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二战战胜国,为什么日本敢对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却对俄罗斯和美国唯唯诺诺?
就拿最近日本对中国的挑衅行径来说,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从历史问题上的翻案,到“福岛核污水排放”无视我们呼声,再加上针对钓鱼岛的政策挑衅,不一而足,可为什么在面对远东的俄罗斯,他们却不敢放肆?
而美国,那在他们的教科书上,被称为“盟友”的国家,难道不是用毁灭性的打击造成了深深恐惧?从背后看清日本这一无耻行为,我们中国人确实要扪心自问:这背后,在他们的骨子里,到底藏着怎样的轻蔑与恐惧?
1945年,那场整个人类都无法回避的大灾难降临在日本的头上,美国出手毫不留情,在广岛与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近三十万日本民众瞬间丧命,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苦难景象。
广岛与长崎的城市变成废墟,变成一片死地,而更为残忍的是,几十年的时间过去,那两颗原子弹的阴云仍笼罩在那里,辐射的后遗症至今折磨着一代代日本人。
这一场战争教育了日本,美国强硬的态度深深地写入他们的教科书,从此,在面对这个曾让自己万劫不复的敌人时,只剩下无奈地低头,即使现在美日联盟关系再紧密,那颗留存在日本国家骨髓深处的伤疤,却从来没好过。
有人或许会问,难道美国的核打击是道德的吗?当然不是,但在那个年代,一个杀伐果决的国家在战争中的行为,直接定义了今天日本与它的关系状态,美国选了最狠的方式,把“战胜国”的身份深深嵌入日本的集体记忆,这让它至今都无法真正摆脱二战的阴影
再看俄罗斯,那可是另一个“狠角色”,同样是二战的胜利者,苏联在日本战败后的行为算得上让人胆战心惊,数以十万计的日本战俘,并没有被关押在普通的战俘营中,战后的苏联政府根本没有手软,直接将这些被俘的日本士兵押送到西伯利亚的极寒地带。
那里不仅是他们的劳动改造点,实际上更是一座生与死的试炼场,零下四五十度的恶劣天气,冻土层里挖出的庄稼,加上无尽的劳动奔波,这些日本士兵恐怕每天都在心里问自己,“我什么时候能回家?”
更显悲壮的是,要让日本复员军人回到自己的国土,苏联又满怀心机地提出条件,那就是:求你是吧,那就拿真金白银来换,屈辱,绝望,恐怕这些情绪都在日本战俘们的心底徘徊不去,而它们构成了日本对于苏联的长期畏惧与不解。
俄罗斯之所以成为一个不容日本轻视的对象,绝不仅仅因为它今天的军事力量,更是因为它这张历史答卷写得“冷”得彻底,你甚至可以说,俄罗斯给日本留下的阴影,和西伯利亚的冻土一样坚硬!
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之后,中国作为受害最深、牺牲最多的战胜国,理应对日本有着更大的处置权,然而,让人百感交集的是,中国并没有选择对这些“罪人”一步步逼迫,相反,我们选择了一种更为“仁义”的方式。
几十万被俘的日本士兵到了中国,接受的不是凌虐和屠杀,而是劳动改造、思想教育,而我们的俘虏营,更不是令他们胆战心惊的地方,甚至,他们中的一些人意外地感受到了人道主义的温暖,在劳改结束后,中国直接将绝大多数俘虏遣返,给了他们重新开始的机会。
老照片,那些被八路军俘虏的日军士兵
这种宽容无疑是符合中国“以德服人”的传统美德的,那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一贯的文化情怀,然而,几十年过去,当我们面对今天日本的挑衅时,不禁要问一句:我们是不是宽容过头了?我们是不是在过往的仁慈上,给了日本有恃无恐的机会?
种种事实表明,日本并没有因为中国的优待而产生敬畏与反省,反而变本加厉地在历史问题和现实矛盾上挑战我们的底线,从篡改南京大屠杀史实、否认侵华罪行,到夹杂着种种国际环境变化的对华挑衅,这一整套对华轻蔑姿态的背后,反映的是日本对历史根本没有学会正确认识。
反思日本,除了鞭挞它的挑衅行为,我们也必须直面自己的问题,在那段历史风云之后,到底我们该怎样解决与日本的关系?为什么仁慈换来了得寸进尺?作为二战胜利国,我们获得了尊重,还是换来了轻视?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问的问题。
战争的沉痛教训,给了我们机会思考整个民族未来应有的自信与力量,要知道,屠刀下的犹豫,换来的往往不是善意,而是数十年后的偏见与试探,日本在挑衅,相信它会有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