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庙在连曲山对面,背靠黄立山。每年夏秋两季,雨水充足,山明水秀,老爷庙映在中间,更显秀丽无比和灵气。老爷庙又叫关帝老爷庙,黄立山因此又叫老爷庙山。
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奉命在这里进行举世闻名的平型关作战,伏击了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数千人。
战斗打响以后,李天佑正紧张地观察战斗的进展,一个参谋大声说:“团长!团长!师长让你到他那里去一趟!”
李天佑太专注了,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师长要我去?好。”
师指挥所就在他们身后右侧的山坡上,相距一里多远。李天佑从谷地里一口气跑了过去,他看到林彪正披着雨衣迎风站立。
林彪对气喘吁吁的李天佑说:“沉着些。敌人比较多,比较强,战斗不会马上结束的。”然后他抬手指着山沟里激烈场面又说:“看到了吗?敌人很顽强。”
李天佑顺着林彪的手指望去,看到公路上的敌人正利用汽车顽抗,并组织兵力抢占有利地形。
林彪说:“我们包围了一个旅团,有4000多人,块大不好一口吃掉。你们一定要冲下公路,把敌人切成几段,并以一个营抢占老爷庙。拿下这个制高点,我们就可以居高临下,把敌人消灭在沟里!”
李天佑:“看!有几个鬼子正在往老爷庙爬呢!”
林彪说:“是啊!你们动作要快,慢了是不行的!”
“明白了!”李天佑说。
林彪说:“好,去吧,狠狠打,一定要狠狠地打!”
李天佑顺原路跑回指挥所。副团长杨勇说:“团长,你在指挥所全面指挥,我和几个同志下到各营去,好不好?”
李天佑点点头,杨勇等人离开后,马上命令右侧上山的3营:“向老爷庙,冲上去!”
随着冲锋号声,3营迅速冲下山坡。但山沟里弥漫的烟雾令他们看不清目标。已经从最初的慌乱中清醒过来的日军官兵,以汽车、大车和沟坎作掩护,猛烈还击,3营往下冲的过程中已有不少人伤亡。战士们什么也顾不上了,只知道拼命往前冲、往前爬、往前滚……
3营田世恩排长带领全排冲上公路,敌人也从各种临时掩体后面跳出,端着明晃晃的三八大盖枪迎上来。一场短兵相接的肉搏战开始了。这是八路军战士第一次在如此近的距离和衣着、装备和长相令人感到新奇的东洋鬼子拼杀。
在硝烟和火光中,长枪上没有刺刀的战士扔掉长枪,抽出砍刀搏杀,连砍刀都没有的战士干脆徒手与敌人厮拼扭打起来。田世恩端起刺刀朝一个矮个头敌人刺去,那家伙举枪相迎,两把刺刀顶在了一起。田世恩往后一退,抽出枪刀,发现自己的刺刀硬是被那家伙顶弯了。这时,一颗子弹飞来,正中田世恩排长的右肩,敌人更加来了精神,挥枪刺来。田世恩咬了咬牙,猛地转身,纵身一跳,调转枪托抡起,照准他的脑袋直砸下去,那家伙尖叫一声,倒在地上。田世恩顺手抽出他的长枪,朝他肚子上连扎两刀,送他上了西天。紧接着,田世恩又跟冲过来的一个日军军官拼上了,那家伙拿的是东洋刀,不如田世恩的长枪用得顺手,一下子被刺中。此时,排里的战士高建枝也冲了过来,又刺了那军官两刀。
肉搏战约半个钟头后,日军顶不住了,活着的都往汽车底下钻。枪声稀了,喊杀声也渐渐弱了。但3营此时也遭受了重大伤亡,其中9连干部差不多都牺牲了,100多人的连队只剩下十余人。
李天佑的电话打到了3营长那里:“你们那里怎么样了?还能打吗?”
回答仍像战前一样干脆:“保证完成任务!”
3营的主要任务是攻占老爷庙,因此他们不敢停留,紧接着往老爷庙冲。但是,一股日军已经占领了老爷庙,他们的火力压不过日军的火力,冲上去的战士一片一片倒下。李天佑从望远镜里看得真真切切,他拿起电话,再一次命令3营长:“猛冲,一定要拿下老爷庙!”
