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山河巨变。
八十年,血与火锻造的记忆,从未冷却。
当历史的指针再次指向这个庄严的节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们该如何铭记?如何致敬?
黄埔船坞的蒸汽锤声穿越百年而来,
《黄埔!黄埔!》以青铜何尊为扉页,
带您重返1924年的风雨黄埔岛
这里有未寄出的家书和在“创造革命军队挽救中国危亡”的誓言中燃烧的年轻生命。
《黄埔!黄埔!》用细腻的光影、
磅礴的音浪、动情的演绎,
让信仰有了心跳与温度
让“胜利”二字浸染着最滚烫的渴望与最深沉的牵挂。
走进剧场,你将亲历那些历史上珍贵的瞬间:
军魂
你看到蔡光举在淡水城头浴血倒下,
仍在嘶吼着“叛贼正等我们去痛杀”。
他的倒下,不是终点。
他以自己的生命印证黄埔前仆后继、
生生不息的军魂:
“黄埔还有第二人,第一百人、第一千人……”
主义之花
你听到曹渊在武昌城头的炮火间隙,
恍惚捕捉到千里之外儿子稚嫩的
“爸——爸——”。
家乡茅屋前,妻子紧握幼子的手,
一遍遍呼唤着未曾谋面的父亲。
穿越战火时,他头部中弹倒下,
咫尺天涯的亲情戛然而止。
他的鲜血刹那化作花海淹没武昌城——
那殷红,恰是八年后胜利旗帜的底色
国殇狂歌
你感受到蒋先云在临颍战场上的决绝。
他高诵《九歌·国殇》率部冲锋:
“虽九死其犹未悔!”
身中三枪仍策马飞驰,
最终鲜血浸透无垠麦浪。
摇臂托起他俯瞰赤色大地:
“亲爱的国人……为你赴死者,
是我!是我!还是我!”
中流砥柱
你心疼左权将军在烽火中的遗憾。
太行山下,他笨拙地一边搓洗尿布一边笑言:
“和平年代的人恐怕很难相信,
给孩子晒尿片,对战争中的军人,
是多大一个幸福。”
炮火中推开译电员牺牲前,
他最后的家书满是遗憾:
“我多想再给孩子洗一次尿布,
在春天的时候,
把花布尿片晒满灿烂阳光之下,
我相信,
那将是太行最美的一个春天……”
五岁女儿对着群山哭喊
“爸爸——你在哪儿——”,
群山无声。
左权所守护的,是这片土地最平凡的幸福。
而这,正是八十年后,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
剧场里黄埔船坞局蒸汽锤
“咚……咚……咚”的锻打声,
像历史的心跳。
这心跳里,
“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危亡”的初心,
“为被压迫民众的需要而革命”的誓言,
更是穿透八十载岁月、依然滚烫如初的信仰。
纪念胜利80周年,我们致敬的究竟是什么?
《黄埔!黄埔!》给出了最动人的答案:
我们致敬的,
是那些将“家国”二字刻进骨血的普通人
是明知前路荆棘、
仍以血肉之躯点亮民族希望的火炬;
是英烈们未竟的愿望。
他们那些没写完的家书、
没喝尽的酒、那些没能晒干的尿布,
最终化作了我们今天沐浴的阳光、
享有的和平与相守。
《黄埔!黄埔!》,
献给永不褪色的英雄与信仰。
走进《黄埔!黄埔!》,
不仅仅是为了一场震撼的视听盛宴,
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一次对胜利源头的深情回望。
在光影交错间,
由你亲手接住百年前战士递来的家书,
感受那份被历史郑重托付的使命。
让那些定格在最好年华的身影告诉我们:
八十年后的和平与繁荣,
正是他们以生命书写的、最壮丽的回信
演出信息
8月场次:
每周二至周日 14:30-15:50
周六日加场 17:00-18:2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