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6日20时,滨州市某村突发一起警情:村民刘某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并扬言自杀。
夜间野外搜救视野受限、目标难寻,滨州公安立即激活“无人机+救援”机制,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模块展开网格化扫描,高空强光照明穿透夜幕,AI语音系统定向安抚,形成“空中哨兵+地面警力”立体联动,仅用10分钟便精准锁定目标,成功化解警情。
这一案例是滨州市公安局以新质战斗力提升警务效能的生动实践。通过深度应用“无人机+”技术矩阵,构建“感知—决策—处置”智能化治理闭环,警务模式实现从传统人力密集型向科技集约型转型。
去年以来,滨州“无人机+”警务累计参与处置重点警情及大型活动安保1600余次,建立起覆盖主城区276平方公里的“低空巡逻走廊”,航程累计突破2万公里,辅助处理交通事故1200余起,成为智慧城市建设在公共安全领域的鲜活注脚。
“御风”低空经济,警务体系插上“数智”翅膀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滨州积极布局低空经济,在技术研发、产业规模及应用拓展等领域呈现如火如荼、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
2024年9月,市政府统筹建设无人机机场专题会议明确,由滨州新能源集团作为开发主体,统筹推进全市无人机机场建设。滨州市公安局主动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风口,与滨州新能源集团合作,采用“政府牵头、国企主建、公安主用”方式,建设滨州市低空智能感知一体化平台。
围绕保障和服务项目落地,滨州市公安局成立警航中心,培养60名专业飞手,建立日常值守、常态巡防、协同作战、动态研发、科学评估等5项机制,探索24类场景应用,推动无人机从“专属装备”转化为“通用平台”。
2024年12月,一期项目正式投用。市公安局在主城区以5公里为半径划定巡防空域,布建固定式无人机机场13处、车载移动机场1处,重点部位5分钟必达,实现重点部位、人员密集场所适飞空域全覆盖,打造“空中智慧新警力”。
一期项目投用的8个月时间里,无人机平台深度赋能应急处置、巡查管控、重大安保等活动1600余次,为滨州公安现代警务体系插上了“数智”翅膀。
“警航中心深度参与项目选址规划、落地建设与实战应用,着力在无人机操作手培训、低空智能感知一体化平台应用等方面发力,积极探索无人机自动化机场在警务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整个过程虽充满挑战,最终成果却令人振奋。”公安部警航教官、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张栋深有感触地说。
“天眼”赋能,“无人机+”重塑警务指挥模式
在传统警务模式中,受限于地面视角和人力部署,复杂场景下的信息获取和快速响应往往面临挑战。
无人机的应用,则有效弥补了这一短板。搭载4K超清摄像头、热成像仪、激光测距等先进载荷的警用无人机可快速抵达目标区域,实时回传高清影像,实现高空俯瞰、动态追踪、快速建模,为指挥决策提供“高空视角”。
今年2月11日10时许,滨州市某小区楼顶突发警情:两名轻生者扬言跳楼并将民警阻拦在顶层露台楼梯处,现场处置陷入僵局。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架警用无人机悄然升空,4K超清摄像头远距离穿透重重障碍,将楼顶实时画面同步传回指挥大厅。通过人像分析,指挥人员精准判断当事人情绪状态稳定,当即下达处置指令。在无人机“天眼”护航下,民警果断登上楼顶耐心劝导,稳妥处置该警情。
滨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大队负责人王辉表示,“警力未至,无人机可先达;人眼未见,天眼可观全景。无人机已成为情报指挥中心的‘千里眼’‘顺风耳’。”
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无人机可利用高空俯瞰视角,开展多维支撑、全程掌控,实现前端现场处置与后台协同支撑无缝衔接。
在大型活动安保中,无人机可将主要活动场馆进行三维测绘,形成实景模型,对场所周边路线、外围制高点等部位进行精准测绘、重点标注,实现挂图作战,精准协助警力投放和现场处置。
“从辅助工具到核心战力,‘无人机+’警务模式正推动警务模式实现从平面到立体、从被动到主动、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革命性跨越。它不仅是技术革新的体现,更是警务指挥体系向智能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一步。”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张金锁表示。
目前,市公安局“无人机+”警务已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探索出商圈、学校、高速公路、烟花禁燃区等11类24个应用场景和技战法,成为指挥体系中重要一环。
“云端+地面”,低空智联驱动警务集约高效
4月11日,市区黄河四路新立河东路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接警后,立即就近派出一架无人机现场勘察。
无人机拍摄画面实时回传至交通管理支队指挥调度中心并拍照取证,指挥调度中心结合路口监控判断,事故由老年代步车闯红灯引发,于是通过无人机高空喊话引导当事人挪车并使用视频快处平台远程处理。
从接警到现场处置完毕、交通秩序恢复,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时间。
“‘无人机+’警务应用以来,部分轻微交通事故处置无需民警到场就能够快速、规范处置,这大大缓解了警力不足的压力。同时,无人机在高峰时段、事故多发路段、危化品车辆集中区域能动态巡航,配合车流疏导,大幅提升了通行效率。”交通管理支队指挥调度中心主任李波表示。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无人机辅助视频快处轻微交通事故1200余起,财损事故快处率95%以上,位居全省第一。
滨州公安“无人机+”应用还延伸至治安防控、侦查打击等多个领域,依托157条常态化无人机巡航路线,构建起“空中+地面”立体化巡防体系,对重点区域、高峰时段进行动态监测。
今年春节期间,滨州市公安局利用无人机开展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巡查。搭载高音喇叭、爆闪警灯和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可快速锁定违规燃放行为,并通过空中喊话及时制止。截至目前,无人机已参与校园安保、禁燃禁放巡查等任务270余次,显著提升了执法效率和震慑力。
在侦查打击中,空中无人机、地面警力、情报预警、视频侦查等多元素联合作战,实现整体联动、高效处置。
今年4月20日21时许,一名涉嫌盗窃的嫌疑人趁夜色逃窜至中海调调街,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安警力迅速完成外围封控,同时发起警务协同。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迅速指派无人机对中海调调街开展巡查,经红外热成像模块网格化扫描,在一处楼顶发现可疑人员后,通过实时画面同步调度警力精准围捕。
来源:滨州日报
编辑:任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