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小理」三家虽然都被外界看作是互联网造车,当中也是有差别的:
蔚来李斌是易车网的创始人,理想李想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唯有「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入局前没有与车打过什么交道。甚至在2014年决定入局时,他还在身在阿里,只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之一。——汽车名字一开始就叫「小鹏」,纯是无心插柳。
那时小鹏汽车的创始人,是夏珩、何涛、杨春雷。
杨春雷早于2017年离开,也是在那一年,何小鹏正式任小鹏董事长。从那时开始,夏珩当了小鹏汽车6年的「二把手」,一直到2023年,何小鹏一口气卸掉12位高管中的10位,换上新总裁,王凤英。
如今看来这个英明又及时的决策挽救了小鹏汽车,在当时则更被视作是伤筋动骨般的管理大动,近期何小鹏也在与罗永浩对谈时承认,那时的小鹏冒了相当高的风险。
而当我细数小鹏汽车从开始造车到后来的一系列过往后,我认为一切的归因,则还是何小鹏这个「局外人」,一直在寻找那个在造车这件事上,能够补齐自己的「主心骨」。
万幸,找到了。
012023,小鹏有多危险?
2023年,是整个新能源车市的大拐点。
因为新能源国补在年初正式停掉了。
天际、爱驰、恒大、雷丁、威马、高合,相当多新能源被人发现有“裸泳”倾向。
与之相对应的是,我们在那年也看到了「电比油低」的比亚迪,「遥遥领先」的鸿蒙智行,闷声发财的零跑,闪亮登场的小米,以及仍旧活跃的早期玩家蔚来、理想,小鹏,当中理想甚至还交出了率先盈利的亮眼成绩单,把「蔚小理」扭转成了「理小蔚」。——牌局依旧在继续,依旧有人在入局。
小鹏汽车一定是眼馋的。毕竟2021年,小鹏还是「蔚、小、理、零、哪」中的交付量榜首,到了2023年则已经滑落到第四。
是小鹏汽车反应滞后或是误判了吗?并不是。早早地,在2022年9月小鹏汽车就已经有了忧患意识,甚至想好了先手:小鹏G9。——被何小鹏寄予厚望的“冲高”首作。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G9的惨淡表现没能带动起小鹏汽车的整体销量,反而让小鹏汽车在关键的2023年上半年陷入整体低迷,一直到2023年6月的小鹏G6上市才稍缓解。
一辆车的销量没有达到预期,竟然就差点要了一家公司的命?虽说国产新能源卷的要命,但果真各家企业都这么脆皮,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小鹏的核心问题爆发在了管理上。
开头提到,小鹏汽车创立时,何小鹏还在阿里担任移动事业群总裁,他早期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到小鹏汽车创业时,员工主要来源自互联网与传统车企两大阵营,比如:
创始人夏珩与何涛来自广汽集团研究院,自动驾驶的吴新宙是何小鹏亲自招来的,动力总成的刘明辉来自一汽,互联网团队则来自何小鹏亲自带出来的UC。
派系的混乱只是表象,根源则是在小鹏的两个极罕见、极特殊之处:
1、「总办」是决策机构。由四个人组成:董事长何小鹏、联合创始人夏珩和何涛,以及投行出身的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当中何小鹏虽占两票,却独独没有一票否决权。这就导致,多数时候,何小鹏赞同的事情,会遭到同门、同创始人的夏、何齐齐反对,2比2的情况下,结果决策通过与否,要看剩下那一票、顾宏地的想法。
2、何小鹏热衷无为而治。何小鹏的创业风格,一直都有很强的置身世外的动机,且对于自己的手下从来都是相当信任,从UC时的梁捷、俞永福开始,你很明显能感受到何小鹏甚至在期望将UC时代的成功模式继续复制在小鹏汽车。基于此,再看何小鹏所信任的“二把手”夏珩:创办小鹏时仅毕业6年,此前并没有任何大公司管理经验。
这两点,我敢说放李想、李斌那里,简直没法想象。甚至发现公司有这样的倾向都是极危险的信号。而小鹏则在这样的架构下,支撑了足足八年。
很多人在分析小鹏内部问题时,都会主要聚焦在互联网基因与汽车制造基因的对抗上。这一定是问题,但照常理来说,哪怕再混乱的局面,经过这么多年的梳理,也该抹平了。甚至说在新能源赛道上,互联网造车的,又不止小鹏一家,别的家怎么没有看到问题如此严重?或类似现象?
