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女篮很难避免遇到世界强队,为了争取到有利局面,宫鲁鸣不光过去重视三大中锋,如今接受采访时依然谈到了这个问题,还表示中国女篮不怕输球。
竞技类比赛重输赢,宫鲁鸣怎么看待球队的输赢?他又是如何根据球队现状调整策略的呢?
宫鲁鸣的计划
宫鲁鸣在总台接受专访时,再提李月汝、韩旭、张子宇三大中锋。
这李月汝今年25岁,身高2.01米,她作为地位强攻型中锋,有着顶级的篮下对抗和终结能力,擅长背身单打、前场篮板拼抢,在U18比赛重场均前场篮板6.3个。
她参加土耳其联赛,还能拿到场均17.3分9.8篮板,WNBA单场最高得分20分,短板就是移动速度偏慢,增肌后灵活性下降,高强度对抗下失误率比较高。
韩旭和她不同,作为空间型中锋,她今年25岁,身高2.07米,WNBA三分命中率38%,策应能力也比较突出,场均抢断2.1次的她,场均协防能力亮眼。
亚洲杯韩旭单场18分12篮板2盖帽,攻防全面,她比较明显的短板,就是对抗偏弱,持球容易被包夹。
膝盖伤还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她发挥的稳定性,尤其是巴黎奥运会,她关键战正负值-19。
同为中锋的张子宇,今年18岁,身高2.24米,参加U18亚洲杯场均35分12.8篮板的她,命中率71.4%,篮下统治能力极强。
她站立摸高3.05米,封盖和篮板控制力突出,但移动速度慢,3/4场冲刺5.2秒,体能消耗比较大,高强度对抗下场均犯规4.2次。
中国女篮在有着三位中锋协同作战的情况下,韩旭能凭借三分命中率38%的外线牵制,为李月汝低位单打和张子宇篮下强攻拉开空间。
韩旭的高位策应,张子宇低位吸引包夹后分球,还能激活外线射手群,达到118.3的进攻效率,高于平均值104.5。
李月汝和张子宇轮换中锋位置,还能很大程度上避免体能透支,而韩旭可以灵活担任大前锋。
队友李月汝场均干扰投篮9.2次的护框、韩旭扫荡协防、张子宇卡位篮板,三人就能形成“三层防御链”。
如今韩旭+张子宇的组合,已经在亚洲杯对阵韩国拿下36分16篮板,成功压制对手内线,有了李月汝的在场,她们的战斗力有希望得到更大提升。
但她们三人同时在场的情况下,外线的防守压力也在增大,就像对阵澳大利亚热身赛上,三分失准率高达47%,欧美球队就能趁机采用“放风筝”战术,针对张子宇的移动速度。
三人快攻回防慢的短板,也容易被速度型球队打转换,就像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就因为这个问题场均输美国18分。
过去李月汝和韩旭的搭档还比较少,FIBA正式比赛通常时间占比3.6%,和她们不同,张子宇是正在适应成年组的对抗强度。
李月汝低位、韩旭外线、张子宇篮下的布置,也需要避免进攻停滞。
于是张子宇减重提速、减少犯规,韩旭增强对抗,李月汝保持灵活性很重要,无论是宫鲁鸣过去坚持的“三从一大”,还是如今的“三从二大”,都和她们有关。
敢于试错的球队
过去宫鲁鸣坚持“从严、从难、从实出发,大量运动训练”,也就是通过调高难度,长时间集训,让女篮球员的体能、团队默契都能有改善。
他希望这样能打造出女篮“白金一代”,可长期大量运动训练,容易给运动员带来伤病的问题,过去雅典奥运会周期,外界就没少提出质疑。
今年女篮对阵日本队、韩国队等球队,还因为个别球员的心理状态需要提高、技术短板明显,又有不少人认为,“三从一大”有一定的漏洞。
因为如今的95后、00后女篮球员的成长环境,和过去的运动员不一样,她们长期处于封闭训练的环境中,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也会带来一些影响。
于是不光是宫鲁鸣,中国体育界都在保留“三从”的基础上,把“一大”拓展成“二大”。
也就是延续高强度训练时,更注重合理控制球员运动量,通过康复师、体能师、运动学专家这些专业人员的参与,为球员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案。
因为中国女篮队员除了少数人有身高优势,大部分人的天赋需要被发掘,如今李梦,王思雨这样的核心球员已经将近30岁,球队要发展,更需要年轻球员尽快成长起来。
但她们的成长需要一个时间,宫鲁鸣也很清楚这个情况,表示计划让中国女篮多和世界强队交锋,输球也没关系。
他认为和弱队作战没有实际的意义,通过和强队对抗,才能暴露出女篮的短板,为大赛积累经验,就像今年8月份高原集训后,球队计划通过高强度热身赛,检验训练成果。
中国女篮18岁的年轻球员张子宇缺乏大赛经验,老队员的体能和状态需要改善,她们之间的磨合也才3个月时间,她们配合不到位是可以被接受的。
宫鲁鸣提到球队不会因为个别比赛的失利,就直接改变球队的战术,就像她们对阵日本女篮失利后,他是在优化“双塔阵容”,而不是直接改变以她们为核心的作战体系。
他认为球队输球不要紧,关键是要有拼搏精神,就像今年亚洲杯失利的背后,和球员心理素质需要提升有关。
于是宫鲁鸣才要坚持以赛代练,让球员在2028年奥运周期,能从失败中不断成长,能掌握一套适合自身的战术。
因为世界女篮对抗强度高、转换速度快,提高外线投篮精准度很关键,但她们在国际赛场上面对欧美强队,40%的外线命中率,和45%的外线命中率存在差距。
于是宫鲁鸣比较重视万次投篮计划,希望让球员再遇到紧张的大赛环境,无论是心理韧性还是技术,都能得到提升。
投篮是篮球比赛最基础的技术,需要球员通过不断地练习保持稳定,训练之余也有必要参加比赛检验成果,不断地找到短板、补齐短板,真正地提高球队的综合实力。
参考信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