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兴的奇迹,历经45年砥砺前行,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作为全国创新开放的最前沿,深圳始终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领域持续突破,为产业变革注入澎湃动能。
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创新沃土上,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作为扎根特区的新锐公办职业本科大学,正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特区发展脉搏,紧密对接产业需求,构建起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为学子铺就通向产业前沿的实践之路。
深信大成立于2002年,自建设伊始,该校就始终瞄准城市发展需要和产业人才需求,在专业设置上积极对应深圳“20+8”产业集群,重点建设了集成电路、工业软件、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无人机等前沿创新和高市场需求专业,也日益成为大湾区有国际影响的数字化人才供给高地和技术服务的重要力量。
尤其在2026年获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优秀单位;2019年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及2024年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绩效考核获“优”等的瞩目成绩后,深信大进一步踏入自身发展和产业融合快车道。
当前,深信大开设信息类为主的专业54个,其中20个获评国家级。在专业布局日趋完善的背景下,该校近年来还斩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其间学子还于2023-2024学年获得国际和国家大赛奖项39个……关键办学能力和教学应用能力进一步突出的同时,产教融合发展也形成新气候。
据悉,深信大依托中国职教学会微电子技术专委会,建成全国职业院校首家微电子学院,牵头成立工业软件职教集团,为服务国家“强芯铸魂”战略做出贡献。同时,产教融合策略不断深化,已经建设起腾讯、开源鸿蒙、麒麟信创、汇川4个高等工程师学院,分别与中国电子、华为联合牵头成立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和国家工业软件两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商汤、大疆等专精特新企业共建16个产业学院;推进科教融汇——建设深信创新港、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人文社科研究院(筹)和八大中试研发平台,年均科研经费近亿元,均能够有效为产业提供技术服务。
在深圳特区45周年,开启新程的全新历史节点,深信大以产教融合为纽带,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的策略依旧持续焕发活力。
立足深圳、服务产业,为学生提供了与城市共成长机遇的深信大,值得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