02 何小鹏:小鹏公司最底层的问题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我。
细数何小鹏的履历,他应该算作时代的幸运儿。
1999年华南理工大学毕业,何小鹏即入职了亚信广州分公司,没多久亚信就上市了。
2003年,web时代初期,何小鹏就与梁捷一起创办了UC优视,并随着2006年俞永福的加入,雷军的400万投资,UC奠定「三驾马车」领导架构,自此迈上了发展快车道,一直到踩上移动互联网的风口,UC浏览器一度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浏览器。
2009年,阿里就对UC进行了战略投资,2014年,UC整体并入阿里,何小鹏先后担任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土豆总裁。
何小鹏要算是一个好老板。UC时代,阿里时代,何小鹏面对媒体时,始终都会把功劳分给梁捷、俞永福,一度让外界觉得,何小鹏就是找到了好帮手才能这么「无忧无虑」的。
但事实上,何小鹏是一个对趋势判断极其敏锐的人。只是不太喜欢插手具体事务而已。
比如在小鹏汽车时期:一开始,何小鹏为小鹏P5定的宣传定位是「智能家轿」,但是因为「不够创新」遭到了高管们的反对,最终经过投票,选择的是「23小时第三空间」。一经推出,反响平平,于是P5上市几个月后,又改回了「智能家轿」。
还有那辆「出了事」的G9,有传言说,何小鹏一开始设定的重点是「中长续航为主、不设低续航、低智能化的入门款」,但是最终依旧拗不过高管们的意见。G9发布时,最被诟病的就是版本过多,「连一线销售都看不懂」。看不懂何小鹏最初意见的,再想想友商的理想L9,问界M9。
能从当年互联网时代杀出来的大佬,各个都有点傍身的「真本事」。
商业嗅觉极其灵敏的何小鹏,在公司内部,很明显是属于「罗辑」式的人物,平时看着他略显多余,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只有他能担负起巨大命运、就只有他能做出那个该死的、正确的判断。
何小鹏理想中的企业运作模式,应该也是让自己只负责那件自己最擅长的战略趋势判断,至于管理、行政、财务,这些很可能是何小鹏眼里的琐碎事,全权交给他人。在互联网时代这行得通,一来是很幸运找到了梁捷、俞永福这样的好帮手,更重要的是何小鹏自己也是互联网技术出身,所以对产品、内容这些细节是可以和帮手们同频的。
但到了小鹏汽车,新领域里一直期待中的好帮手并没有出现。当然时间也尚早,今年仅仅是小鹏成立的第十年、是何小鹏亲自入局的第七年。
所以,王凤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03 问题已解决?还是新问题已开始?
2023年1月底,距离G9发布过去4个月,王凤英宣布加入,担任小鹏汽车总裁。此后,小鹏汽车的营销、供应链、产品规划任务都逐步交给了王凤英。
王凤英上任后的主要成绩是:聚焦智驾标签、整合销售渠道、整体成本管控。
这三点,都是何小鹏想要的。
聚焦智驾自不必说,说说整合销售:小鹏的销售模式是经销商+自营,两条腿走路,但不互通,分别统属不同的阵营,还一直有赛马的味道。比如何涛掌握的直营店在2019年说要开70家门店,廖清红(时任CHO、用户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就立马表示年内要新加盟120家门店;并且小鹏加盟店相比直营在优惠上更灵活,懂行一点的客户都会问「买车能返多少钱」,直营店对此怨声载道。——有见过新能源车企精力富裕到可以玩内耗的吗?小鹏就是。
还有外界一直议论比较多的,「小鹏造车成本高、内部有硕鼠」:在2023年10月,采购负责人李某被停职、警方带走,同时王凤英的丈夫、同样长城制造出身的张利成为了小鹏的新生产负责人,且小鹏的成本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虽然距离整体毛利率转正尚需时日。
你从这,也足以看到何小鹏的用人方式,在他认为的琐事上,只要认准了,对谁都是绝对信任。
这个时候再来看派系林立的小鹏汽车:王凤英这个外人空降,又一上来就是二把手位置,她所能依仗的就只有选择了她的何小鹏,而曾经各个山头派系,从夏、何开始集体靠边,起到了敲山震虎效果。何小鹏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了对小鹏权力的彻底集中,这应该算是成功的。
但,「总有新人代旧人」,王凤英对小鹏改造的深化,越来越多长城系基因的加入,是否会导致原本的广汽帮、一汽帮、UC帮、智驾帮林立,最终会演变成长城帮彻底掌控局面于何小鹏之手呢?还是问题只是被短暂的销量掩盖、实质将进一步加深直至不可调和呢?
