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军曾手握11万亩地进军房地产行业,一举成为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
光靠收房租就能稳赚20多个亿,银行卡中的700多亿存款,更是彰显了她“地产女富豪”的身份,和自己的老公离婚,她更是一言不眨的拿出200亿当做分手费。
然而,在成为富豪之前,她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技术员。
那么,从普普通通的一个人到女富豪,她是如何做到的?
技术员到记者的跨界
提到龙湖地产的创始人吴亚军,多数人会误以为她来自金融领域。
实际上,她是一名标准的理工女。
她看中了理工科专业的就业前景,决定“弃文从理”,最终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攻读鱼雷热动力装置设计专业。
1984年,作为优秀毕业生的她被分配到重庆前卫仪表厂,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
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人人羡慕的“铁饭碗”,而重庆前卫仪表厂并非普通工厂。
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军工企业,这里专门生产精密机械和电子仪器仪表。
吴亚军仅用四年时间,就成长为厂里的核心骨干。
但安稳的工作并未让她止步。
80年代后期,就业制度发生变革,“双向选择”逐渐流行,年轻人中开始兴起“跳槽”风潮。
看着身边有人放弃“铁饭碗”下海经商,吴亚军内心也开始动摇,她渴望更广阔的天地。
于是,1988年,她毅然辞去稳定工作,转行做起了记者,并成功入职《中国市容报》。
“记者能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人,能看到更真实的社会。”
六年的记者经历,不仅让她具备了敏锐的洞察力,还积累了不少房地产行业的人脉资源。
要说她最终进入房地产行业,还得从一件小事说起...
建材起家
1993年,当时全国房地产刚刚兴起,重庆作为西部重镇,老城区改造、新楼盘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刚从记者岗位“下海”的吴亚军判断,地产行业火了,上游建材市场必然紧俏。
同年,她创办了重庆佳辰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但她没有盲目行动,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实际的“建材销售”,并投资750万元,成为重庆亚泰工贸有限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依靠此前积累的人脉,她迅速打通建材供应链,与本地开发商建立合作关系,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事业初具规模后,她想改善居住环境,却遭遇了一系列行业乱象:
交房延期一年、入住后没有天然气、冬季无暖气、用电高峰频繁跳闸、客厅无窗户、高层电梯频繁故障,甚至影响洗澡。
吴亚军当时表示:“如果我做开发商,绝不会让业主经历这种糟糕体验”。
1995年,吴亚军与丈夫蔡奎共同出资,联合中建科产业有限公司成立重庆中建科置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龙湖地产)。
1997年,龙湖首个住宅项目“龙湖南苑”问世。尽管毫无地产开发经验,吴亚军却以“消费者视角”深度参与项目。
要求设计师调整户型解决“无窗客厅”问题、优化水电管线避免跳闸、增加绿化与配套提升居住体验,甚至亲自监督工地施工标准。
项目开盘价1000元/平方米(高于当时重庆市场价约20%),没想到却因“建筑精良、设计人性化、性价比突出”的特点,迅速售罄。
2003年,龙湖完成了首个商业地产项目,首次尝试“住宅+商业”联动模式。
同年,吴亚军通过股权收购,彻底买下中建科持有的55%股份,实现对龙湖地产的100%全资控股,她也正式成为企业的“掌舵人”。
2009年11月,龙湖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而吴亚军也以274亿元的资产,成为内地女首富。
婚变
随着龙湖规模扩大,吴亚军与丈夫蔡奎在“公司治理”上产生根本分歧。
吴亚军坚持“去家族化”,认为“裙带关系会拖累企业发展”,而蔡奎主张“家族利益优先”。再加上两人长期忙于工作缺乏沟通,夫妻感情逐渐破裂。
2012年,二人协议离婚,吴亚军拿出龙湖26%-28%的股份(当时市值约200亿港元)作为分手费。
同时为防止蔡奎出售股权引发股价波动,吴亚军后续通过定向增发等方式,逐步回购这些股份,最终成为龙湖“唯一实际控股人”。
2019年,吴亚军参观美的集团时,被美的创始人何享健“不将企业交给子女,而是交给职业经理人团队”的模式打动,更坚定“龙湖要靠专业团队而非家族延续”的想法。
2022年,58岁的吴亚军正式卸任龙湖集团董事长,并将公司管理权交给“仕官生体系”培养的核心高管陈序平,彻底落实“职业经理人掌舵”模式。
这一举措在当时家族化盛行的地产行业,被评价为“打破行业惯例的创举”。
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吴亚军不忘回馈社会。
2011-2016年,她连续5年向西北工业大学捐赠,累计金额超1亿元,设立“吴亚军奖励基金”。
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捐赠3500万元;2022年河南暴雨灾害捐赠2000万元、山西救灾捐赠3000万元,同年向浙江嘉兴捐赠2亿元支持乡村振兴。
截至2024年,其公开捐赠金额累计超5亿元,两次获得“中国女首善”称号。
而且吴亚军为人低调,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商业论坛“刷存在感”,日常穿着朴素、办公地点与普通员工无异。
公众对她的认知多源于“离婚、捐款”等事件,而非刻意营销。
即便成为行业龙头,她仍坚持“每月读3本行业书籍、每季度出差考察国内外标杆项目”,向万科学标准化、向迪士尼学商业运营,甚至亲自参与楼盘户型设计的细节讨论。
从辞掉“铁饭碗”当记者,到跨界做地产,再到推动“去家族化”、交棒职业经理人,吴亚军每一次选择都突破“常规认知”,敢放弃稳定、敢挑战行业惯例、敢将千亿企业交给“外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