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杜甫的这首诗当中,我们不难看出,白露节气的一个清冷,以及他的一个思乡之情。这句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从白露这夜开始,露水渐浓,寒意渐生,而仰望秋月,总觉得不如故乡的明亮。诗人借自然节气的一个变化,从而抒发自己的一个情感。
白露,在每年公历上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一般在9月7日至9日之间到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2025年的白露具体时间为9月7日。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曰:“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此时天气渐转凉,夜晚水汽遇冷凝结成珠,散布于草木之间,晨光之中晶莹洁白,故名“白露”。
根据物候的一个变化,古人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白露时节,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百鸟纷纷储备干果粮食以过冬。这生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物候的细致观察。
![]()
事实上,关于白露的说法,在民间还是比较多,像在我们当地就有:“上午白露冷飕飕,下午白露热死牛”的一个说法,2025年白露在哪?会有秋老虎吗?
为啥有上午白露冷飕飕,下午白露热死牛的一个说法?
这是因为此时节,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开始活跃,但盘踞已久的夏季暖空气尚未完全退散。白天,在阳光照射下,暖空气主导,气温回升较快,仿佛夏日回光返照,故而“热死牛”;到了晴朗的夜晚,云层稀少,地面热量散发极快,冷空气作用凸显,清晨时分便寒气袭人,露水凝结,故有“冷飕飕”之感。
![]()
这种昼夜温差大的天气,非常有利于农作物中糖分的积累,因此此时的水果(如葡萄、秋梨)都格外香甜。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说的就是白露的一个交接时间点,如果是在上午的话,后续的天气会比较的凉快,反之如果是在下午的话,天气就会比较的炎热,甚至可能出现秋老虎的一个情况。
2025年,会有“秋老虎”出现吗?
“秋老虎”是我国民间对立秋之后,特别是白露节气前后出现的短期回热天气的生动比喻。其特征是天气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令人感觉闷热难耐。
![]()
白露期间出现“秋老虎”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幕后推手是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在它再度增强并向西向北延伸时,会导致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重新出现晴朗少云、阳光强烈的酷热天气。
尽管白露标志着寒气增长,但夏季的积热尚未散尽,冷空气的强度也尚不稳定,因此一旦暖湿气流强势反扑,极易形成“秋老虎”。2025年白露(9月7日)后,我国南方地区,如长江中下游流域,仍有较大概率遭遇“秋老虎”的短暂反扑。
在没有现代气象学的古代,农人通过观察白露当天的天气来预测后续气候,指导农事。这些农谚是长期经验的结晶,虽非百分百准确,但蕴含了朴素的科学道理。
农谚一: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
这句农谚的意思比较的简单,认为白露日晴朗,预示着接下来将风调雨顺,稻谷会迎来大丰收。同时也是在告诉我们,后续的天气可能会比较的炎热。
农谚二:白露下了雨,市上缺少米
若白露当日下雨,则可能预示秋季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谷物收割和晾晒,可能导致粮食减产。另外,也是在告诉我们,白露这天如果是下雨,后续会凉的比较快,真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凉,人也会比较的舒坦。
![]()
白露节气,是天地阴阳转换的枢纽。清晨的露珠是夜晚写给白天的信,字字冰凉;而午后的艳阳则是夏日留给秋天的回响,声声炽热。2025年9月7日,当白露来临,我们也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来判断出现秋老虎的可能性,如果是天气晴,则可能带来秋老虎,如果是出现下雨,则很大可能转入凉爽的一个天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