往好的一面看,王凤英相比她的前任,经验上一定是更丰富的。——王凤英上任后的首战小鹏G6就成为了遏制颓势的小爆款,并很快在9月完成了小鹏G9换代,在2023年年底,小鹏月销量顺利突破2万,2024年初的MPV小鹏X9也是目前产品线中毛利最高的产品,新规划的MonaM03和P7+也在来的路上……可以说好消息不断。
然后,是2024年二季度的最差表现,以及之后三季度的彻底反弹。
在我这篇文章的最早创作日2024年7月份时,外界普遍认为小鹏汽车马上就得拔管瞪眼了,甚至哪吒汽车相比它都要算表现尚佳的。可如今,时隔一年再回看,沧海桑田,不胜唏嘘。有些人,有些事,真的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继续说回何小鹏。
在彼时,在小鹏最危险的时刻,在王凤英对内大刀阔斧期间,已经大权在握的何小鹏,又在干嘛呢?
他完成了牵手大众,小鹏目前可以跟大众在供应链上做共同采购;
他完成了与滴滴的合作,意在占据15万以下网约车市场,搏一个预计10万年销量的增量市场(这个项目虽然没了,但Mona M03其实是为这个项目准备的);
他在努力推进他曾提出的、之前被高管们否决掉的出海计划,去抢占他眼中真正属于中国车企的未来;
他也在学着改变在员工与外界眼中不问世事的形象,在努力向华为等文化体系比较强的友商们学习,尝试去弥平那已被荡平的山头背后、客观存在的裂隙。
他在努力躬身入局。
如果把小鹏比作一个王国,我眼中最贴近何小鹏的帝王形象,是嘉靖。
看过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你对这位一心修道、二十多年不早朝、国家不仅没乱套、甚至还在他的各种权衡手段下能稳定运行的皇帝不陌生。
嘉靖与何小鹏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同样的敏锐、聪明,同样不喜欢被琐事包围,同样有自己的追求,同样都推崇无为而治。
读过史书,我们当然也都很清楚,嘉靖的无为而治只是表象,他还有一个身份是实际上的户部尚书、大明财政一把手。可惜天不假年,在「大明朝的神剑」海瑞上《治安疏》教他怎样做皇帝后不久,这位「云在青天」四十二年的一把手就撒手而去了,失去了一个拔高自己史书评价的机会。
好在,同样玲珑剔透的何小鹏不仅在小鹏汽车的存亡时刻改掉了无为而治的毛病,在遇到了他的「神剑」王凤英后,如今正在努力躬身入局的何小鹏也有望让自己的名字在新能源的史书上继续体面,甚至再拔高一下。
还记得么?何小鹏一开始只是小鹏汽车的投资人而已。十年时间,小鹏不仅彻底成了何小鹏的小鹏,更有望成为在这场大战中笑到最后的那个人之一。
参考
[1] 金融界. 小鹏官网将夏珩、何涛划到“终身荣誉”一栏,三位创始人均出局?.百家号.2024
[2] 潘妍.何小鹏的“生死局”.蓝鲸财经.2024
[3] 闫学功.何小鹏告别“无为而治”:失位、整改与进阶.雪豹财经社.2023
[4] 叶二.何小鹏干掉了“老鹏友”.AI蓝媒汇.2024
[5] 何小鹏.百度百科.2024
-欢迎加我好友,第一时间查看我的动态、围观我的朋友圈-
-原创不易 欢迎分享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