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国产业,“厉害并辛苦着” || 大视野

0
分享至


上周所写的《》中提到,过去十年,相当多上市公司的基本功、竞争力、创新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但这种能力提升在业绩端的表现并不充分,主要是受产能过剩、行业内卷、需求不旺等因素制约。

中国不少产业都有这种情况——我们厉害,我们辛苦,我们骄傲,我们疲惫。

这篇文章就来进一步做些分析。

很厉害,也很辛苦

近年来中国产业的一大亮点是“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中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性价比不断提升,形成了傲视全球的全链条竞争力。“新三样”也是中国出口的新引擎。

从增值税发票数据看,2021年至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光伏设备、锂电池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7.6%。今年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2.7%。

厉害,真的很厉害!

与此同时,它们的经营状况,也真的很辛苦!

今年上半年,通威股份、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TCL中环,这6家光伏行业龙头上市公司全部亏损,总亏损超过200亿元。去年,除了晶科能源盈利不到1个亿,其余5家均有数十亿元亏损,合计亏了336亿元。

路透社根据年报推算,这5家亏损企业去年总共裁员8.7万人,相当于前一年员工数量的近1/3。

再看新能源汽车,大家都很清楚,能盈利的整车企业寥寥无几。

锂电池,宁德时代和比亚迪遥遥领先,但材料供应商们的日子并不好过。头部企业能维持70%以上的开工率,大量中小厂商的开工率不足30%。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几家代表性上市公司,德方纳米、万润新能、龙蟠科技,从2023年起开始亏损。“领头羊”湖南裕能,去年利润比前年下降60%以上,今年上半年同比又下降20%以上。

无论做什么,只要是充分竞争,要想做好,就不可能不辛苦。但中国某些产业当下的“辛苦”,并不是这个意义的辛苦,而主要是由于高投入低回报、重投入轻效益、产能过剩、内卷内耗所导致的“合成困局”——从道理上说,企业能力强了,应该轻松一些,但实际情况是,不但不轻松,反而越来越辛苦;而且这种辛苦的代价已从企业自身和竞争者扩散到员工、供应商、经销商等更广的范围。

《求是》杂志不久前发文称,与过去恶性竞争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轻工产品等传统产业不同,当前一个突出现象是,光伏、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商平台等新兴行业也深陷其中。

做什么卷什么,必然出现“很厉害,也很辛苦”的现象。


厉害,为什么还辛苦?

我去过多家“新三样”企业调研,整体而言,它们的能力是杠杠的。

但这么多厉害的企业,为什么纷纷陷入辛苦?

问题就一个字:多。“丰收成灾”了。

分三个层面来讨论。

在中央政府层面,这些年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不少政策驱动和补贴。这个方向没有问题。如果没有类似“十城千辆”的补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至少会延后若干年。

到了地方层面,驱动力进一步加强。为了投资、就业和GDP增长,地方政府通过降低要素价格和税收返还等措施,对产业不断加码,扮演了“产能放大器”的角色。

再到企业,企业逐利而行,作为上市公司追求股东回报最大化也无可厚非,它们会千方百计和政府博弈,把政策用到尽。

上个月我在北方一个地级市的下辖县看到,马路边的风电设备园区矗立着几家行业知名企业的厂房,但都比较简陋和冷清。问了一下,都是为了拿风电补贴,拿完就走了,园区就闲置了。

将三个层面结合看,中国发展新兴产业,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如方向盘,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如油门,企业则上接天,下接地,往哪里开、怎么开都取决于对自身利益的计算。

在市场需求膨胀期,这种产能扩张方式皆大欢喜。而一旦越过某个限度,整个行业供过于求、无序竞争、“比谁更便宜”的消耗战就会加剧,越投越卷,边卖边亏,还停不下来,都等着“先熬垮对手”。

表面看,内卷之责主要在地方政府过度的政绩驱动。其实,地方也难。

地方要稳定,要发展,必须有税源。我们最大的税种是增值税,由中央和地方分享。目前的增值税分配以“生产地原则”为基础,即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主要在其注册地和实际生产经营地缴纳、入库。

由于增值税主要来自生产环节,税收的多少与生产规模的大小挂钩,所以地方政府有极强动力引进那些投资大、产值高、能带来大量增值税的工业项目,更愿意支持企业“做大”——落地项目、扩产、满产、上新项目。

为了争抢项目,各地政府也卷,也会付出巨大代价。但至少从眼前看,项目即税收,开工即政绩,GDP见效也快,所以乐此不疲,苦处则藏在心里。

由于整个经济发展的激励模式,还是聚焦于投资拉动、规模优先、政策补贴(看看“新三样”上市公司财报中的补贴收入即可知晓),所以过剩是必然的。高投入、高负债、低附加值、低产出,最终,谁都很辛苦。

