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进入第四个年头,俄军表现出令人意外的战略克制。面对源源不断驶入乌克兰港口的美军火船和显眼的乌总统办公室,俄军却意外地按兵不动。
这种克制不是软弱,而是基于对潜在风险的精准预判,炸这些目标可能引发北约直接干预或使谈判彻底崩盘。
战场上的反常现象,这么做的原因
8月的黑海西岸呈现出一幅魔幻现实场景:欧美的援助不断从乌克兰雷尼港进入乌克兰。而几十公里外,俄军黑海舰队的侦察机就在头顶盘旋,却始终没有采取行动。
截至今年8月底,至少有120艘货轮浩浩荡荡开进乌克兰港口。这些船上挂着美国、英国、马耳他甚至塞拉利昂的国旗,运送的除粮食外,还有贴着“人道主义援助”标签的军用物资。
最引人注目的是,俄军明显避免了两个最具诱惑力的目标:一是运送美国军火的船只,二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办公地点。这种克制与俄罗斯“战斗民族”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俄军不敢炸美国军火船的原因,答案藏在冷战老剧本里。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最终认怂撤导弹,就是因为美军舰队硬生生划出“红线区”。如今角色互换,俄罗斯反倒成了不敢硬碰硬的一方。
事实上,俄罗斯面临的是一个两难困境:如果打击西方国家的船只,将引发严重外交事件,甚至推动北约和俄罗斯的直接对抗。
更何况,美国军火并不是直接运到乌克兰港口的,而是先抵达欧洲国家的港口或机场,再通过铁路和公路分批进入乌克兰西部。
俄罗斯海军有能力监控波罗的海那些运输船,但他们选择不行动。原因很简单,武器不是直达乌克兰港口,而是先卸在北约国家境内。俄罗斯要是跨界打击,就等于侵略北约领土,那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就启动了。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之前透露过,是普京本人拒绝允许用“榛树”导弹攻击基辅的班科夫街(泽连斯基办公室所在地)。他甚至形容如果俄军这么做,“那里什么都不会留下”。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的解释是:“普京在任何时候都会采取‘深思熟虑且负责任的立场’,俄军只对乌军事和准军事基础设施进行打击,不会针对民用目标”。
然而,这个解释缺乏说服力,因为俄军早已摆出了总体战的架势,猛烈地空袭乌克兰的各类民用和工业基础设施。真实的原因可能更为复杂。
俄军这种克制背后有着深刻的战略考量。
消灭泽连斯基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乌克兰政界已是一片反俄,可能替代泽连斯基的人选(如扎卢日内、布达诺夫、波罗申科等)比泽连斯基更加激进反俄。
俄罗斯也在试图避免局势彻底失控。乌克兰很多地方军区已经逐渐形成“半自治”状态。如果中央政府垮台,这些地方势力将很难受到约束,甚至可能越境发动袭击,制造更多混乱。
俄罗斯仍在为谈判留有余地。今年6月,俄军发动最大规模袭击,却故意避开乌克兰决策中心。这种“打而不破”的策略表明,俄罗斯希望保留与乌克兰谈判的可能性。
俄罗斯面临的经济现实压力,所反映的现代战争特点
从经济角度看,俄罗斯也得掂量。2025年,他们军费占联邦预算三分之一以上,但油价低迷,乌拉尔原油可能跌到56美元一桶,远低于预算的69美元。
炸船或办公室会引发更多制裁,石油出口受阻,经济雪上加霜。俄罗斯预感,保持克制能拖延时间,让西方内部矛盾暴露。欧洲国家像德国和法国,已经在抱怨援助负担重,美国特朗普也想尽快结束战争。
俄罗斯高层觉得,急躁行动只会让对手更团结。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的火力比拼,而是后勤保障能力、国际联盟稳固性、经济耐受力的综合较量。
乌克兰并非被动挨打。今年8月,乌军甚至罕见承认对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阿巴切夫少将实施“斩首”袭击。
袭击发生在库尔斯克州边境附近,乌方出动至少三架无人机连续攻击目标车辆,导致阿巴切夫重伤。
外界分析认为,乌军能够如此精准掌握俄军高级将领行踪,意味着俄军内部可能存在严重情报泄露。与此同时,乌克兰特种部队的渗透作战不断升级。
8月18日,俄联邦安全局在布良斯克州伏击歼灭了一支6人小队,该队伍伪装成平民,携带美制消音武器与炸药。虽然规模有限,但此类行动对俄罗斯后方安全构成了长期威胁。
俄罗斯还面临着国际舆论和道义约束。虽然俄方口头上不承认泽连斯基政府的合法性,但如果真的实施对泽连斯基的暗杀行动,无异于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让局势骤然升级。
而且这种办法能否真的扭转俄乌局势还不好说,俄方也定然达不成目的。因为刺杀袭击会进一步加剧紧张局势,甚至引起民众的愤怒,这对于前线的特别军事行动来说,会造成舆论上的压力。
如果暗杀成功,双方冲突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场面,俄罗斯的最高层是否也要小心翼翼,提防这种突如其来的暗杀行动呢?所以双方都不会去碰这种底线,在道义上也不允许。
尽管俄军经常展示其军事实力,但在实际作战中仍面临诸多限制。
8月21日晚,俄军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突袭,动用武器数量刷新了俄乌冲突以来的纪录。
据报道,俄军此次出动了577架无人机,配合一定数量的空射与海射巡航导弹,甚至还启用了“匕首”高超音速武器,以及可能涉及的“锆石”级别打击力量。统计数据显示,此次行动总计使用了617枚各类武器。
但这种高强度作战极大消耗了俄罗斯的资源与人力。俄军凭借庞大产能与火力,在空袭和正面攻势上占据主动,但这种高强度作战也极大消耗了其资源与人力,未来能否维持夏季攻势尚不确定。
俄军的战略克制反映了现代冲突的复杂性:军事行动不再仅仅是战场上的胜负,而是综合了政治、经济、外交和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普京团队深知,炸掉几艘军火船或泽连斯基办公室固然能带来短暂的满足感,但更可能引发不可控的连锁反应。
从北约直接干预到更严厉的经济制裁,从国际舆论谴责到谈判渠道关闭,这些风险都让俄罗斯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这场冲突已经演变为一场持久战,双方都在考验对方的耐力和承受力。在这种情况下,俄军的克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基于现实考量的战略选择。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乌克兰基辅遭空袭 已致14人死亡
2025-08-28 17:33·环球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