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身价200亿、被誉为“豪宅教父”的黄其森,如今沦为被留置调查的当事人。他和他的泰禾集团所经历的大起大落,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高杠杆扩张时代最深刻的注脚。
8月22日,泰禾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因涉嫌违法被辽宁省新民市监察委员会实施留置措施。这位曾九度登上胡润百富榜的福建地产首富,迎来了人生的至暗时刻。
与此同时,泰禾集团还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福建监管局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未按规定披露重大诉讼、2020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重大遗漏等问题,公司被处以600万元罚款,黄其森本人也被警告并处以300万元罚款。
从银行家到地产大亨
黄其森的创业故事曾是一部励志传奇。出生于1965年的他,15岁就考入福州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工作。
在银行系统的工作经历,让黄其森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知识和市场洞察力。1996年,31岁的他毅然辞去稳定的银行工作,创立了泰禾集团。
创业初期,黄其森另辟蹊径,专注于中高端住宅领域,坚持“品质至上”的开发理念。2002年,他带领泰禾进军北京市场,打造的“运河岸上的院子”项目一炮而红,成为业内瞩目的高端产品。
2010年,黄其森推动泰禾集团借壳福建三农成功上市,成为当年国内唯一实现上市的房地产企业。
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泰禾开始了迅猛的扩张之路。2013年至2017年间,公司销售额从百亿级别跃升至千亿规模,行业排名飙升至第17位。
黄其森在2017年底更是豪言要“冲刺2000亿销售额”。为实现这一目标,泰禾频繁高价竞拍土地,不惜以远超同行的价格争夺“地王”。
高负债模式埋下隐患
泰禾的快速扩张极度依赖债务融资。公司不仅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传统渠道融资,还大量借助信托、资管计划等非标融资,甚至不惜承担高昂的利息成本。
到2017年底,泰禾集团的净负债率已飙升至473.4%。2020年,泰禾的杠杆率达到惊人的1:5,意味着每1元自有资金对应5元债务。
这种高杠杆模式在市场上升期尚可维持,一旦市场转冷,风险便会迅速暴露。
2018年起,随着国内房地产市场降温,政策调控持续收紧,“房住不炒”定位下融资渠道大幅收缩。
泰禾的资金来源骤然中断,依靠销售回款偿债的模式难以维系。加上此前拿地成本过高,项目开发周期长、投入大,资金链很快出现断裂。
2022年,黄其森被曝“协助有关机关调查”,这一去就是八个月。期间泰禾集团管理层频繁变动,决策效率大幅下降,多个项目因资金不足被迫停工。
截至2024年底,泰禾集团已到期未偿还的借款本金高达734.90亿元,当年净利润亏损213.09亿元,净资产为-238.14亿元,资产负债率飙升至113.62%,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困境。
地产狂飙时代的终结
泰禾集团的崩塌为行业留下了沉重而深刻的教训:
高杠杆扩张模式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企业必须合理控制负债水平,避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至关重要。泰禾集团隐瞒二十余起重大诉讼长达两年之久,最终遭到监管严厉处罚。
多元化发展需量力而行。泰禾曾涉足证券、保险等领域试图减压,结果副业反而成为主业的拖累。
黄其森曾经领导的泰禾集团,其“院子系”豪宅项目曾遍布全国。如今这些项目大多陷入停工,无数业主期盼的交房变得遥遥无期。
泰禾上海总部大厦以6.6亿元被司法拍卖,较巅峰时期16亿元的报价贬值近60%,成为公司没落的象征。
随着监管趋严、融资渠道收紧,泰禾集团并非个例。它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那个高杠杆、高周转、野蛮生长时代的彻底终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