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安滨海荣安府(荣和福邸)的业主群里炸开了锅。
一场围绕业委会财务收支的质疑,最终以业主被踢群收尾,而业委会向主任一句 “业委会的钱,业主少管” 的回应,更是将矛盾推向了风口浪尖。这场风波的背后,不仅暴露了小区公共资金管理的乱象,更撕开了部分业委会与业主之间 “信任裂痕” 的口子。
PART.1
一张财务报表引发的质疑:钱花得 “糊涂”,解释得 “敷衍”
风波的起点,是荣和福邸业委会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务收支报表。可这张本应让业主清晰了解资金去向的报表,却成了 “众矢之的”—— 报表里的多项支出,都透着 “不合理”。
首当其冲的是4.195 万元的车辆识别系统支出。业主们疑惑:小区原有的地下室门禁并未损坏,为何要 “整体更换”?更让人不解的是,这笔近 4.2 万元的费用里,还不包含道闸。“换的是什么设备?找了几家公司比价?有没有征求过业主意见?” 面对这些问题,业委会只以 “依规支出” 四字回应,却始终拿不出具体的 “规”,也不愿公示比价记录与合同细节。
紧随其后的是2.49875 万元的入户大厅设计预付款。“就画了 4 张设计图,花了近 2.5 万?这图是镶了金还是贴了钻?” 业主的质疑并非没有道理。更关键的是,这笔钱付给了哪家设计公司、设计方案是否经过公示、业主连图纸的影子都没见过,钱就已经花出去了。在业主看来,这不是 “管理公共资金”,更像是把业主的钱当成了业委会的 “零花钱”。
还有两项支出更显 “离谱”:一是5683.21元的门口立柱广告牌安装费。如今广告牌已投入使用,可业主们从未见过这笔广告费的入账记录,业委会对此也只字不提;二是1970元的差旅费、误餐费,既没有出差人员名单、出差事由,也没有餐饮票据,仅凭 “一笔数字” 就列入支出,难免让业主怀疑 “这笔钱是不是进了个人腰包”。
据报表显示,该季度业委会收入合计24320.82元,支出却高达74590.71元,收支失衡的同时,资金去向又模糊不清。业主们想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可等来的不是坦诚沟通,而是敷衍与回避。
PART.2
追问即 “踢群”:业主知情权成了 “奢侈品”
为了弄清资金去向,有业主代表在业主代表群里履行监督职责,向业委会追问财务细节。可这场正常的沟通,最终却以 “被踢群” 收场。
从群聊记录来看,业委会向主任的回应堪称 “教科书式敷衍”:先是反复强调 “所有费用都是按流程依规进行支出”,却不解释 “流程是什么、依规的依据在哪”;当业主追问细节时,他又甩锅 “业委会依权限讨论决定,想知道细节就参选业委会委员”,甚至抛出 “业主知情权不是所有事情的细节”“知情权跟细节是两个概念” 的论调,将业主的合理监督,扭曲成 “无理取闹”。
更让人寒心的是,在业主持续追问后,向主任多次以 “请注意说话态度”“再这样说话只能请你出去了” 施压,最终以 “多次发表不利于团结言论” 为由,将业主代表踢出群聊。
“业主代表肩负着监督职责,连基本的财务知情权都没有?追问公共资金明细成了‘破坏团结’,业委会花钱不透明反倒成了‘维护和谐’?” 一位业主愤怒地表示。当初大家投票选举业委会,是希望有人能替业主 “当家做主”,管好公共资金,可如今,业主代表群却成了业委会的 “一言堂”—— 质疑者被踢,其他业主代表敢怒不敢言,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的信任,早已在这场 “踢群风波” 中荡然无存。
滨海荣安府的这场风波,从来都不是 “业主挑事” 与 “业委会委屈” 的简单对立,而是小区自治过程中 “权力与监督” 失衡的典型缩影。业委会忘记了,自己的 “权力” 不是 “特权”,而是业主赋予的 “责任”;公共资金也不是 “业委会的钱”,而是全体业主共同的财产 —— 这份财产的每一笔支出,都该经得起追问,晒得出明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