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8月29日,现代出版社联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举行了《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音像版)新书发布会。
据悉,《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的重要结项成果之一,其图书版和音像版皆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图书版曾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并荣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类提名奖。该项目由首都师范大学获批立项,赵敏俐教授领衔。项目组历时15年,足迹遍及中国27个省及日本、韩国,采录了904位吟诵传人,搜集原始影音资料达10TB。
本次出版的音像版精选了吟诵规范、代表性强的传人,其中不乏唐文治、赵元任、夏承焘、周有光、文怀沙、启功、南怀瑾、叶嘉莹、范敬宜等众多名家的珍贵吟诵音像,内容涵盖诗词曲赋及经典古文等多种体裁。形式包括音频与视频两种类型,版本采用加密U盘高清影像,并配以精编图录。
![]()
《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音像版)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臧永清表示,《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向全社会展现了中华吟诵作为汉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所具备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
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岩说,吟诵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能够直观、生动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刘兰肖认为,该书呈现跨越学科、多元创新和科学系统三个特点,为国家出版基金增添了新成果。
首都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洛忠指出,《中华吟诵田野调查研究》创造“数字典藏+学术出版”双轨模式,是非遗活态保护的新范式。
现代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申作宏介绍,该项目采用“图书+音像”的融合出版模式,实现了“可移动的吟诵博物馆”功能。读者不仅能阅读文字,还能闻声睹物,感受吟诵独特韵味。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本书主编赵敏俐详细介绍了项目的实施及结项情况。他认为,中华吟诵具有不可再生的文化抢救价值。团队秉持“抢救第一”的原则,对国内外八大方言区内的方言吟诵、官吟、民间私塾吟诵、少数民族汉语吟诵等内容进行了多形态的系统性采录。开创性构建资料保护体系和学术理论框架,为“中华吟诵学”的学科建立奠定基础。
活动最后上演了吟诵节目《诗经·小雅·鹿鸣》《古诗词联吟》《岳阳楼记》。
会后,专家学者们举行了作品研讨会。与会学者们围绕作品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探讨。
![]()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