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素有“中国情人节”之称,寓意着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浪漫故事。8月29日,恰逢传统七夕佳节,东源县涧头镇举办“爱洒涧头・情定举溪”七夕特色文旅活动。活动以传统民俗文化为纽带,串联起镇内原生态田园风光、特色民宿与文化地标,通过多场地联动、特色路线设计及消费优惠,为游客打造沉浸式浪漫体验,更以“节日+乡村旅游”模式撬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增长,成为涧头镇探索农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多场地联动破圈:
“浪漫场景+野趣体验”覆盖不同游客需求
此次活动以举溪露营地为核心主场地,同步联动新坝村神仙坝、千花小院民宿、洋潭村万绿洋潭垂钓竞赛基地、礤娥村百年古井等特色点位,形成多场地联动的游玩矩阵,精准匹配情侣、亲子、文化爱好者等不同游客需求。
在举溪露营地,“泼水狂欢”成为当日最热环节——游客自带水枪、水盆组队互动,飞溅的水花驱散暑气的同时,也让陌生游客快速拉近距离;湖面区域同步开放划船体验与“摸鱼摸田螺”活动,情侣泛舟欣赏两岸田园风光,亲子家庭弯腰在浅水区搜寻“战利品”,不少游客将捕获的鲜鱼直接送往周边合作餐饮店加工,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即时美味体验。
新坝村神仙坝凭借“亲水步道+日落观景”成为情侣打卡首选地。傍晚时分,夕阳为水面镀上金边,百余组游客在此依偎拍照,定格七夕专属浪漫;千花小院民宿内,“仙女换装”体验区排起长队,游客身着汉服、唐装穿梭于花海间,摄影师镜头下的古风大片刷屏社交平台;而有着200余年历史的礤下石塘坡古井前,游客有序排队取水,体验“七夕汲古水”的民俗传统,触摸古村落的岁月印记。
针对垂钓爱好者,洋潭村万绿洋潭垂钓竞赛基地免费开放场地,并安排专业教练现场教学,从饵料调配到抛竿技巧逐一指导,即便零基础游客也能收获渔获乐趣,当日共有30组家庭参与体验。
多种路线+多重优惠:
精准激活游客消费潜力
为解决游客“行程规划难”问题,活动主办方提前设计“仙缘漫游・洱海星梦”“渔乐七夕・野趣之约”“古井茶香・七夕水韵”三条主题路线,每条路线均串联3-4个核心景点与1家餐饮单位,实现“游玩+美食”无缝衔接。例如,“仙缘漫游”路线涵盖神仙坝“小洱海”观景、百年古井祈福、千花小院换装,最终抵达涧头河鲜餐馆会员店品尝全鱼宴;“渔乐之约”路线则聚焦洋潭村垂钓、举溪摸鱼,搭配农庄特色农家菜,满足游客“野趣+美食”双重需求。
多重消费优惠进一步点燃参与热情:2025年领证的新婚夫妻凭结婚证可免举溪露营地门票;游客在举溪露营地拍摄打卡照,可在14家涧头河鲜专委会会员店(含五洞人家农庄、乐源渔村等)享受全单8.8折;千花小院民宿推出“住宿免费换装”“奶茶满50元送单手抓啤酒”“购烧烤套餐赠民宿房间”等福利。据活动主办方初步统计,活动当天,14家会员餐饮店全鱼宴上座率超90%,千花小院民宿入住率100%,举溪露营地接待游客量超千人次。
农文旅融合见实效:
从“一日游”到“深度驻留”乡村经济迎“增收潮”
“以前游客来村里最多待2小时,现在通过七夕活动,不少人愿意住一晚,我们店的全鱼宴当天多次翻台,收入比平日翻了一番!”涧头河鲜专委会成员、乐源渔村负责人笑着说。
此次活动是涧头镇依托“举溪流域生态+传统民俗文化”资源,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关键尝试。涧头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七夕节取水是当地的传统民俗,村民们会去百年古井排长队取水,将担回的水装入瓦罐或坛子中,摆放在神台或床下等阴凉处,以备一年之用。传说“七夕水”终年不变质,且具有多种功效,如清热解毒、去湿消暑、治疗烫伤、去除疮毒等,还可用于酿酒、泡茶、煲药等,将此七夕取水作为祈福健康的重要仪式,传承了数代人的传统和情愫。通过此次活动将七夕文化与泼水、垂钓、古井祈福等体验结合,不仅打响“涧头七夕”文旅IP,更推动乡村旅游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直接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增长。
涧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以此次七夕活动为契机,持续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同时整合全镇文旅资源,打造“四季主题活动体系”,推动农文旅融合从“节庆热点”转向“常态盈利”,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在乡镇落地提供“涧头样本”,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东源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