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争伤痛铸就坚定信念!宣传系统抗战老兵的故事

0
分享至



“我很喜欢观看关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电影、电视剧,其中最喜欢的是《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因为剧情很像我的家庭,我的妈妈就像剧中的妈妈,剧中‘小燕子’做的事情,我也都做过。”王文瑞,出生于1928年1月,1942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忆起送情报上战场的经历,王文瑞说,仿佛就像影视剧里播放的那样令人难忘。


王文瑞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受家庭的革命氛围熏陶,14岁就参加了“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队”,担任站岗放哨及情报员的工作,后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王文瑞的哥哥王文郁很早就离家到抚顺当矿工,由于早期接受党的教育,1937年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姐姐王文华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县武工队。母亲在194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乡妇救会会长。“受家庭的影响,我也向往入党,那时虽然还不知道党是怎么回事,但知道他们打日本鬼子、斗地主、求解放。”王文瑞说道。

1941年,厄运降临,王文瑞的哥哥在被中央社会部调到丹东做情报工作时,因叛徒出卖,遭日军抓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他遍体鳞伤但宁死不屈。最后,王文郁被日军绑住双手用绳子系在马背上,在冰天雪地里被活活拖死。哥哥王文郁刚牺牲不久,姐姐王文华在一次武工队袭击敌人时,也光荣牺牲了。“哥哥牺牲的原委还是我解放后回到故土才知道的,但是我始终觉得哥哥姐姐的牺牲没让我感到委屈,只有光荣。”说起这些时,王文瑞的眼眶似是红了,可她的嘴角却仍上扬着。

对王文瑞来说,最快乐的时光便是少年时,自己虽不是党员却可以帮着做革命工作。当时党组织给儿童团的要求就是站岗放哨。“记得一次我爬在树上放哨时,看到地主家的人带着一些陌生人走过来,我便开始慌张了,脑子里不断在转,想着如何可以提醒在家里开会的党员们。灵机一动,我开始放声假哭,以这种方式告知有坏人来了。”王文瑞讲起她的一次站岗放哨经历,当时的场景犹在眼前,“地主和陌生人看见我哭,就骂我:‘你这个小兔崽子哭什么?’我故意把脚刮破,他们看到我脚上有血,就骂骂咧咧地离去了。还在聚会的党员听到我的哭声,很快就翻墙转移走了。”

1942年秋,王文瑞经过组织讨论请示,被批准参加“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队”,踏上了革命的征程。“那时,我还在读小学,说是读书,其实很多时间是在做抗日救亡工作和情报工作。”王文瑞当时的公开身份是担任中心小学区学生会长,实际上是积极组织宣传队、歌咏队,号召人们“空舍清野”,宣传青年男女参军到前线去打鬼子、保家乡,动员老者支前抬担架送弹药等等。

1945年5月,王文瑞被分配到山东威海市羊亭区担任妇救会干事,两个月后被任命为区妇救会会长。她与农救会、青救会的同志一起组成抗日宣传队。“我工作所在的机关没有固定办公地址,白天在一个村开展工作,夜间就转移到另一个村住宿,每人随身携带一枚手榴弹,遇见敌人宁死不屈,手榴弹一拉,我死你也活不了,多炸死一个敌人就多赚一个。”

1947年王文瑞被调到第三野战军九纵队后勤部机要组任代组长。孟良崮战役胜利后,王文瑞在转移路上遭国民党飞机轰炸,脸部负伤,一只眼失明,被评定为革命残疾军人。



29岁时,王文瑞被调到上海,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任党支部书记、副院长,一干就是27年。今年7月4日,王文瑞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弥留之际,她仍念念不忘今年要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

王文瑞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她生前曾深情表示“号召年轻人传承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是一直需要坚持下去的,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要忘记当年的历史和民族奋斗的精神”。

原标题:《战争伤痛铸就坚定信念!宣传系统抗战老兵的故事|王文瑞》

栏目主编:祝越 文字编辑:占悦

来源:作者:文汇报 刘力源 通讯员 沙漠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55263文章数 7568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