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西安炮兵学院校务部部长牛子明(图源网络)
牛子明,1908年出生于安徽宿县(今宿州市埇桥区)符离集一个小地主家庭。父亲早逝。幼时在家乡读过几年私塾。共有兄弟三人,牛子明排行老大;大弟牛鸿猷全民族抗战时期任新四军某部营长,后在河南宁陵战斗中牺牲;二弟牛鸿福,新中国成立后曾在西藏军区某部任职。18岁时,牛子明参加冯玉祥部队。1938年4月,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战后回到家乡。
1938年5月,中共党员赵汇川在宿县组织抗日游击队,不久被编为安徽省第六专员公署抗敌指挥部第三支队(简称六抗三支队),牛子明参加该部,任第三支队八大队副大队长。不久,第三支队在宿县北苗庵北海汪与出来“扫荡”日军激战,八大队大队长解冠球牺牲,牛子明接任大队长。1939年10月,牛子明加入中国共产党。牛子明参加了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1940年3月,六抗三支队正式整编为新四军第六支队四总队十一团,牛子明任该团二营营长。5月上旬,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视察时,国民党顽固派王光夏率四个团兵力与日寇配合前后夹击,牛子明带领第二营参与反击,取得胜利,扩大和巩固了皖东北根据地。1940年8月,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改编为八路军第五纵三支队,第十一团编为九团,牛子明仍任第二营营长。带领第二营参加了开辟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的斗争。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八路军第五纵三支队九团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九旅二十七团(同年9月归建新四军第四师),牛子明仍任第二营营长。2月,第九旅二十五团、二十七团奉命返回皖东北恢复根据地,牛子明带领第二营参加了攻克青阳战斗,因敌工事坚固久攻不下,牛子明和战士们共同研究,采用搭梯子、墙上打洞、房顶上堆沙袋等方法,用炸药包和集束手榴弹炸掉敌炮楼,取得了青阳战斗的胜利。同年11月,牛子明奉命入抗大四分校学习。学习结束后,任第参九旅二十五团一营营长,宿东游击支队宿灵大队副大队长。1943年8月,宿灵大队升入宿东游击支队,牛子明任第三营营长。不久,任新四军第四师兼淮海军区三分区独立一团参谋长。牛子明参加了巩固发展淮北抗日根据地的斗争,参加了张大路、大营集、蕲县集、尤集、收复睢宁县城等战斗。
全民族抗战时期的牛子明(图源网络)
抗日战争胜利后,牛子明随部编入新四军第四师十二旅,任第三十四团参谋长。不久,随部改编入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任第七十七团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教导大队大队长,华中军区七分区第二团副团长。1947年2月,牛子明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教导团副团长,第二纵队五师十四团副团长。1948年1月,任第二纵队五师十五团团长。参加了白塔埠、莱芜、孟良崮、南(麻)临(朐)、诸城、胶河、高密、莱阳、益林等战役战斗。1948年5月,牛子明任第二纵队炮兵团任团长。参加了淮海战役。1949年2月,牛子明任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一军炮兵团团长。参加渡江、解放杭州和进军浙江沿海等战役战斗。同年9月,牛子明奉命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
1950年,牛子明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二十军直属炮兵团团长、第二十军炮兵部主任。参加了第二、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作战。回国后,牛子明任南京炮兵学校校务部部长,沈阳高射炮校物保部部长,高射炮校副校长。1960年6月,任西安炮兵学院校务部部长。
1955年,牛子明被授予上校军衔。1963年晋升大校军衔。荣获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
1979年,牛子明离职休养。
2008年1月9日,牛子明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等改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