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一场以“文学与故乡”为主题的文化盛宴在中原图书大厦拉开帷幕。“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系列活动之文学名家大讲堂,特别邀请到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与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勇展开了一场深刻对话,共同探讨故乡如何滋养文学创作,成为永恒的精神原乡。
本次文学名家大讲堂由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省作家协会与河南省文学院承办,并由河南省新华书店中原图书大厦和郑州交通广播协办。活动旨在引导公众通过阅读感受故土的温度,探寻文字的根系。
主讲人: 乔叶
乔叶老师作为主讲人,以其对故乡深沉而独到的情感,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在她看来,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情感与记忆的载体。正是这片土地上的人和事,为她的作品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从《宝水》到《最慢的是活着》,她的每一部作品都烙印着故乡的印记,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故土的眷恋与思考。乔叶老师强调,文学创作需要“向下扎根”,只有深耕于熟悉的故土,才能写出有温度、有生命力的作品。
对话嘉宾:李勇
对话嘉宾李勇教授从文学研究的宏观视角,对乔叶老师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乔叶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在于她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对故乡的细致描摹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又饱含人文关怀。李勇教授认为,乔叶老师的创作实践为当代文学如何处理“故乡”这一母题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即文学与故乡的关系是共生共荣的,故乡为文学提供土壤,文学则让故乡的文化血脉得以传承和延续。
郑州交通广播主持人凌芳用她那富有磁性的声音,深情演绎了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的作品《那么美,那么好》(选自散文集《要爱具体的人》)。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朗读,更是一场声音与文字的完美邂逅,让听众们在流淌的旋律中,沉浸于乔叶所描绘的细腻情感与生活之美。
郑州交通广播主持人:凌芳
整场活动高潮迭起,思想火花不断碰撞。乔叶老师与李勇教授的精彩对谈,不仅让现场观众领略了文学的魅力,更引发了大家对故乡、对自身文化根脉的重新思考。观众们也纷纷互动提问,分享读书和写作心得,这次大讲堂也让他们意识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故乡”,而阅读,正是连接我们与故乡情感的桥梁。
此次“文学与故乡”名家大讲堂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的内容,也为河南文学界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它再次证明,故乡是文学创作永恒的精神原乡,它以其独特的温度与厚重,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也温暖着每一个阅读者的心灵。
主讲人:乔叶茅盾文学奖得主,现供职于北京老舍文学院,并兼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她的作品笔触细腻,情感真挚,代表作有小说《宝水》《最慢的是活着》及散文集《深夜醒来》等。她曾荣获多项重要文学奖项,包括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其作品也被翻译到多个国家。
对话嘉宾:李勇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同时担任河南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