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今早一睁眼,就看见靓家居的讣告,黑底白字,像一张对折的纸,把一位53岁的中年人折进了虚无。
曾育周先生,江湖花名“整装校长”,过去二十年,他教整个行业怎么做整装,如今却用最决绝的方式,给所有人上了最后一课——
课名只有五个词:极限、杠杆、英雄、余温、春天。
人真正怕的不是穷,而是“到极限”。
穷可以赊账、可以分期、可以明天再想办法;极限不行,极限是今天就要五百万利息,是法院限高令贴在玻璃门上,是员工堵在办公室问“工资怎么办”。
极限没有修辞,只有算术:十个桶九个盖,最后一个桶漏了,水漫金山。
于是纵身一跃,把“极限”翻译成句号。
杠杆是中国企业家的成人礼,也是他们的墓志铭。
好的时候,杠杆是“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翘起整个地球”;坏的时候,杠杆是“给我一个裂缝,我能被整个地球埋了”。
房地产熄火,家装、家居、电梯、纺织……统统跟着咳嗽。咳嗽一久,就是肺癌。肺癌一扩散,就是系统性塌方。
于是我们看到,过去三年,不止一位50+的企业家,用同一种方式谢幕。
他们曾经是别人的贵人、金主、校长,最后却成了时代的注脚。
中国人喜欢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可现实是,我们往往只以“活着”论英雄。活下去,才是最难的KPI。
为了活下去,有人断臂求生,有人卖股套现,有人直播还债,有人一天飞三城去跟债主喝酒。
他们灰头土脸,却值得一个拥抱。
因为企业倒了,打工人最多跳槽;企业家是真可能把命赔进去。
他们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替我们提前试出了水温。
这份样本价值,千金难买。
曾育周最后一次公开演讲,他站在PPT前,讲“三大确定性”——确定的价格、确定的服务、确定的交付。
台下掌声雷动。如今回头看,最不确定的,恰恰是他自己的人生。
PPT还在,人已不在。这就是2025年版的“时代的一粒灰”。
灰落在别人头上,我们读的是新闻;灰落在自己头上,我们读的是遗嘱。
行文至此,照例要给人一点光。
可我不想说“坚持就是胜利”这种便宜话。
我只想说:如果你今天还能睁眼,就先别闭眼;如果公司还能发得出工资,就先别跑路;如果债主还能坐下喝茶,就先别掀桌子。
春天不是喊出来的,是一天一天熬出来的。
熬到有人开始装修婚房,熬到有人敢换大平层,熬到建材市场不再打折打到骨折。
那时你会发现,原来“活下去”本身就是意义。
只要人还在,品牌就在;只要品牌还在,故事就能续写。
哪怕这一章写满了赤字,下一页也许就翻红。
最后,愿曾育周先生安息。
愿所有在深夜数利息的人,都能等到天亮。
愿我们终有一天能破局,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用纵身一跃,去解释什么叫“极限”。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