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的钢琴声,是海上的诗,是孤独者的梦。”
1998年,凭借电影《天堂电影院》斩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用一艘船、一架钢琴和一个钢琴天才的故事,铸就了《海上钢琴师》这部影史经典,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而《海上钢琴师》能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它的配乐绝对功不可没。影片力邀配乐大师埃里奥·莫里康内坐镇执掌音乐氛围,在古典与爵士间丝滑游走,以71岁高龄再度谱写指挥出《海上钢琴师》影片中的恢弘气势与细腻情感,让这场传奇化作了一段永恒的音乐诗篇。
在影片中,配乐与情节配合得天衣无缝,用细腻浪漫的情感,放大了电影中的情节冲突与传奇故事,让这个本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更加动人,也更加震撼人心。让听众打开这张原声带的时候,仿佛重回Virginian号,在琴键与海浪的交响中,触摸1900的灵魂。
金球奖最佳电影配乐
《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带CD
今 日 浪 漫 再 现
点击图片 珍藏跨世纪浪漫
埃里奥·莫里康内
埃尼奥·莫里康内(Ennio Morricone),1928年11月10日出生于罗马,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欧洲电影音乐巨人,与Nino Rota并誉为“欧洲电影音乐领航者”。代表作品有《海上钢琴师》《美国往事》《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等。
埃尼奥·莫里康内参与制作了各国电影配乐作品400多部,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他曾六次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配乐奖,九次提名美国金球奖电影配乐歌曲类奖项,并最终凭借《战火浮生》《海上钢琴师》与《八恶人》三次获得金球奖电影类最佳电影配乐奖。1994年,莫里康内荣获美国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终身成就奖,2007年获颁奥斯卡终身成就奖,2020年7月6日,埃尼奥·莫里康内因并发症而离世,享年91岁。
《海上钢琴师》电影中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莫扎特所创作的音乐作为配乐旋律,但莫里康内却赋予了电影配乐富有莫扎特神韵的风格。影片中男主角1900的童年时代第一次为大家演奏的钢琴曲便被命名为《A Mozart Re-Inarnated》(莫扎特再生),就此奠定了1900一生的基调。而这同时也是1900在影片中演奏的最后一首乐曲,在电影结尾,1900再一次空弹了这首乐曲,也用这首乐曲迎来了自己的死亡。
而影片中有两个最经典的桥段也与配乐紧密结合,植根进影迷的脑海中。第一个桥段是天才钢琴家1900与爵士乐创始人Jelly Roll Morton的双人斗琴桥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The Crave》正是由Jelly Roll Morton的原型人物所创作,轻快的钢琴节奏还原了爵士乐早期的样貌,至今仍被爵士乐爱好者评价为“无限接近完美的作品”。
而第二个经典桥段则是1900将爱意化作音符从琴键上流出的时刻,1900透过船窗邂逅了此生唯一爱上的女孩,由此这首爱的即兴旋律《Playing Love》随之而来,在有限的88个琴键里传递着无限的爱意。它温婉细腻,娓娓道来又恰到好处,被公推为全片的最动人乐章。也许从未说出口的爱意,才尤为动人,这一曲也被誉为“莫里康内最温柔的创作之一”。
除了配乐与电影情节的完美结合,《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带背后豪华的音乐班底同样不可忽视。整张原声带中最具话题性的作品当属莫里康内、前Pink Floyd大将Roger Waters与重摇滚乐Van Helen当家吉他手Edward Van Helen三位巨匠首度合作的电影主题曲《Lost Boys Calling》,悠远飘渺,为影片再增添了几许传奇深度。
在这个流媒体当道的时代,选择收藏一张实体CD本身就是一种浪漫的反叛。就像1900拒绝踏上陆地,我们也在这匆匆忙忙的世界里,固执地守护着那些值得慢下来细细品味的感动。
点击图片,收藏经典
《海上钢琴师》电影原声带CD
这艘载满音乐与梦想的Virginian号从未真正沉没。如今,这张CD召唤着所有曾在黑暗中与1900共鸣的灵魂。当琴声再次响起,愿我们都能在自己的"船舱"里,找到那片永不落幕的音乐海洋。如今,这部被誉为“一部电影,半部音乐史”的实体CD,不仅是对经典的致敬,更是为所有“不愿下船的人”准备的一份音乐方舟。
*微信编辑:Jeremy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转载、投稿、合作:欢迎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