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我是胖胖。
在荒凉的现实中,无赖是最强大的,因为他们没有底线,没有边界。
人也往往败在无赖身上,他们不讲理,不认账。
胖胖觉得,一个人没有边界感,本质上就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巨婴思维。
责任?不懂。尊重?不会。分寸?没有。
这样的思维,不只是单单一个个体的问题,其实是很多人身上都带着的劣根性。
只是有的人知道收着点,有的人干脆光明正大地赖到底。
当然,这和一个人所处的环境、教育、文化属性脱不了干系,大家也可以自行理解。
像生活中、网络上,我们见过太多类似的冒犯:
随便占别人便宜,踩别人底线,甚至还振振有词。
可文明社会的边界意识,理应是清楚的:
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大家心里有一条清晰的界线。
可一旦界线模糊,就会变成:
你的东西是我的,我的东西还是我的。你不同意?那就是不给我面子,那就是和我作对。
有边界感的人,说话会分得很清楚,“你”和“我”各自独立;但一旦有人动不动强调“我们”,没有共识硬要凑一起,那多半就是在侵蚀你的边界。
最近呢,就有一则新闻,把这种“没有底线”的行为赤裸裸地摆在了公众面前。
8月27日,极目新闻报道了一起发生在四川阿坝的旅游事件:
一位大妈在景区随意坐到他人摩托车上拍照,不慎将车辆碰倒。
摩托车属于近20万元的进口车型,油箱、护板、尾箱损坏严重,维修费用约需2万元。
摩友们当时勇敢地站出来拍照录像留证,而车主本人在事发后也尽力采取理智的方式处理问题,试图协商解决损失。
大妈在最初只赔付了1000元,且在车主再次联系要求赔偿时,大妈的回应,却让人刷新认知。
她没有一句道歉,没有承认自己不小心弄倒了车,反而甩出一句:“你车不是有保险吗?”
车主只好耐心解释,保险赔的是对方损失,并不能覆盖自己的损失。
可大妈听后立刻开始“耍滑”,一句“周围太吵,听不清”,一句“回去再说”,就把问题搪塞过去。
到最后,干脆一走了之,把车主拉黑。
她的逻辑很简单:只要我装糊涂、只要我不回应,这个责任也许就能赖过去。
法院方面表示,应在事发地提起诉讼,这也增加了车主维权的难度。
在这篇文章动笔之前,胖胖先看到了一则评论:
![]()
胖胖觉得,首先,不管车子多少钱,车主都是受害者。
如果讨论的焦点往往偏向受害者的选择或物品价值,而不是对无赖行为本身的批判。
这就形成了更容易质疑受害者,而非行为本身。
胖胖想说,这种偏差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地方。
问题不是“你买那么贵摩托车干嘛”,而是“你可以因为贪便宜或者别人有钱,把别人的权益踩在脚下吗?”
这类评论其实暴露了一个普遍心理:
有部分人很容易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的评价。
严于律他、宽于律己,是人之本性。
批评他人可以让我们轻易地掩盖自己的道德丑陋,从容地逃避自己的道德责任。
而真正畸形的不是“人”,而是人心。
因此,胖胖会认为,每当想对他人的动机作出恶意评价时,我们要先做一个代入——去想一想,在类似情况下,我们的行为举止是否会比当事人更高尚。
你可以质疑他的选择,但这并不能成为逃避责任、践踏边界的理由。
车主的车贵不贵,不影响他作为受害者应当获得合理赔偿的事实。
换做是你自己的东西被人撞坏,你能接受别人随意推卸责任吗?答案不言自明。
胖胖看这件事,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次旅游中的意外,更像是社会信任的一个缩影。
事件中的细节值得分析。
摩托车从阿坝骑回山西,车主自费运输,车辆在4S店修理,所有证据被摩友们拍下保存。
这体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事故责任的明确性——大妈的行为直接导致车辆损坏;二是无赖者习惯利用信息不对称和地理差异规避责任。
她先赔一小部分,把自己看似“履行责任”,然后断联消失,把问题推给车主。
法律存在,但无赖行为仍然可以拖延、消耗受害者资源,这是一种现实的漏洞。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类似情况:
有人随意占用资源、随意踩踏底线、随意逃避义务。
无赖行为之所以强大,不在于他们有多聪明,而在于他们敢于无视规则、无视他人的合理权利,把自己的需求置于一切之上。
对普通人来说,这种行为令人无奈甚至受伤,因为无赖行为往往不讲理,不按常理出牌,你想靠善意或道理去解决问题,往往吃亏的是自己。
在这件事中,受害者摩友和车主的行为,体现了理智和文明的力量。
摩友们拍照录像留证,车主尽力协商赔偿,他们遵守规则、尊重事实、追求公平。
相比之下,大妈的行为是典型的逃避责任、践踏边界的例子。
她用“听不清”“回去再说”来搪塞,最终干脆拉黑,把问题抛回现实和车主。
这不仅是个人行为的失败,更是对社会信任和规则的蔑视。
如果每个人都像她这样,社会秩序会被逐渐侵蚀,人人心里都没有边界意识,公共空间和公共规则就会成为空谈。
是的,这类行为在很多人身上都可能存在,在现代社会中,一部分人的责任感和边界感正在被弱化。家庭教育、社会环境、个人性格,都会对一个人的边界意识形成产生影响。
那些真正懂得尊重规则和他人边界的人,往往是少之又少,而无赖式行为的存在,让大家不得不在现实中保持警惕,甚至被迫花费额外时间和精力去保护自己。
但,边界感和规则意识,是文明社会赖以运转的基础。
你的就是你的,我的还是我的;模糊界线,是社会信任的最大敌人。
当每个人都习惯于把“我的东西、我的时间、我的空间”当作可随意侵占的对象,整个社会的秩序就会动摇。
我们看到的,是无赖行为表面上的“强大”,但本质上,每一次逃避责任、践踏边界的行为,都是对社会信任的消耗;每一次坚持理性维权、明确责任的行为,都是对文明秩序的修补。
叔本华说过:“无耻是人类最大的力量,但也是文明社会最致命的毒药。”
在现实里,无赖往往显得强大,因为他们敢于无视规则,也不怕被戳破脸皮。
可他们所谓的“强大”,只是用无耻来对抗社会的底线。
如果任由这种无赖逻辑扩散,社会的信任就会被慢慢掏空,直至崩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