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关乎成千上万老旧小区居民的政策悄然落地。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支持城镇老旧小区“自主更新、原拆原建”。这意味着,你家那座墙皮脱落、水管生锈、没电梯没车位的老楼,可能很快将迎来“重生”机会!
一、什么是“原拆原建”?谁可受益?
所谓“原拆原建”,简单说就是:老楼拆除,原地重建。居民暂时外迁过渡,等新楼建好再回迁。这不是大拆大建,而是以提升居住安全和生活品质为目标的“有机更新”。
哪些小区可能搭上这班车?
建成超30年、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住房;
基础设施落后(如水电气路老化);
缺乏电梯、停车位、养老托幼设施;
最重要的一点:居民改造意愿高度统一。
二、钱从哪来?政府、居民、市场三方共担
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以往旧改最大的瓶颈就是“钱”。新政策明确了多元筹资机制:
居民出资:需承担部分费用,可动用维修基金、公积金,甚至共有收益(如广告位、停车费);
政府补贴: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项目,可享中央资金补助+税费减免;
市场参与:鼓励社会资本通过REITs等金融工具介入。
典型案例:杭州浙工新村
该小区居民自筹资金达4.7亿元,占总费用的近90%,重建后房价从4万/㎡涨至6万/㎡,家家资产增值百万,还获得了电梯、地下车库和现代化社区环境。
三、如何申请?关键步骤一览
业主共识:必须100%业主同意!这是最大难点;
成立更新委员会:负责牵头协调、方案制定;
报批方案:经街道、区级部门联合审查;
建设回迁:全程约2-3年,需临时安置。
笔者观点:机遇与挑战并存
政策虽好,但落地不易。最大难点在于业主意愿的统一:低层住户不愿装电梯,出租户嫌麻烦,困难家庭怕出钱……这就需要社区强有力的组织和透明的资金管理。
此外,政策允许突破原有规划限制,如增加地下空间、适度放宽容积率,这为改造提供了更多灵活性,但也需防范过度开发带来的新问题。
结语:你的小区在名单里吗?
“原拆原建”绝非一蹴而就,但它确实为老旧小区居民提供了一条“逆袭”之路。从“老破小”到“新好宅”,不仅改善了生活,更实现了资产增值。
你是否支持自家小区“原拆原建”?
你觉得最大的阻力会是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小区情况!
本文系热点深度解读,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请以各地政策为准。
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取民生政策解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