3营长放下电话,亲自带队冲锋。占领老爷庙的日军用机枪往下扫,战士们就趁对方换梭子的瞬间猛往上冲,然后再停下来还击,刚冲到半山腰,山下沟里的日军又从背后涌上来,朝他们开火。3营长负伤。3营处于腹背受敌的险恶境地。
幸亏2营及时冲上公路,将3营后面的敌人消灭,才解除了3营的后顾之忧。田世恩带两个班冒着弹雨往上爬,终于接近老爷庙,他们往上甩手榴弹,整个山头黑烟腾起,乱石横飞。敌人的机枪哑了,战士们趁机端着刺刀冲上去,将残余的敌人全部消灭。田世恩看到,每个敌人身上至少要挨两三刺刀。
与此同时,685团的一支部队从另一个方向冲上了老爷庙。八路军完全占领了这个至关重要的制高点。25岁的副团长杨勇随3营爬上老爷庙,被一颗流弹击中负伤。
丢失了老爷庙的日军并不甘心。已将指挥所移到公路北一个山坡上的李天佑看到,约有五六百个敌人拥挤着反复向老爷庙冲击,日军飞机也飞临上空,贴着山头盘旋、威胁。但敌人数次攻击均告失败。
日军受到两面火力的夹击,异常恼怒,五六百兵力先后对老爷庙发起十几次攻击。阵地几次易手,中日两军官兵为争夺老爷庙制高点,无不血染军衣,刺刀断了用枪托砸,石头、树枝都成了武器。双方伤员扭抱在一起拳击牙咬,直到拼死为止。
这头猛兽好难制服!装进了口袋还这样费劲!聂荣臻的胸口擂鼓般怦怦直跳,这无疑是一场全新的战斗,超出了我们过去的经验范围。可是我们的指战员仍然以为,把敌人打狠了就会像过去内战时那样,敌人就会缴枪投降。红军值得骄傲的近战、白刃战面对训练有素的日军,威力难以发挥,对方尤其擅长此技,甚至更胜我一筹。而缺乏远程火器的我军只能以近战夜战为手段。阵前喊话是我军瓦解敌人的有效办法,可惜现在的日军听不懂中国话……
老爷庙高地争夺战中,双方的战斗非常激烈和残酷。日军为了生存,凭着他们武士道精神,进行多次反扑,企图从八路军的包围圈中撕开一个口子突围出去。八路军阵地多次出现险情。
林彪及时将预备队投入战斗,极力堵住被敌人撕开的口子,成功地挫败了敌人突围的企图。在空中盘旋的日本飞机无可奈何地飞走了。一直激战到下午1点左右,686团和687团会合了,全歼了沟底的日军辎重队,日军在阵地抛下无数具尸体,不得不放弃攻击,向辛庄溃败,企图与东西跑池方向的粟饭部队会合。我军一齐朝逃向辛庄一带的日军残部追杀。
林彪撒下的大网越缩越紧,垂死挣扎的日军更加疯狂,宁愿“效忠天皇”而战死,居然无一人投降。枪声沉寂后,聂荣臻指挥部队打扫战场,当时阵地上躺着不少伤兵,为了抓活口用作宣传,战士们准备抓几个俘虏,没有料到面对这些负伤的士兵,八路军官兵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有一位营长背起一个半死不活的日军伤兵,准备送往急救站为他治伤。半路上那个伤兵缓过劲来,一口咬掉了营长的耳朵。还有一位通讯员收电话线时,发现汽车底下躺着一个日本伤兵,受了重伤,呻吟不止。通讯员掏出纱布准备为他裹伤,那伤兵却扬手一刀刺进了通讯员的腹部……
这么大的一个伏击战,没有抓到一个俘虏,这在红军战史上尚无先例。可见日军的顽抗到了何等地步,双方搏杀的残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损失1000多人,在日军侵华史上是没有先例的。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参战以来为“皇军辉煌的战史”屡创佳绩,这次却写上了失败的一笔。
9月24日早晨5点,独立团由上、下北泉出发,以急行军的速度向腰站前进。当时的前卫营是1营,营长曾保堂,副营长袁升平,教导员张文松,都是久经沙场的老红军干部,精明强干,作战勇敢。部队改编前,他们都是团的干部,改编后才到营里任职。八路军的各级干部都比红军时降一级任用,所以指挥员素质高,部队作战能力强。当时每个连队都是满员,并配备了电台,敌情传递迅速。