如果产能不是这么多,这么过剩,整个产业的日子,要比现在健康得多。

中央已经下决心“反内卷”。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罕见曝光了“新三样”领域的两起偷骗税案件。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既违背了税费优惠激励创新发展的初衷,又破坏了法治公平的税收环境,还助长了‘内卷式’竞争,加剧产能过剩,破坏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过去也有骗补骗税,我相信也处理过,为什么现在曝光?是为了震慑,再这样下去不行了。新华社有篇新闻分析,“越是政策受益者越应是合规经营者”。不能因为你叫“新三样”,是新质生产力代表,就可以妄为。


“垃圾不够烧”,厉害背后也有辛苦

像“新三样”这种厉害和辛苦交织的情况,在我们国家很多产业中都有体现。一方面,“厉害了,我们的产业”,是真实的,值得自豪的;另一方面,产业很辛苦,需要冷静反思。反思,是为了今后健康发展。

最近几个月,关于中国城市从十几二十年前的“垃圾围城”到现在的“垃圾不够烧”,成为一个舆论热点,强大的垃圾焚烧能力则成为我们又一个厉害的产业标志。

2017年我去过佛山南海的瀚蓝环境公司调研,当时就对中国环境企业的能力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去的固废处理生态产业园,外观由迪拜帆船酒店的设计者阿特金斯负责设计,像公园一样。里面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是从日本三菱引进的设备技术,标准很高,自己消化后再提升。

有国家的要求和支持,有企业的努力,我完全相信,中国的垃圾焚烧技术可以做到世界领先。但是不是效率已经高到“垃圾不够烧”、水平已经高到“带着中国标准降维打击,横扫东南亚”的程度了?

最近我做了一些了解,结论如下:

1. 过去十年,中国垃圾焚烧行业进步很大,是发展最快、技术进步也最快的时期。在消化吸收了西方原有技术路线之后,中国在不少方面实现了超越,目前主设备以及几乎所有配套设备都已实现国产化。

国外垃圾焚烧的价格较高,所以项目一般不会“超烧”;中国对垃圾处理的付费较低,且政府对服务费的拖欠也比较严重,所以企业在增收降本方面更有动力,会想办法提高产能利用率和运营效率以实现一定的盈利。它们被倒逼着“卷”出了更高效率,建设和运营确实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的企业会出现“超烧”,即在工况允许下,按设计能力的110%、120%焚烧。

2. “垃圾不够烧”,主要是因为行业快速扩张,产能超过了垃圾产生的速度。

从2019年到2023年,中国城镇地区的生活垃圾清理量从3.11亿吨增至3.22亿吨,小幅上升;垃圾焚烧实际处理量从1.35亿吨增至2.52亿吨,大幅提升;而产能呢?从2016年至2024年,全国垃圾的单日焚烧能力从23.8万吨飙升至115.5万吨,相当于全球处理能力的60%左右,规模远高于欧美日的总和。

因为产能大扩张,目前全国2100多座垃圾焚烧炉,平均负荷率不足60%,40%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5%的炉子2024年停运超过半年。

为什么垃圾焚烧厂的产能扩的这么大?

一是对未来人口和垃圾量的增长预期过于乐观,几乎县县建厂;

二是各地甚至一个地级市的县区之间都很难合理规划统筹,相邻地区会建多个垃圾电厂,都吃不饱,这就会发生“给物业公司回扣,抢垃圾”的现象;

三是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运营模式主要是特许经营,市县区各级政府都有权上项目,通过公开招标,选一家企业来投资、建设和运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通过发电、国补和地方政府的服务费获得收益。这样在上项目时,地方政府不需要先行支付大额费用,因此项目上的速度很快。

3. 凭借建设和运营方面的明显性价比,中国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链已经在出海。截至今年5月底,中企参与海外垃圾焚烧项目(含已签约)已达79个,遍布各大洲。

但企业蜂拥出海后,也开始出现低价恶性竞争、不规范竞争的苗头,海外一些国家也开始担心中企输出“卷”的文化,影响当地的商业环境甚至生活习惯。

所以中国的“垃圾不够烧”,既是产业厉害的标志,也与过多过快上项目、地方之间不协调有关。其结果,就是整体产能利用率不高,效益达不到预期。

很多人听说中国的垃圾不够烧了,很兴奋,但了解了全貌就会清醒一点。由于人口变化,我们很多方面的需求增长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快了,甚至会减量。因此在供给端的着眼点,一定要更多地考虑运营的可持续与效益问题。

如果地方上的很多项目,都存在热热闹闹开场,而最终收益不佳的情况,那么政府向企业承诺的各种奖补、服务费其实也难以兑现,甚至留下很多拖欠款。这又会滋生新的问题。

具体到“垃圾不够烧”,怎么办?


一是
挖潜,目前
垃圾收运体系
在城市比较完善,在一些农村、山区还有空白;

二是
多元化转型,即垃圾焚烧厂在垃圾供给减少、国补退坡等背景下,要为周边提供蒸汽、热水,或协同处理污泥,或焚烧由政府协调的一般工业固废等。再上新项目,则要非常谨慎。

结语

明年,“十五五”就要开启。回顾中国产业已经走过的路,对未来意义何在?

