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8月28日,美国波音公司高调推出F/A-XX六代机概念图,本欲展示技术突破,却因“鸭翼设计”引发轩然大波——美国军迷集体破防,直言“这简直是歼-20的翻版”。更讽刺的是,就在同日,美国五角大楼申请2026财年为F/A-XX拨款7400万美元,试图在2030年前完成初步设计,以接替即将退役的F/A-18E/F舰载机。然而,当波音的渲染图与歼-20的鸭翼布局“撞脸”时,美国六代机项目不仅暴露了技术路径的迷茫,更折射出中美空中力量博弈中,美国从“技术引领者”向“追赶者”的角色转变。
鸭翼:从“隐身杀手”到“救命稻草”
鸭翼设计曾是美国军迷眼中的“禁忌”。自歼-20首飞以来,美国媒体与智库反复渲染“鸭翼破坏隐身性能”,甚至将其作为贬低中国五代机的论据。然而,波音的F/A-XX概念图却“打脸”式地采用了鸭翼布局,连美国军事论坛Reddit上的网友都嘲讽:“十年前我们还在嘲笑歼-20的鸭翼,现在波音却把它当宝贝。”
这种转变的背后,是美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卡脖子”困境。美国F-47六代机项目(洛马公司主导)此前被曝发动机推重比数据造假,实际性能远未达到设计指标。而鸭翼的升力补偿作用,恰好能弥补发动机推力不足的缺陷——这与歼-20早期因WS-15发动机未成熟而采用鸭翼的逻辑如出一辙。美国战略分析人士私下承认:“波音的鸭翼设计是务实选择,但这也意味着美国六代机标准已从‘全面超越歼-20’退化为‘追赶歼-20的改进版’。”
更耐人寻味的是,中国下一代战斗机(如歼-36、歼-50)已彻底摒弃鸭翼,转而采用无尾兰姆达翼构型、全动翼尖与推力矢量技术。这种“技术跳代”表明,中国已通过新型发动机(如WS-19、WS-20)解决了推力问题,无需依赖气动补偿。而美国却仍在鸭翼的“舒适区”徘徊,甚至可能因技术惯性陷入“六代机设计五代化”的陷阱。
PPT竞赛:美国六代机的“画饼”与中国的“实干”
美国六代机项目的“拖延症”早已不是秘密。从2010年NGAD(下一代空中主宰)项目启动至今,美国空军与海军分别推出了F-47与F/A-XX两种方案,但均停留在概念图与PPT阶段。相比之下,中国歼-20S(双座版)已列装部队,歼-35舰载机进入量产倒计时,而歼-36、歼-50的试飞照片甚至已出现在社交媒体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候选人达里尔·考德尔上将无奈表示:“如果没有第六代平台,我们只能延长F/A-18的寿命,并增加F-35C的采购——但这在与中国六代机的对抗中毫无胜算。”
美国的困境源于其“一机两吃”的贪心。F/A-XX需同时满足空军与海军需求,但舰载机与陆基机的设计逻辑截然不同:前者要求短距起降、高盐雾耐腐蚀与折叠机翼,后者则更注重超音速巡航与隐身性能。洛马公司曾因F-35的“三军通用”设计导致成本超支与性能妥协,如今波音若重蹈覆辙,F/A-XX很可能沦为“四不像”。反观中国,歼-20、歼-35、歼-36/50分别由成飞与沈飞独立研发,分工明确,技术迭代更快。
美国媒体《防务新闻》直言:“中国六代机的发展模式更像‘集中力量办大事’,而美国仍在用‘分蛋糕’的思维搞军备竞赛。”这种差异在2025年的空战模拟中已初现端倪:中国歼-50凭借1000公里射程的反舰弹道导弹与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可对第一岛链外的美军航母形成“拒止/区域封锁”,而美国AIM-120D导弹的射程仅为其一半。
对于此事件,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
注:文中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