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苦,也就是自我感觉到口苦咽干,一般舌苔薄黄,舌质淡红。胆液属碱性味苦,胆汁返流至胃,甚至
返流
至食管,常随胃气上逆而出现呕苦、咽苦或口苦,三种程度不同但性质相似,属于胆汁不循常道的表现。
《黄帝内经》中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此条对咽苦的论述甚为确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消化系统胃与胆腑的生理特性均以下行为顺,和降为贵。若由饮食不当,情志不畅等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肝胆失疏,这些都可能使胆汁返流,随胃气上逆而出现这些症状。
口苦咽干?胆汁返流,胃病困扰中药该如
咽苦的患者,若经胃镜检视,大部分胃中可见胆汁返流。现代医学也证实胆汁返流是促成胃部慢性炎症和溃疡的病因之一,如果胆汁返流持续不解则胃部病变将越来越重。故咽苦
一症
对胃病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临床上解决咽苦也成为治疗胃炎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一)治疗原则
对于胆汁返流,在治法上可以采用疏肝胆,降胃气。疏肝胆之气,调畅其气机;降胃逆之气,复肠胃通降,疏与降以治气为法,疏是为更好的降,降也是为更好的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由于肝胆与胃密切相关,疏泄肝胆的药物,一般兼有和胃的功用,理气和胃的药物,也每多有疏利肝胆的作用。
(二)所用药物
1.陈皮、半夏、柿蒂、丁香、旋复花、代赭石等药物,可以和降胃气,增进食管和胃的蠕动功能,有利于改善食管和胃的胆汁返流情况。
2.柴胡、郁金、佛手、麦芽、青皮、枳壳、茵陈等药物,可改善胆道功能障碍,促进胆液分泌和排出。
3.炒鸡内金、乌梅、白芍、木瓜等药物,可适当增加胃酸的分泌,有利于中和
返流
的碱性胆汁。
4.白芍、山药、白及、大枣、甘草等药物,可以保护胃黏膜,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
5.如果因瘀血
郁积
而使胆汁下行不畅者,可加丹参、三棱、莪术、王不留行、大黄等行瘀通利之品。
(三)临床心得
⑴对于咽苦这一症状,我们可能常想到的是肝胆湿热引起的,常用栀子、龙胆草、黄连等苦寒的药物清泄湿热,虽然咽苦暂时可以缓解,但停药后旋而复现,所以我们可以换个思路,通过疏利肝胆,和胃降气来治疗胆汁返流引起的咽苦。
⑵胆汁返流至贲门、食管下端,使局部黏膜组织酸碱性质改变,引起胸骨后剑突部出现嘈杂、烦热不适症状,故遇到此类症状,大致可以推测其病理变化,虽然没有遇到咽苦此类症状,但可以据证参用疏利肝胆,和胃降气法治疗。
饮食主要不要吃太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饮食结构不合理,生活无规律,让体内寒气逐渐累积,外邪入侵,胆囊收缩机 能减弱,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刺激胃酸分泌量多,产生胀气,气往上行,出现打嗝嗳气等,根在胆
搞清楚了幽门螺旋杆菌,接下来没有必要过于担心,而是集中力量采取合适的方法把胆囊给调整过来,前提在于你的饮食生活规律要遵守,生活方式要节制,饮食清淡些,晚上少熬夜,有空闲时间到附近田间地头采挖点灌南|苦菜,煮些苦菜红糖水进行调之,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早饭必须要吃的,不可忽视。另外,平时加强身体锻炼,保持好的开心的心情,看淡一切,回归自然,慢慢的,一切阴霾就会被彻底赶走,不再烦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