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研究电动两轮车,完全打破我的成见,我以为电动两轮技术门槛不高竞争激烈,估计财务业绩不好,可是看了传统 电动两轮龙头雅迪、爱玛以及新贵九号,财务业绩亮眼,是个好生意,参见之前文章《》。
有朋友看了文章和我聊,说电动两轮不错,那么电动两轮主要用铅酸电池,这个行当听说集中度很高,天能和超威两家就占了80%以上份额,双寡头,那么应该是个好生意。
你觉着呢?感觉是一回事,数字是另一回事,这就是财务分析的作用,除了定性还得定量。故事可以天上飞,数字还得脚踏实地。
当然,资本市场短期主要看故事烘情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君不见寒武纪都已经飞出大气层了吗?不过人家有故事有梦想,按梦定价,自然摆脱地心引力,谁说股价不能涨到天上,只要大家一起相信,涨到火星也可能。不过,给电动两轮提供动力的铅酸电池,传统行业,主要还得看数字。
我去看了天能和超威两家数据。由于天能股份(688819sh)年报只是说他们在全球铅蓄电池市场占主导地位,并没说市场份额。
所以我就去问了下DeepSeek,2024年两家在国内铅酸电池市场的占有率。DS说:2024年天能和超威两家确实拿下了国内铅酸电池市场超过90%的份额,市场高度集中,“双寡头”格局非常稳固且仍在强化。其他品牌则在剩余的狭小空间内艰难求生,2023年是85%。
具体数字是不是精确不重要,重要是这个市场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这样的格局会是个好生意吗?
先做个广告。
![]()
我我的财务分析逻辑:投入产出双循环,七看八问两分钟,写在我的新书《简明财务分析》,上架一个月已经加印,京东畅销榜第二名。有读者反馈,在二刷前,去看了我的另外两本书,2019年出版的《这就是会计: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这本书目前只有我手里有正版,需要了联系)和今年出版的《故事的力量》。看完后二刷收获更大,配合服用效果更佳。如果需要签名版,请联系微信raojiaoshou9。
有读了书的朋友来问,有没有课程可以听,已经安排,与第一财经合作录制线上课程,第一期《财报侦探:财务分析与商业价值》25节课,课程目录如下,预计9月中下旬上架销售。
![]()
广告时间结束,我们言归正传。
![]()
这篇我们就不按“七看”财务数据的方法一个一个过,我只挑重点说。
先看盈收,盈收规模,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
天能股份688819SH,国内铅酸电池龙头。2024年,天能股份营业收入450.4亿,归母净利润15.6亿,归母净利润率3.5%,毛利率15.1%。过去3年,毛利率从18.6%下滑到15.1%。 10年、5年、3年,归母净利润率平均,4.1%、4.5%、4.3%。10年、5年、3年,毛利率平均,16.9%、17.3%、17%。
净现比,1 0年、5年、3年,1.87、1.80、1.87,都超过1,说明利润转化现金能力强。自由现金流,10年、5年、3年合计,132亿、62亿、29亿,虽然都是正数,但是趋势不好,长期下滑,最近三年有两年是负数。
对天能股份的盈收印象:第一,利润率不高,但也不是很差,长期(10年)平均毛利率也有17%,归母净利润率4.1%。第二,长期利润率很稳定。第三,盈利质量不错,但趋势不好,长期下滑中,近几年出现自由现金流为负数的年份,主要是过往几年的资本开支有点大。
超威动力0951.HK,国内铅酸龙二,按照DeepSeek,2024年天能股份铅酸电池国内40-50%,超威动力25%-30%,也有资料说达到33%,两家合计85%-93%。
但是我们一对比就发现超威的财务数据比天能股份差多了。
![]()
2024年,超威营业收入503亿,天能股份450亿,超威比天能股份还大一点,看来超威还有其他业务。超威2024年归母净利润只有3亿,是天能股份16亿的19%。2024年,超威归母净利润率0.6%(天能3.5%),毛利率6.9%(天能15.1%),超威的盈利能力很差,而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毛利率还有12.1%,2024年就降到6.9%。从盈利质量看,自由现金流,最近3年合计-2亿,利润质量恶化。
为何铅酸电池龙一龙二财务表现会有这么大差异?我去看了超威的业务构成。
![]()
实际上,超威2024年,铅酸电池营业收入255亿,仅占当年营业收入的55%,还有45%的可重用材料,由于iFind里没有每类毛利信息,所以我又去问了下DeepSeek。
ds说:超威动力2024年铅酸电池营收占比55%,但财报未直接披露该业务的毛利率。从行业对比和公司整体毛利率(6.93%)推断,铅酸电池的毛利率可能略高于平均水平,约在10%-13% 之间。2023年铅酸电池的毛利率约为13%,2024年因可再生材料销售占比提升(拉低整体毛利率)。
所以超威铅酸电池毛利率13%左右与天能股份15%相比略低,所以天威动力整体毛利率低6.9%(2024)是由于可回收材料业务拉低所致,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天能股份没有可回收材料业务?