我们既要看到辉煌的成就——“厉害”,看到方方面面的极致付出——“辛苦”,也要认真考虑——


为什么我们如此辛苦?有没有可能少一点辛苦?

大家都少一点辛苦,是不是都能不像现在这么辛苦?

我们的辛苦,更应该用到哪里?

我们不怕辛苦,如果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但我们怕那种重重复复、原地踏步、互相抵消甚至互相损害的辛苦。

提出这样的问题不难,指出一个大方向比如“建设统一大市场”也不难,难的是如何从体制、机制、央地关系、财税体系、法治等方面去真正加以解决,以使得从地方到企业,各种利益主体能有一种内生动力,自觉与宏观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有很多规划部署,“十五五”应该在改革方面迈出更加积极的步伐。

否则,中国产业“厉害并辛苦着”的命运,可能还会延续下去。

No.6515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秦朔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欢迎【秦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徐海荣家庭,浙江“最美”

徐海荣家庭,浙江“最美”

台州发布
2025-11-07 19:38:24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2009年,陈炳德将军开会时用的茶杯,竟然是一个吃完的罐头瓶子

小女子不简单
2024-12-29 13:25:09
预制板房或将“全面拆除”?新规之下,一切都变了,2种方式安置

预制板房或将“全面拆除”?新规之下,一切都变了,2种方式安置

巢客HOME
2025-11-08 05:10:03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副院长出轨后续来了:两人被撤职,双方相差10岁,女子长得很漂亮

皮蛋儿电影
2025-11-06 22:01:11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成“老赖”不到72小时,于谦资产被扒底朝天,杨议的话有人信了

科学发掘
2025-10-31 14:06:52
晚奶带货翻车,豆瓣女神集体过气了?

晚奶带货翻车,豆瓣女神集体过气了?

出飒
2025-11-06 12:57:13
郑丽文:绝不放弃武力保台,洪秀柱怒怼:两岸和平,岂能不统一?

郑丽文:绝不放弃武力保台,洪秀柱怒怼:两岸和平,岂能不统一?

蛙斯基娱乐中
2025-11-07 01:41:31
房价只跌了20%-30%?别傻了,真实跌幅藏在沉默成本里

房价只跌了20%-30%?别傻了,真实跌幅藏在沉默成本里

流苏晚晴
2025-11-07 17:58:04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舒适又有格调!白色T恤搭配卡其色瑜伽裤,随性穿搭也能很时髦

舒适又有格调!白色T恤搭配卡其色瑜伽裤,随性穿搭也能很时髦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1-06 11:17:45
比尔·西蒙为热火队提出交易方案,以求得到灰熊队巨星贾·莫兰特

比尔·西蒙为热火队提出交易方案,以求得到灰熊队巨星贾·莫兰特

好火子
2025-11-08 01:22:43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被剪刀差剪掉的一生:1.8亿农村老人为何只能靠百元养老金度日?

霹雳炮
2025-11-02 20:52:08
决不能让俄罗斯倒下,这是基本常识

决不能让俄罗斯倒下,这是基本常识

近史博览
2025-11-07 16:19:46
有一种尴尬叫“买了一楼带院”,想象很浪漫,住着却一地鸡毛!

有一种尴尬叫“买了一楼带院”,想象很浪漫,住着却一地鸡毛!

诗意世界
2025-11-07 17:46:42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莫文蔚演唱会,到这个年纪了,感觉没有这个必要了吧!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07 09:59:45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老泄残精,人穷寿尽”,提醒:60岁以后,牢记三不要

有故事的人
2025-06-25 06:32:14
王思聪女友在香奈儿VIP室的姿势,暴露他最真实的口味!

王思聪女友在香奈儿VIP室的姿势,暴露他最真实的口味!

橙星文娱
2025-11-07 22:52:24
寿命长不长,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寿命长不长,牙齿先知?60岁后,掉牙多的人活得久?告诉你答案

涵豆说娱
2025-10-24 09:24:57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再战全运会!孙杨:我已做到99%运动员想做到、但没达到的成绩

湖报体育
2025-11-07 23:19:02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销量撕下某国产手机遮羞布,赶超?给iPhone17提鞋都不配!

柏铭锐谈
2025-11-05 23:29:16
2025-11-08 07:04:49
秦朔朋友圈 incentive-icons
秦朔朋友圈
著名财经观察家秦朔发起
6850文章数 28113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荷兰政府:安世中国将很快恢复芯片供应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头条要闻

奥巴马意外现身 庆祝胜利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王家卫的“看人下菜碟”?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美式豪华就是舒适省心 林肯航海家场地试驾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亲子
数码
家居

艺术要闻

这梅花,古趣盎然

“这条围巾”才是今年的顶流单品,时髦的女人都有它

亲子要闻

教育部等三部门:科学保护儿童远视储备量

数码要闻

受AI热潮推动 全球DRAM内存价格暴涨172% 创下历史新高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