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我是讲故事也推广我家钧瓷的花鹿不花。
这两天没有写东西,一是因为身体不适,二是因为接二连三文章被删,心里很不舒服。
就有那么一瞬间,我在想写文到底为什么呢?
我从未想过当什么意见博主,更没有期待过通过鸡零狗碎的时间成就什么丰功伟绩。
我本平凡,能自食其力为家里做点什么就觉得挺好的。
所以,我写东西比较随意,也不想挑战权威去惹有些人不高兴。
但有些事儿我觉得不吐不快,比如那个被活活打死在自己家里的25岁女子。
这两天,那么多大事儿发生,而关于她的事情,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继续关注了。
她已经没有关注的价值了?
就连手机上的广告都变得活跃起来,铺天盖地都是七夕的广告。
地铁里的广告也是温馨而浪漫。
可是,今天是七夕,也是那个女孩儿的头七。
头七还没过,她却好像已经开始被忘记了。
想到这个我觉得心里挺难过的。
她不应该被这么快忘记,尤其是正义尚未得彰的时候。
大家喜欢听故事,就这件事儿依然可以和大家讲故事。
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 广东巡抚张兆栋给皇帝上了一个本子,汇报一个案件。
他在汇报折子中写道:
梁宽的妻子谭氏,性情懒惰。同治十三年七月二十六日,梁宽从田间劳动回家,妻子谭氏还高卧不起。婆婆斥责她贪睡,谭氏撒泼顶撞,梁宽管教妻子,夫妻扭打,梁宽拿着刀子吓唬,谭氏夺刀,被梁宽杀死。梁宽投案自首。
也就是说,妻子谭氏是个懒虫,日上三竿了还不起床干活。
作为长辈的婆婆说她,她还顶嘴撒泼。
于是,孝子、勤劳的梁宽就教训她。
但谭氏非常泼辣,不但不认错服教,还夺刀反抗。
结果,混乱中被反杀了。
按照这个情节,梁宽杀人,是情有可恕。
因为死者谭氏确实有过错,不但懒惰而且性情暴戾,这些都是很让人看不惯的过错。
丈夫梁宽教训这样一个“悍妻”时失手杀妻,况且还有自首情节。
最后,杀妻者梁宽果然被赦免回家了。
官府给出的最终惩治意见是:
把他杀妻的犯罪记录在案。如果再次犯,必定严惩。
可是各位,这件事情的背后真相是:
这个梁宽是个抽大烟的赌徒。
别人跟他要债,他还不起还故意杀死妻子栽赃债主,威胁债主如果不免除他的债务就要去官府告发他杀人。
后来这件事情在梁宽、债主和当地各种关系的“调解”之下就变成了知州向上汇报的内容——悍妻被杀,死有余辜。
这件事情的详情,被审理此案的下级官员定州知州杜凤治,详细记录在了他的私人日记里。
多年之火,法律史研究者徐忠明老师,在对比刑部题本和杜凤治的日记后,写了一篇题目为《台前与幕后:一起清代命案的真相》的论文,这才给后人揭开了这个尘封已久的案件的真相。
想想真是令人唏嘘。
如果不是杜知州有记录案件实情的习惯,如果不是后人还有揭开尘封历史的智慧。
那这个被丈夫用三十多刀活活砍死的谭氏,将顶着“悍妇”的罪名,永世不昭。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案件,究竟是什么实情呢?
相关的信息或许要等权威部门通报,但截止目前那些权威媒体披露的细节和故事已经令人不寒而栗。
这个女孩儿,差一点成为又一个“谭氏”。
几百年过去了,有些事情真的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吗?
每个人都有答案,但答案有时候令人无力。
别说将近200年前的谭氏了,就是现代一些故事也很容易被忘记。
大家谁还记得16年前,北京那个被丈夫一拳一拳打死的女孩儿董珊珊?
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案件最后怎么处理的?
是不是“虐待罪”?
我们都已经记不清楚了这些,也说不清楚了。
因为每天的快乐那么多,谁没事儿整天去持续关注那些被打死的女孩子呢?
但与其一次次地愤怒,一次次地震惊,不如持续关注,持续推动一些事情的改变。
哪怕一件都行。
可惜,才几天时间,这个女孩子在很多人眼里已经失去了关注的价值。
在这个大事件层出不穷的时代里,一个女孩子的死又能惊起多大的涟漪?
普通人,在时代里终究还是尘埃而已。
而我也忽然很理解鲁迅在文章中写那段话的心情:
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今天就这样子了,故事也讲到这里吧。
谭氏这个案子只是清代“三大杀妻图赖”案中的一个。
史学家史景迁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王氏之死》,讲述的也是一个“杀妻图赖”的案件。
大家有兴趣可以后台联系我,老规矩,在下一篇文章发出之前您留下邮箱,我有时间会给大家分享这些书籍资料。
开卷有益,不是为了炫耀学识,而是为了不忘记历史。
真钧瓷可以放一万年不变色
凝聚的是时光,也是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