![]()
在天能股份铅酸电池收入占比93%,毛利占比99%,锂电池亏钱,转型锂电失败。那么天能股份其他业务是回收材料吗?我又去问了DS,ds告诉我,天能与超威的策略一样,都是一手铅酸电池一手材料回收,不过天能是母子公司安排,材料回收在母公司天能动力(0819.HK),铅酸电池业务放在天能股份688819SH,原来是铅酸电池业务后来分拆了铅酸电池业务在科创板上市,有了天能股份。
这样我又去看天能动力,既然是天能动力合并天能股份,那么天能动力的数据可以反映全貌,其次如果扣掉天能股份后,也可以看看天能动力剩下业务的财务情况。
![]()
天能股份(688819.SH)的母公司天能动力(0819.HK),天能股份2021年从天能动力分拆上市。2024年,天能动力,营业收入766.7亿,归母净利润11.4亿,归母净利润率1.5%,毛利率6.4%,净现比0.48,自由现金流-19.5亿。 过去5年和过去3年,合计自由现金流-42.4亿,-47.9亿。过去5年和过去3年,归母净利润率2.3%和2.0%,毛利率都是7.3%。很糟对吧,或者与超威动力差不多,甚至在自由现金流指标上更差。
![]()
简单理解,天能动力=天能股份+ 天能集团(天能集团这里代指天能动力扣除天能股份后的剩余业务)。那么,我们看到了一个富儿子和一个穷儿子,天能股份的富儿子模样只是一个幻影。
这种情况以前在国企改制上市中很多,上市公司是精华业务,其他拖油瓶都放在集团,看着上市公司风光,实质只是个摆账,只可远观。后来,为了解决同业竞争关联交易,这种模式逐步退出市场。天能现在这个年代还能这么玩,确实也是开了我的眼界。天能股份的财务真实性在这种结构中,也就不能太当真,所以,我用天能动力来代表天能。
到了这里我们才到主题,为何电动两轮车是个好生意,而已经垄断市场的铅酸电池双雄的财务表现都不怎么样?
![]()
我们先看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的三个指标,毛利率、归母净利润率。
归母净利润率,过去3年合计,天能2.0、超威0.9%,雅迪6.5%,爱玛9.1%。
毛利率, 过去 3年合计,天能7.3%、超威8.8%,雅迪16.8%,爱玛16.9%。
自由现金流,过去3年合计,天能-48亿、超威-2亿,雅迪35亿,爱玛39亿。
高下立判,电动两轮车的两家传统龙头雅迪、爱玛,盈利能力和盈利质量远远好于上游的铅酸电池双雄天能超威。再看一下ROE。
![]()
从ROE看,2022-2024年3年平均, 超威5.9%,天能10.8%,天能好不少。雅迪29.6%,爱玛23.5%,比天能、超威高很多。
用杜邦三兄弟来看,ROE的差距主要是在盈利能力上拉开。销售净利润率,超威1.3%,天能2.2%,难兄难弟。雅迪6.4%,爱玛11.8%,高不少。而在资产周转率上, 超威1.91,天能1.83,很厉害,雅迪1.3,爱玛0.63,雅迪不错,爱玛有提升空间。权益乘数,超威3.54,天能2.91,雅迪3.42,爱玛3.47,四家都把杠杆加到位了。
再看一下投入产出指标。
![]()
从投入产出指标,一元收入需要营运资金(working capital),电动两轮车2家公司都是舒服生意,净占用别人资金做生意,天能超威尽管形成双寡头市场份额高达90%,可以是一点上下游话语权都没体现出来。
![]()
从人均营业收入和利润指标看。3年平均,人均营业收入,超威258.3万,天能310.6万,雅迪271.9万,爱玛247.9万,人均营业收入指标差不多。3年平均,人均归母净利润,超威2.2万,天能6.2万,雅迪17.6万,爱玛22.4万,雅迪爱玛强太多。
看完数据,我们有了结论,铅酸电池不是啥好生意。可是,市场集中度已经这么高了,天能超威两家占了90%市场份额,已经双寡头,为何还卷,为何对上下游一点优势都没有?
