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路的凌晨两点,烧烤店的烤架正滋滋迸着油花,铁签上的干巴肉泛着琥珀色光泽,嚼起来韧劲十足;炭烤鲽鱼头的胶质在灯光下透亮如蜜,刚从写字楼下班的白领推门而入,一句带着东北腔的 “老妹儿,来把串” 划破夜色,疲惫就在弥漫的孜然香里渐渐化开。
这家开在地铁口的东北烧烤,为了等那些 “拼到深夜” 的年轻人,把营业时间硬生生拉到凌晨四点。老板总说,镇店的干巴肉是 “意外”—— 起初有客人嫌串凉了重新加热,却发现风干后的肉质更有嚼头,他便琢磨出独家工艺:精选牛肋条用生抽与海鲜酱油腌足六小时,再用风扇吹干至恰到好处,炭火一燎,油脂香混着酱味直往鼻尖钻。凌晨三点的店里,啤酒瓶碰撞声混着烤串的滋滋声,有人聊起白天的项目方案,有人分享情感故事,老板在灶台后听着南腔北调。当最后一炉烤串端上桌,炉子里的炭火渐成红灰,天山路上的这盏灯,还在为晚归的人亮着。这口从东北黑土地来的热乎劲,让上海的凌晨多了份接地气的温暖慰藉。
跟着舌尖去旅行,更多美味故事,尽在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每周日晚 22:30《寻味》。
编辑: 李泳
责编: 李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