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女子自称因头孢过敏导致毁容
还多次被下病危通知书
引发关注
![]()
30岁的云南女子赵女士自称因输液头孢过敏导致毁容,她全身皮肤、黏膜大面积破损脱落,口腔、食道、眼睛等部位黏膜破损严重,数次被下病危通知书,所有用药身体都不能吸收。
当事人赵女表示,起初她是因感冒去医院门诊看病,随后医院开了头孢挂水,"我当时感觉很痛,但护士说是正常的"。
当天晚上回家后,赵女士皮肤就出现红肿,嘴巴也长泡了。第二天又继续挂头孢,结果持续40度高热。
![]()
辗转多家医院
数次下病危通知书
赵女士最终被确诊为
重症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TEN)及系列并发症
赵女士自称,自己没有青霉素或者头孢过敏史,输液的头孢也没有皮试。"目前性命保住了,但这个病怕病情复发,不能乱用药,所以皮肤只能等它自己慢慢恢复,不知道最终能恢复成什么样子。"
此外,赵女士说,因角膜和泪腺受损,一直在用药,指甲剥离,耳朵粘黏还要手术。
![]()
据悉,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类严重的皮肤和黏膜反应性疾病,主要由药物引起,其特点是出现水疱和广泛的表皮松解,并可能伴随多系统受累。
感冒、发烧、牙疼、嗓子疼……
“可能是发炎了,吃片消炎药吧。”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
很多人把头孢当消炎药吃
但真相是:它属于抗生素
头孢过敏发生率:
每1000人里就有3个
头孢属于抗生素,并不针对炎症本身,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致病菌,是间接起到了消炎作用,不能将其称为消炎药。尤其当“发炎”不是细菌感染(如真菌、病毒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的使用并不能起到消炎作用,反而会发生不良反应。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以头孢曲松钠来说,过敏反应发生率是3.49‰,差不多每1000个人里就有3.5个人会中招。
头孢的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虽然在0.0001%—0.1%之间,但死亡率高达10%;特别是对青霉素过敏的人群,有10%—30%的可能性对头孢也会过敏,不过头孢类药物之间交叉过敏的概率倒是低于10%。
浙江某医院在2023年做了一项研究,皮试显示阴性的1.9万名患者里,有34例过敏(1.75‰);没做皮试的3.67万人里,有60例过敏(1.63‰)。因此,皮试有一定筛查作用,却也不是万能的。
过敏自救黄金3分钟
关键时刻能救命
发生头孢过敏反应
应该怎么办?
掌握以下自救法则
能在关键时刻
为自己争取宝贵的时间
避免情况恶化
1
迅速识别过敏症状
当你正在接受头孢类药物治疗时,千万要注意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
皮疹或瘙痒:皮肤可能出现红斑、荨麻疹,伴随强烈的瘙痒感。
面部肿胀:特别是嘴唇、眼睛、喉咙等部位,迅速肿胀可能预示着过敏反应。
呼吸急促:如果出现胸闷、气喘等症状,表示可能有气道水肿,呼吸困难,可能进一步加剧。
任何不寻常的症状都应该引起警觉,及早识别这些症状,立即采取措施。
2
紧急停止药物输注,不要拔针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他人有过敏症状,不要慌乱!立刻停止头孢药物的输注。此时最重要的是关闭输液装置,以免药物继续进入体内加剧反应。
但千万不要自己拔针,拔针可能引起更多的麻烦,甚至导致伤口感染。保持冷静,让医护人员来处理。
3
大声呼救,寻求帮助
头孢过敏反应可能会迅速发展,特别是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意识丧失时。此时千万不要自己“硬扛”。
大声呼叫周围的医护人员或其他人来帮助你,及时告知你的过敏症状以及正在使用的药物。
4
尽量保持平躺,减少活动
如果过敏反应严重,尤其是呼吸困难的情况下,最好保持平躺。站立或走动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
平躺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和呼吸通畅。尽量不要乱动,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5
抢救后,必须观察24小时
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后,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过敏反应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复发,因此在医院治疗后,需要至少观察24小时,确保没有再次发生类似症状。
医院的24小时观察期能够提供最全面的监控,确保你安全恢复。
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
来源:第1眼新闻、上游新闻、云南新闻网、广东科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新闻坊等
编辑:郑阿强
责编:马 涛
监审:邱 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