我去和一位一位资深业内人士交流,他一语道破天机:格局即命运。
格局即命运,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市场竞争格局,二是人的格局。
竞争格局
在与下游电动两轮车对比时,我们发现电动两轮车,业绩优秀、持续有质量增长、占用上下游资金做生意、舒舒服服赚钱,是个好生意。核心原因就在于电动两轮车市场是一个差异化功能竞争市场,有人挣效率的钱,有人赚功能差异的钱,大家错位竞争,无论旧王雅迪、爱玛还是新贵九号、甚至刚冲进来的春风动力,大家生意都不错。
对比之前,电动两轮车的上游铅酸电池,开展长期同质化成本效率竞争,尽管天能超威在国家产业环保政策收紧后,集中度持续提升,形成高度垄断的双寡头竞争格局,但是竞争的本质还是成本效率竞争,最终表现为价格竞争,规模很大,利润很少,现金流日渐枯竭,把一个垄断生意干成内卷的苦生意。
人的格局
一位行内朋友告诉我,当年还没有动力锂电池的时代,电池行业开会, 天能、超威坐第一排,绝对的龙头,那时宁王影子还没有,而两家特别是超威都在电池新技术上也做了大力投入,甚至当年超威的研究院网罗了了大部分国内知名的专家,花了很多钱,但是,结果我们也看到了,天能超威两家都错过了新能源车锂动力电池的大时代。
我很不解,为何?朋友指出,老板的格局决定企业的上限。天能超威都是在浙江一个地方,相距不远,早期发展都很好,彼此不服气,竞争猛烈,眼睛看的近,也就容易忽视外面时代的时代变迁。
![]()
所以,人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在我的非财务信息“八问”中第六问:管理层行不行?管理层主要看老板和核心团队。
在一言堂式个人威权治理结构中,老板的认知边界就是企业的潜在空间,换句话说,老板就是企业的上限。看看小米雷军就能理解。
其次是管理团队,如果企业大了,还是老板一个人,一方面是盯不过来,企业规模效率难以平衡,企业往往中小规模是很牛,一长大就出问题。另一方面,一言堂没有纠错机制,格力董小姐就是典型。每场战役都能打赢,可是最后输掉整个战争。
第三,传承怎么解决?首先,企业大到了一定阶段,一定要走向管理层职业化和企业社会化,也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现代公司治理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其次,第一代创业者面临退休,怎样接班?美的是这方面的优秀典型。
第四,如果时代发展方向与业务发展方向变了,怎样换人与储备人才。
换人的一个典型场景,老板让子女接班,问题是管理层都是和爸爸一起打江山的老臣,都是看着你长大的叔叔阿姨,怎么相处,怎么变革?
我曾经到一家儿子接班的上市公司咨询,我很担心儿子与老臣关系怎样处理,我找来中层骨干来聊,发现这些中层骨干都很年轻,原来都是儿子上台以后,从应届生管培生里自己拉起的队伍,经过数年,旧臣都已经清洗干净。我这才理解老板和我讲的,现在到了变革的时候。企业完成了代际传承,完成了变革需要的组织能力准备。
此外,面对新业务、新环境的管理层能力和人才储备。
TCL李东生在早期出海国际化遭遇两次失败后总结:"原先曾想先有舞台,就会吸引人才,事实上,较短时间内引进的人才跟实际的需求很难匹配。"李东生后来认识到,人才储备必须先行,不能等到需要时,才临时抱佛脚。
现在大家都在喊出海、转型,你有没有人,管理层有没有这方面能力经验,是出海、转型成功的必要条件。
小结一下:
从铅酸电池双雄的案例,我们发现,集中度提升并不必然带来好生意,在成本效率竞争市场,同质化价格竞争的格局中,垄断寡头的日子一样不好过。
在天能超威的案例中的感悟,人的上限就是企业的上限,老板的格局就是企业的空间。
本文是个人兴趣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留意。

我的新书:今年已经两本!
![]()
新书《故事的力量》京东当当均有,讲故事是AI时代的必备技能,需要签名版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
![]()
新书《简明财务分析》京东当当有售,需要签名版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
饶钢书籍:
之前读者告我《资本市场的会计逻辑》正版买不到,我自己还有少量存书,如果需要,可以联系微信号raojiaoshou9。新书《故事的力量》《简明财务分析》,如果需要签名版也欢迎联系微信。
1.
2.
3.
4.
5.
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