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最近,国家统计局发布7月份分年龄组失业率数据。
7月份,16到24岁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17.8%,高于上年同期0.7个百分点。
这个数字离2022年那个令人咋舌的19.9%(当时还包含在校生)已经不远了。
至于为啥不放2023年7月的数据?
因为2023年6月数据已经达到21.3%、7月数据即将攀上新的历史高峰时,旧版青年失业率数据发布戛然而止。之后开始整统计口径,开始发布“不含在校生的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
不过我们应该高情商一点看待这个问题,
数据整体是可信的,但可能某些部分、在某些时候,会比其他时候更“可信”一些,你懂的。
而聊的这个,其实绕不开我们的老邻居日本。
很多人说,别总拿日本说事,我们国情、体制、外部环境都不一样,不可能走他们的老路。
我同意,我们当然不会完全复制。
但历史的引力真的很大,他们当年走过的一些路,跟我们现在的处境,简直是“恰如彼时此刻”。
在日本有一个词叫做“就业冰河期”,对应的时间大概是1993年到2003年。
大学生的就业率从1993年的76.2%一路降到了2003年的55.1%,那是他们的谷底。
但从2003年之后就开始好转了,到2010-2012年基本就恢复过来了。
现在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创了新高,甚至出现了公司招人时,招聘的站着,学生坐着的稀奇景象。
说起来,2012年也是日本经济走出衰退的一年,那时候巴菲特他们都跑去日本大举投资了。 到了现在,日本大学生的就业率高得吓人,几乎是“是个毕业生就要”的程度,甚至出现了招聘会上,企业HR站着,学生坐着挑的奇观。
最新的数据是,2024年春天毕业的日本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8.1%,是1997年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点。
2025年毕业生的“内定率”(就是还没毕业就拿到offer的比例)也到了72%,起薪还在涨,真是人还没出校门,工作就找好了。
我就好奇咱们国家的情况怎么样,找了下数据。
智联招聘去年有个报告说,我们本科生的就业率是45.5%,大专生反而高一些,有56.6%。简单平均一下,大概51%左右。
这么一看,好像比当年日本最差的时候还要低一点。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就业难的时候,年轻人会往哪里挤呢?
答案也是出奇地一致:考公务员。
日本当年也是这样。
经济不景气,政府就拼命搞基建,借钱花,财政部门手头一下子阔绰起来,公务员的工资也跟着水涨船高,一度比在企业里上班高出30%。
于是,“考公热”席卷了整个日本。
这剧本,是不是有点熟悉的感觉?
咱们这边这些年也是“考公热”居高不下。
智联招聘去年有个调查,说超过70%的应届毕业生都想去国企或者体制内单位。
这数字挺吓人的。
如果这数据是真的,那肯定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了。
这意味着年轻人都在放弃一切可能性,涌向了更具确定性和长久期的岗位。
这就形成了一个危险的闭环:越是优秀的人才涌入体制寻求安稳,市场的创新与活力就越可能被抽空;
而市场越是缺乏活力,体制外的机会就越少,年轻人就越会拼命挤进体制。
这看似是个人在不确定时代寻求确定性的“最优解”,但当数以百万计的“最优解”汇聚成洪流时,便构成了整个社会的“次优解”,甚至是一种隐性的集体消耗。
那后来日本的“考公热”是怎么降温的呢?
说白了,就是当公务员的“性价比”没那么高了。
其实,公务员和企业员工工资差距那么大,是建立在政府大量借债的基础上的。
债多了,财政早晚要吃紧,就得收缩开支。
1998年,日本考公务员的年轻人比例高达64%,那年也成了日本公务员制度改革的转折点。
从1999年开始,日本政府连续5年给公务员降薪,算下来总共降了40%多,差不多是腰斩了。
公务员待遇没那么香了,再加上2012年以后企业效益好转,年轻人的就业环境也改善了。
到2023年,日本考公务员的录取比例已经降到了1:3,是近30年来最容易考上的时候。
总的来看,日本的“考公热”大概也就持续了10年左右。
回头看咱们国家,理论上说,这个转折点可能也快到了。
这是一个有点魔幻的时期,不是吗?
一边是找工作越来越难的焦虑,另一边却是我们总在讨论的人口减少、未来劳动力会短缺的现实。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它很可能会成为现实。
我们国家从2022年开始,迎来一波巨大的退休潮,劳动力人口会急剧减少,高峰期一年可能要少一千多万。再过十几年,死亡高峰也会到来。
你看日本,从2008年人口开始负增长,到今年企业HR追着大学生跑,花了17年。
我们从2022年开始人口负增长,快的话不到十年,慢的话一二十年,很可能也会出现这种奇特的现象,
一边是大量年轻人觉得找不到“好”工作而选择躺平,另一边是企业拿着大把的岗位,求着大家来上班。
你肯定会说,那能一样吗?
确实不一样,日本现在还面临着我们没有的麻烦,比如外贸逆差、汽车产业衰退等等。
可即便如此,他们消失的岗位数量,也远远跟不上劳动力消失的速度。所以,企业还是得加薪抢人。
其实,这种变化的苗头,已经悄悄出现了。
最先受到冲击的,是教育行业。
今年广东有十几所民办大学,补录了好几轮,还是有几千个名额招不满。
这还只是个开始。现在上大学的,是2007年前后出生的孩子,那一年我们还有1600万新生儿。
再过十几年,等20后成为大学主力军时,他们的出生人口几乎腰斩。
到那时,别说民办了,恐怕很多公办大学,哪怕是985211的冷门专业都得发愁去哪儿找学生。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学生数量的减少是一条清晰可见的下滑线,光是去年一年,全国就减少了7400所中小学。
当这条下滑线从校园延伸到整个社会时,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一切关于“求职”和“工作”的供需关系,都将被彻底颠覆。
我们正在亲眼见证这个时代的巨大转折。
全文完,如果觉得写得不错,那就点个赞或者“推荐”吧,多谢阅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