独立团开进时,从情报中得知涞源的日军将通过腰站。果然,24日下午4点,板垣师团第9旅团一个联队由涞源向腰站、灵丘开来,当晚占领了腰站东南侧的驿马岭隘口。杨成武团长分析敌人不会在晚上冒险下山去灵丘,但为了确保师主力在平型关作战的完全胜利,独立团作了如下布置:1营为主攻部队,布置在驿马岭半山腰有利地形,负责正面阻击敌人,坚决将日军挡住,决不让日军下山增援平型关。2营连夜开往灵丘东北的三山镇地区,在冯家沟等地埋伏,切断灵丘至广灵的公路,阻击可能由广灵方面向灵丘、平型关增援的日军。3营是团的预备队,与团直属机关一起布于白洋浦、安甲一线。
9月25日凌晨,大雨如注,八路军战士们穿着单衣,又无雨具,仍坚持在阵地上,严密地注视着山上的敌情。拂晓时,大雾弥漫,什么也看不清,战士们更加警惕起来。山上山下虽然埋伏着千军万马,但此时却静得出奇。
7时许,晨光四射,浓雾渐消,从涞源先后出来的约两个联队的日军,沿着涞灵大道,向独立团扼守的驿马岭阵地直涌过来。当日军进入独立团埋伏圈有效火力范围时,杨成武团长立即发出攻击命令。顿时枪炮齐鸣,杀声四起。
几乎同时,平型关峡谷古道方面传来了震天动地的大炮轰鸣声,那是林彪、聂荣臻指挥师主力部队抢占制高点。林彪没有发现日军派主要兵力去争夺那些至关生死的制高点,而是猥集在山沟里挨打,便松了一口气,来到电台旁边。
“独立团有战报来吗?杨成武他们能顶得住吗?”林彪有点放心不下阻援的战斗。
一直守在电台旁边的聂荣臻蹙着眉说:
“没有。敌人有两个联队,兵力是他们的两倍,更不用提火力太悬殊了。不过老一团能打硬仗,能顶得住。”
“嗯。”林彪点了点头,“杨成武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部队的士气不用担心,打这种仗,关键是一股气,勇气!两强相逢勇者胜!”
“不错!老林你放心去指挥战斗,尽快吃掉山沟的敌人,会给独立团减轻压力。”
独立团阻击阵地虽不是平型关的主要战场,但战斗依然激烈而残酷。一方面日军得知平型关的部队遇到新对手,正在挨打,拼命冲破阻挡去平型关救援,另一方面,独立团就是不让你去增援,就是拼了老本也不能让你越雷池一步。可想见阻击之艰难、残酷。冲锋号吹响以后,1连阵地上率先站起来满身是泥的人,挥动着驳壳枪,率战士们冲锋。杨成武仔细一看,是绰号叫“醴陵拐子”的1连连长张德仁。他是湖南醴陵人,个子不高,很是机灵,其实他不瘸不拐,还有一双快脚,跋山涉水行军打仗总是走在别人前头,因为他活泼好动,爱和大伙儿开个玩笑,别人对付不了他那股“刁”劲,才送给他一个“醴陵拐子”的绰号。现在他帽子不见了,在紧紧盯住他的杨成武眼里,他大步如飞朝敌人冲去,半路上他把驳壳枪往腰里一插,弯腰从敌人尸体旁捡起一支三八大盖,打开枪刺,不一会儿就率领战士冲进敌群,与敌人展开了肉搏。一时间,猛烈的金属碰击声很远都能听到。
这场阻击战打得天昏地暗,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通讯员送来了师部告捷电文:“歼灭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1000多人。你独立团已胜利完成打援任务。”
独立团广大指战员听到捷报内容后,个个欢声雷动,斗志冲天。杨成武团长立即派团的主力迂回到敌人的侧翼,从敌人的背后打上去,固守正面的部队也发起猛烈的反冲锋。这时四面山头一齐吹起冲锋号,战士们呐喊着冲向敌群。山上的日军大概也已获悉同伙被歼灭的消息,在我军前后夹攻下,无心恋战,丢下400多具尸体和大量物资装备,夺路逃回涞源城。
据当时独立团搞后勤的钟蛟蟠介绍,在腰站阻击战中,我们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支援。他们抬着担架,带着食品,争着到前沿抢运伤员,慰劳战士。他们有徐家台的、吕庄的、安甲村的……有的是动员来的,但大部分是听到枪声后自动赶来的。我们劝他们不要上前线,有危险。他们却说:“不怕,有八路军在前边打日本鬼子,我们怕个甚!”这次战斗中七八十名伤亡战士,都是当地老乡抬下来的,有的运到五台,有的送到了大后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