性化建议,助力教师优化课堂细节。教师们热情高涨,在技术员指导下积极操作实践,深入掌握技术要点。
“AI 作业评价系统” 板块则聚焦 “作业革命”,培训老师从智能设计、精准批改、个性反馈三个维度,详解 AI 工具如何让作业批改更高效、设计更科学。参训教师通过实操,全面了解 AI 在作业管理中的应用逻辑,切实感受技术对教学流程的优化作用。
培训收获教师们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语文教师孙雨童表示,AI 工具让教学分析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快速生成的结构化诊断报告,为精准优化教学策略、实现自我超越提供科学路径,大幅提升教研效率与深度;数学教师杨一帆认为,AI 课堂技术支持教师自主录课评课,高频词分析功能让教师更清晰了解课堂情况,有效提升教研积极性;化学教师张丽艳提到,AI 作业分析详细全面,助力教师精准掌握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及时反馈并针对性补充同类型题目练习,彰显新技术价值;地理教师刘宜睿惊喜于 AI 作业平台的 “透视镜” 作用,以往批改作业只能模糊感知学生学习薄弱点,如今系统生成的错误热力图能直观呈现问题,如地理学科“地貌”专题中 65% 学生在“侵蚀和堆积地貌”甄别上存在困难,显著提升作业讲评效率。未来育新沙河中学将形成智能作业评估-课堂精讲-课后精练-个性化诊断性训练的教、学、评、研体系,教师也将从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
此次校本研修,不仅让教师们掌握了 AI 工具的使用方法,更点燃了探索智慧教育的热情。育新沙河中学将持续秉承 “研教相长” 理念,以 AI 技术应用为支点,推动课堂教学与作业设计深层变革,为打造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培育优秀教师队伍持续发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