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又一次把自己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只不过这回不是靠什么战场捷报,而是凭借一番令人咋舌的“外交表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甫一放话,表示支持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安理会五常共同成为乌克兰安全保障国,泽连斯基立马跳出来回怼,公然拒绝中国参与乌克兰安全担保。更绝的是,他还煞有介事地“翻旧账”,指责中国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和2022年俄乌冲突中“袖手旁观”,甚至连中国无人机市场的开放都能被他硬扯成“协助”俄罗斯的黑料。
![]()
拉夫罗夫的提议并不意外。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陷入胶着,制裁压力巨大,早就想通过多边机制平衡西方主导地位。让中国“进场”,对俄罗斯来说,一方面能增加谈判桌上的变量,另一方面也能借助中国的中立声誉制造外交杠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牌桌上快要被对手“梭哈”的一方,主动拉一个大玩家一起来分摊压力。俄罗斯想让中国背书,不是真的相信中国会“铁杆支持”,而是希望中国的参与能稀释北约和美国的影响力,把乌克兰安全议题变成一盘多边博弈。
而乌克兰的选择则是完全相反。泽连斯基公开拒绝中国,实质上是继续把乌克兰未来锁死在西方体系里,坚决不让任何“中立变量”进场。这背后的心理动机非常清晰:只要美欧继续站在自己背后,乌克兰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军援、资金和舆论支持,至少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中国、印度、巴西这些“不肯亮明队旗”的国家,泽连斯基压根不感兴趣,甚至觉得他们的存在反而会稀释西方的主导权。这就是彻头彻尾的“绑架思维”——要么全力支持,要么就是敌人,没有第三种选择。
但问题远不止于此。泽连斯基这次的“出言不逊”,已经远远超出了外交分歧的范畴,俨然带上了明显的情绪攻击色彩。指责中国无人机市场对俄开放就是“协助”俄罗斯,这种说法有点像在外交场合撒气,而不是理性讨论。要知道,全球本就有大量国家与俄罗斯保持贸易往来,包括不少欧盟成员国也被爆出“曲线买俄油”,难道这些国家也都成了“俄罗斯帮凶”?泽连斯基的逻辑放大了“非黑即白”,进一步割裂了乌克兰与非西方世界的外交纽带。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泽连斯基翻起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的旧账,把中国点名批评,实际上完全站不住脚。2014年那场风暴,本质上是苏联解体后遗症的爆发,是俄乌之间领土与民族矛盾的极致碰撞。中国既不是当事方,也没有任何法律义务或国际承诺要出手干预。乌克兰唯一能拿出来的安全承诺,是1994年《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白纸黑字签字的是美国、英国和俄罗斯,中国根本没有签字。泽连斯基拿中国说事,纯粹是“找错对象”,甚至有点甩锅的意味。
再看2022年俄乌冲突,中国的立场一直是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中国没有像美国那样搞军事援助,也没有像部分欧洲国家那样高调选边站队。中国在联合国多次呼吁停火止战,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如果说中国因为没无条件支持乌克兰,就成了“间接帮凶”,那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该被乌克兰“拉黑”了。泽连斯基对中国的指责,更多像是在情绪化宣泄,为自己外交孤立找个“背锅侠”。
![]()
如果我们回顾国际社会对中国角色的期待,会发现中国的中立和理性已成为最稀缺的资源。乌克兰完全押宝西方,安全保障机制极度单一,外交空间被自己越做越窄。美国不会为乌克兰流血,欧洲联盟内部对援乌也已现疲态,兵力和资源都远远跟不上乌克兰的“安全诉求”。靠西方实现“绝对安全”,等到风向一变,乌克兰随时可能沦为大国博弈下的“弃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泽连斯基未必不懂,只是眼下更关心赢得当下,而不是布局长远。
中国目前是唯一同时与俄乌保持外交畅通的大国。北京始终坚持不选边、不煽风点火,这对未来任何和平谈判都是不可或缺的斡旋通道。泽连斯基这一刀切,等于主动放弃了未来谈判桌上的一张王牌。乌克兰如果继续在大国夹缝中四面树敌、到处断链,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大孤立,未来谈判空间、外交资源都被自己“缩成一条线”。
更值得一提的是,俄罗斯之所以主动提出让中国参与安全保障安排,就是为了打破西方对乌克兰事务的垄断。只要中国进场,西方在乌克兰安全议题上的话语权就要重新分配,北约想借“安全保障”之名驻军的空间也会直接被压缩。乌克兰却主动拒绝中国,背后的动机再明显不过:一切围绕“表忠心”,只要能用来换取更多的军援和经济支持,其他国家的调解和多边机制一概不需要。
中国的态度其实很简单:不选边,不背锅,不被裹挟。中国不会替任何一方擦屁股。中国的斡旋能力和国际信誉恰恰在于理性和中立。乌克兰一边高喊“需要朋友”,一边把潜在的朋友推开,无异于自断后路。安全不是靠排斥谁、讨好谁能获得的。没有多边制衡,乌克兰只会沦为大国棋盘上的“小卒”。
如果非要说泽连斯基这次“拒华”有什么好处,恐怕只剩下帮中国“躲过一劫”。俄罗斯让中国做安全担保人,无非是想把中国拖进自己设计的多边博弈泥潭,甚至想让中国为克里米亚、乌东等地缘争议站队。中国要是真稀里糊涂应下,不仅会被动卷入地缘难题,还会被西方舆论定性为俄罗斯的“同谋”。泽连斯基这一拒,反倒让中国顺理成章地继续保持中立,既不用和俄罗斯闹僵,也不必为乌克兰的无理要求背负任何责任。
![]()
乌克兰现在最缺的不是西方的掌声,而是多边的桥梁和朋友。把中国这样的大国推开,只会让乌克兰的外交空间越来越窄,未来谈判的筹码越来越少。历史不会宽容短视和情绪化的选择,大国博弈不是靠“表忠心”换来的,而是靠智慧和格局赢得主动。
世界格局每天都在变。如果乌克兰还想在未来的重建、复苏和安全保障中占有一席之地,最该做的不是排斥中国,而是争取中国。能在俄乌之间做桥梁,能在美欧之间寻平衡,这才是乌克兰能走的活路。否则,哪怕赢了一时的掌声,最终也难逃在大国棋局中的尴尬命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